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入戏太深,收网华艺
第四百九十一章 入戏太深,收网华艺 (第2/2页)“我穿着它来了,我穿着它来看你了,我穿着它来看你了。。。”
此前所有的人物体态、表情、动作的情感铺垫,在此刻如同拉满的弯弓骤然松弦,刘伊妃积蓄已久的情感化作一支离弦之箭,带着破空之势直击人心。
三声“我是静秋”逐渐坍缩成为气音,字句在抽泣中破碎,宛若箭矢没入靶心的闷响。
周围扮演护士、家长的群演配角们都不知不觉地掉泪了,鲍国安也轻轻回过身,不忍看这一幕。
他们这一刻根本没有觉得刘伊妃是在演戏,似乎她看到的确实是自己濒死的丈夫。
只有小刘眼里还回荡着那段刻骨铭心的回忆:
2004年的水磨镇车祸以后,他也是这么躺在华西医院的床上,生死未知。
彼时的她还不知道,这道在她心里镌刻出深刻印迹的魂灵,已经往前世走了一遭,再回到这个世界的躯壳。(263章)
刘伊妃最终跪倒在在病床前,手指悬在路宽枯槁的面颊上方颤抖,渴望与恐惧在毫厘间角力,最终抚上他的侧脸。
床上的路宽算是得了“信号”,一滴泪从他干涸的眼角渗出,蜿蜒流过太阳穴的紫斑,没入鬓角,可似乎在挣扎朝天上看。
刘伊妃看着他的眼神朝天花板望去,那里竟然贴着一张二人的合照!
濒死的他躺在床上,也要用唯一可用的眼睛,固执地望着扎着麻花辫的女孩。
浑浊的瞳孔,用尽最后的生命力完成这个仰望的姿势,仿佛要将这张定格在1974年夏天的影像,与眼前这个红衣的静秋重迭成永恒。
“老三!呜呜呜。。。”
配合着这个极致的催泪镜头语言,从隐忍到啜泣,到此刻的崩溃大哭,刘伊妃完整地走完了三个渐进的情绪层次。
她的喉头滚动,像是在吞咽一场永远无法兑现的春天。
春天里有山楂树开的花,有他们埋在树下的爱情。
此刻电影的拍摄已然结束,但眼眶泛红的副导演张沫没有指挥停机。
所有人陪着仍旧在痛哭的刘伊妃,一时间也分不大清,她究竟是静秋,还是自己。
大家耳畔只萦绕着此前路宽饰演的老三的一句台词:
你活着,我就活着;
你死了,我就真的死了。
。。。
良久,小刘的哭泣声渐熄,只是俯身趴在路宽身上没有动。
张沫等着老爹发话,老谋子没有拿对讲,只是起身走到片场,咧着嘴笑道:
“《山楂树之恋》,杀青!”
“过了!活了!活了!”
欢呼的掌声瞬间迸发,最后这场戏实在是太压抑了,从今天一整天的表演过程到最后的完美演绎,皆感同身受。
此刻,尽情释放。
这两声“活了”是剧组规矩,给扮演死者的演员去去晦气,别叫角色的因果沾染。
躺在床上的路老板一直闭着眼,这会儿才赶紧坐直了身子,连带插在他手臂上的输液管都跟着晃荡。
他拍了拍红衣女孩的俏脸:“下班了!还哭呢?”
“给你发多少钱啊这么卖力?”
看着跟僵尸似的老公龇着牙冲自己玩笑,刘伊妃瞬间破涕为笑,一个晶莹的鼻涕泡“噗”地从鼻尖冒出来。
她手忙脚乱地抓住路宽的病号服前襟,想往鼻子上抹,却被男子按住肩膀:
“大家都来看嘿,小刘冒鼻涕泡了!”
“张沫,快快快来给她拍下来,我要发微博!”
“路宽你个没良心的东西,我刚刚眼泪都白流了!”
刘伊妃抬手就捶洗衣机,整个剧组顿时笑浪翻滚,张沫笑着走过来,拿纸巾给刘伊妃擦净了脸。
老谋子摘了鸭舌帽走过来,递上一个红包:“老规矩。”
跟刚刚喊“活了”一样,这也是给扮演死者的演员去晦气用的,张沫事先准备好的688元,象征“买命钱”,消解刚刚的死亡剧情。
这还没完,刘晓丽拿着一把剪刀过来。
“小路你赶紧起来,床单都要剪掉烧掉的。”丈母娘急匆匆地拉着她起身,又命令闺女:“给他身上衣服也赶紧换下来,待会儿也要烧掉。”
“哦,好!”
小刘也使坏,不由分说地去扒洗衣机的病号服,当众大喊:“都来看啊,内地首富光膀子照片,都拍下来去发微博去。”
“我给你们做主,不追究任何人的责任!”
