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文豪1983 > 第4章 《乡村教师》

第4章 《乡村教师》

第4章 《乡村教师》 (第1/2页)

沃森迫不及待的在飞机上看完整个故事。
  
  故事前半部分发生在大西北偏僻的农村。
  
  该地村民落后、愚昧,把送来的扶贫生产设备卖了,全村大吃了两顿;把地卖给重污染的工厂,还沾沾自喜卖了个好价钱;把校舍的掾子木拆了,用来修村头老君庙,他们整天指望着县里面的救济……如此的穷山恶水,使人看到了觉得简直没有指望。
  
  主人公李宝库就在这样的环境里任教,他的工资微薄,却还努力资助求学的学生,他生了大病,却仍然坚持来上课。
  
  然而,奇迹并没有对这个乡村教师网开一面,在故事的一开头,余切便写道:
  
  这个人得了癌症,他要死了。
  
  什么?
  
  余切竟然写了一个悲剧?他从来不写悲剧的。
  
  即便是最黑深残的《地铁》,那也是一个同归于尽的爽快结局。
  
  沃森为这个遥远的中国乡村教师感到悲哀,这是一个圣徒一样的人物。让沃森联想到中世纪那些传道授业的教徒们——虽然他们为了一个虚幻的神灵来传教,但人们总会为了这种奋不顾身的举动而感动。
  
  “李宝库是个好人,美国也需要这样的老师!他们中国的gc主义,是有一些门道的。”沃森叹道。
  
  他的手指在稿纸上摩挲,仿佛可以看到余切奋笔疾书的样子。
  
  对沃森来说,余切这篇文章是为他来创作的。
  
  余切没有这么讲,但沃森是个很自信到自负的人,他觉得他值得余切为他这么做。
  
  而后,剧情开始揭秘为何李宝库要在这个鬼地方来教书。李宝库偶然发现这里的学生十分聪明,他们和城里面的学生没有区别,有些人甚至还要更聪明一些。
  
  哦,这不正是和我一样吗?
  
  所有人都值得被教育,但有的人更值得被教育。
  
  当李宝库得知自己得了癌症后,就想尽快将自己有限的学识倾囊相授,要求让孩子们死记硬背下牛顿三定律……可李宝库还是死了,死的默默无闻。
  
  果然是悲剧!
  
  沃森忍不住轻叹一声。
  
  故事却在此有一个急转弯,开始有了下半段。视角转到距地球五万光年的远方,银河系里爆发了硅基文明和碳基文明的星际战争,碳基文明艰难取得胜利,他们要在银河系第三旋臂建立一条隔离带,摧毁这里的大部分行星,以阻止硅基文明的进入。
  
  他们对这里的文明化程度进行甄别,以避免摧毁高级智慧的碳基生命。
  
  而人类所在的地球正位于银河系的第三悬臂,当这个乡村教师死去的那一天,他所教导的那些乡村孩子也被这个高维文明选中了……最终,孩子们死记硬背下来的牛顿三定律,使得人类文明逃过一劫。
  
  天亮后,地球照样在转,村民们继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孩子们也没有了老师。看似这些知识并没有什么用处,只有读了故事的人才知道,地球差点被毁灭过一次。
  
  这不是一个悲剧,而是一个童话!
  
  “不愧是余切!只有他能写出这样的!”沃森被故事深深的震撼了。
  
  他觉得自己就是李宝库那种圣人,他终于为自己种族歧视找到了借口,原来他是为了人类文明的存续才口无遮拦的。
  
  沃森对自己的助手说:“这个字数虽然不多,却涉及到宇宙的磅礴奥妙,我们既要有能筛选出学生的伟大教师,还要有能学得会牛顿三定律的高智力孩子。”
  
  “如果高维文明碰到的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你猜人类会怎么样?我们已经就此灭绝了。”
  
  沃森激动得手舞足蹈。
  
  “看来,中国乡村的基础教育涉及到全人类文明的存亡……我有责任告诉其他人这个真相!”
  
  一旁的人是沃森的助手,他觉得沃森被余切洗脑了,委婉劝说道:“这只是一篇,而且余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即便中国人的智力低,他也会从其他角度证明中国人值得被教育。”
  
  沃森一听到这话就生气了:“你不能假设未曾发生过的事情,中国人事实上智力就是更高,你也看到了。这十亿人是地球智力的高地,可我们却没能很好的发挥出来!”
  
  助手也懵逼了:“可地球也没有被毁灭过呀!难道这不是假设吗?”
  
  沃森道:“你怎么知道没有呢?你又不是外星人!你能证明世界上没有外星人吗?你不能!杨振宁认为世界上存在一种超维的绝对意志……无数科学家认为,存在更为高维的文明,他们甚至在暗中观察人类,否则无法解释我们如今世界的精妙。”
  
  “那么,你能证明中国人智力比其他人高吗?对不起,你当然不用证明,我已经证明了!”
  
  沃森几句话怼得助手哑口无言。
  
  我要为余切和中国学生做一些事情!
  
  沃森翻看自己的行程,发觉他八月在《科学美国人》杂志有一场专访。他决定就在杂志的专访中,呼吁更多的人将投资转向这片土地——不为别的,就为他们的智力高。
  
  那些高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巨头,你不去投资中国,你去投资非洲,投资大洋洲——你是不是脑子有问题呢?
  
  现在有一个更好的说法了,我们是为了人类文明的存续嘛!——
  
  另一边,余切新作《乡村教师》发表在《十月》上。
  
  编辑部的赞叹自然不用多说,余切和其他作家的不同,就是他已经开始用文学作为自己的武器。
  
  他不再是为了稿费而活,也不需要证明自己的写作水平。就像是他武器库中的一把剑,那里面琳琅满目,余切总能根据时势拔出恰到好处的一把利剑。
  
  《十月》报告文学组的陈东杰写了一个深度赏析:《一种新形势的文学》。
  
  文中道:“我们现在怕了,开始讨论文学为何衰落?不如探讨,文学为何曾经兴盛到如此地步!在八十年代初,文学期刊几乎享有第一媒体的地位!我认为文学曾经像一个被放大的发声器官,满足了全社会发声的需要,它本应该是一种精英主义的产物,但它却和我们社会的冲突息息相关,使得它奇异的大众化了!”
  
  “在我们社会变革的时期,思想大大解放,整个社会具有强烈的表达欲望。作家敏锐的捕捉到这一点并通过故事表达出来,使得文学期刊承担了远超文学应该承担的功能,作家成为不同群体的代言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