“哈哈哈!”众人又是一阵哄笑,刚刚递过红包的张一谋第一个起哄,掏出手机就“咔嚓咔嚓”。
这两位本来在剧组也没有过什么架子,导演都带头了,这回敢应和的就多了。
“都让让!专业设备来了!”摄影师扛着斯坦尼康健步冲来,镜头几乎贴上路宽胸口。
刘伊妃已经功成身退,就剩一个光膀子的大汉站在屋子中间双手抱胸。
张沫笑得手抖,站在他旁边:“茜茜,帮我跟路导合个影,杀青打卡啦。”
“可以啊!”小刘掏出手机,又招呼其他剧组人员:“想照的都来,每次合影收一块钱啊,不能叫我们家路宽白卖肉了。”
剧组瞬间化作一片欢乐的海洋,现场洋溢着轻松诙谐的杀青氛围。
这场即兴狂欢持续了二十多分钟,直到场务提醒要补拍一个日落镜头才结束。
最后所有人拍了张大合影——
站在张一谋身边,照片里的洗衣机仍旧光着膀子,饿了两个月的身材精瘦匀称,线条紧致。
刘伊妃搂着他的脖子,还没卸妆的静秋版小刘,挂在身上偷笑。
温情脉脉,其乐融融。
30号晚,这张照片和下午的剧组欢乐实况被演职员们刷屏式发布:
张沫发了九宫格配文“《山楂树之恋》の幕后宝藏”;
赵苯山转发路宽光膀子照调侃“影帝的自我修养”;
童丽娅上传刘伊妃收观赏费的视频,标注“史上最具性价比合影”。
鲍国安、溪美娟等老戏骨们也开通了微博,用自己的方式来庆祝这次愉快的旅程。
网友们吃瓜的吃瓜,调侃的调侃,这些花絮和照片,也成了《山楂树之恋》剧组宣传的经典桥段,在网络上被无数次二创,流传甚广。
214情人节档的电影,营销从此刻就已经开始了。
对于这个时代的影迷而言,这又何尝不是路宽引领的中国电影黄金年代最珍贵的注脚——
当胶片定格的光影与戏外真实的欢愉在此刻重迭,成就了艺术与生活最完美的互文。
一场欢闹的杀青后,剧组暂时作别,各奔东西。
路演再见。
从9月下旬到11月底,老谋子这部上一世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爱情”、创文艺片票房纪录的电影落下帷幕。
即便心里没有对比,但剧组所有演职员都看得出,这将是一部毫无疑问的杰作。
大家都期待着在情人节那一天,看到路、刘二人的银幕情侣首秀。
——
“天仙新片杀青,即日返京!”
“柏林金熊导演张一谋和影帝影后的首次合作,定档情人节!”
“《山楂树之恋》片场人去楼空,远山宾馆老板讲述幕后趣事。”
“《山楂树》杀青,百里荒等地成为热门景区。”
《山楂树之恋》自杀青之日起就开始了密集的软文宣传,电影在拍摄中期已经开始了某些片段的后期工作。
由于电影除了山楂树的四季变幻外几乎没有任何特效,仅需要在导演的主持下做好剪辑和配音工作即可,预计在一月中旬组织各家院线的看片会。
这部电影无论从叙事复杂程度、色彩构图还是特殊年代的题材深度来说,都比较浅尝辄止,更像是个爱情小品。
这一点从短短两个多月的拍摄日程即可见一斑,这个时间甚至比上一世还要长些。
几位资方沟通之下,没有打算申报欧洲三大的电影节奖项,转而把目标全力放在票房表现上。
毕竟这一次有了小刘这个内娱顶流,加上夫妻档银幕首秀的噱头,更兼之现在刘伊妃的怀孕传闻几乎已经被当事人默认——
没有否认,不就是默认?
同时,从11月开始,国内的贺岁档就已经拉开了序幕,这一时间对比往日相当得早。
这一世的国内电影大盘历史进程提前,使得贺岁档电影扎堆。
原本12月-1月的黄金时段“交通繁忙”,竞争压力也颇大,使得部分片商要么提前,要么延后。
从11月中旬开始,吴尔善执导,由华艺、光纤、伯纳三家联合出品的《画皮2》上映,首周即拿到了4000万的票房,走势喜人。
媒体惊呼又一位新生代导演诞生。
因为吴尔善的提前出道,也因为这三家行业第二梯队被航母的空间挤压,这一世的续作也提前问世了。
由于固有观影群体的存在,使得发行方伯纳有足够的信心在11月率先燃起战火,显然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周讯饰演小唯,杨蜜作为华艺着力培养的小花取代了雁子的角色,在剧本做合理化修改后饰演靖公主,和周讯、陈昆搞起了三角恋。
11月中旬,华艺参股的又一部续作《爱情呼叫转移2:爱情左右》高调上映,也依然是徐争主导,口碑和票房颇佳。
再联想到12月18号华艺的“拳头产品”《非诚勿扰》,国内电影业记者和观众们纷纷惊呼,行业老二的位置也是不可动摇的。
即便他们和老大问界的整体协同性、产业链完整性差距还很大,但依然是吃到国内电影大盘增长红利的公司之一。
更何况现在华艺的股东阿狸入股了大麦网,线上票务这个在世人面前惊艳亮相的互联网产品,也许未来会成为华艺保二望一的最大助力。
不过这会儿的大小王已经颇为低调了,在经历了去年的几次跃跃欲试被狠狠回击、甚至王小磊腿都被人家的保镖踹断却无能为力后,转而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了内部发展上。
其实,被打服、打怕了的华艺,现在反而走上了一条正道。
你就做老二跟着老大喝喝汤,享受路老板带领国内电影新锐势力打下来的江山,坐享其成不也很好吗?
更令从业者关注的一则消息,是《财经》记者撰写的一篇分析报道,他对问界和华艺两家公司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五月在“八周年庆典”后,因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的影响,资金链尚可维持的问界,从不同渠道都发声表示,在金融危机真正结束前不会冒然上市。
这一决断是对公司未来发展的看好,也是因为无法第一时间应对阿狸、白度、万哒等巨头参股的大麦网的竞争。
与此同时,此前因为各种原因蛰伏发展了大半年的华艺,近日却频频被《证券时报》提及,肯定该公司的上市辅导和合规工作,反而有插队上市的可能性。
客观上看,问界战略性放弃上市工作,等于把难题抛给了华艺。
对于华艺而言,如果跟在老大问界后排队,吃不到文化传媒公司上市的第一桶金,后续估值不佳是题中应有之义。
但他们没有穿越者的前瞻性,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一直要持续到09年3月才堪堪触底,现在又敢赌这一把吗?
从《证券时报》、《东方证券》、《财经》等几家媒体的吹风来看,华艺确实准备赌了。
当然,没有人能看得清水下的逻辑,这一切都来自于一双幕后黑手的推动。
在华艺内部,他鼓动几个股东们提议,在问界放弃的情况下要求加速推进上市安排;
在证监会官方,问界主动暂停了上市辅导工作,撤回了上市申请;
在行业竞争中,问界全产业链也不再像之前对待《夜宴》等片一样进行针对性的打压,以求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转而泰然处之,不偏不倚。
为什么要多层次、多角度来推进华艺的上市工作?
因为路老板三思之后,决定正式收网了。
未来可预见的时间内,问界要受到来自阿狸、白度、万哒、连想的狙击,线上票务的战争一触即发。
这把火不知道会烧到什么时候,但从线上票务转向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移动电子票务”的时间也就是这一两年,后者的厮杀更为激烈。
09年初国家3G牌照的发放、基站的建设创造了移动互联的网络基础;
09年苹果商店和国内连想“乐phone”和“魅族M8”的上市,代表着智能机时代即将到来。
在软硬件基础基本具备的情况下,即便在线票务到不了移动互联时代的大高潮,但起步阶段的厮杀不会稍歇。
各大企业和行业内外的热钱,不会蠢到明明白白看到了确定性才会进场,一个条件具备的趋势已经够黑金和互联网资金产生下场肆虐的冲动了。
他不能看着缓过一口气来的华艺加入这个阵营,也不可能放任华艺占比全国4.5%的院线成为对手的渠道。
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美国的钱想要洗回来需要时间,他需要大量资金充实弹药库,去做大撒币。
根据法律规定,国内公司上市,控股股东有36个月的锁定期,非控股股东12个月。
但是限售股本质是“限制流通”而非“禁止流通”,根据现行《民法通则》的规定,完全可以办理质押登记,无需交易所审核。
除了弹药补充外,华艺对于他的战略价值也基本饱和。
华艺实现了此前牵制阿狸的战略目标,后者这几年投入的资金不菲,却在文化传媒领域越陷越深,使得问界商城得以不断缩小差距,支付通已经独占鳌头。
但反应过来的老马甚至连大麦网都不带华艺玩了,已经无法再牵制更多。
华艺也顺利地“帮自己”开发了市占率4.5%的院线资源,包括很多在粤省腹地的华纳当年退出中国市场留下的珍贵遗产,加上这部分院线资源,问界嘉禾在市场份额上可以即刻反超万哒。
从面上看,华艺其实也充分发挥了自己行业老二的作用,为中国电影的繁荣做出了贡献,这种贡献其实也有相当部分被问界“窃取”了胜利果实——
特效、院线、发行、线上广告、分众传媒。
用楠方系媒体的话讲,问界一直“趴在中国电影身上吸血”。
11月30号,华艺的《画皮2》和《爱情呼叫转移2》票房数字喜人,分别报收2亿和7000万,再一次刷新了行业和场外热钱对国内影坛的认知。
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似乎真的要到来了。
与此同时,《非诚勿扰》在提前通过广告收回成本的基础上,又通过大麦网的在线预售取得近3000万的票房,惊呆世人。
这种新型购票模式,看样是要狠狠搅动一番风雨了。
同一天,证监会官网发布了《核准华艺兄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包含发行额度、股份类型等关键信息。
一石激起千层浪。
华艺竟然真的要上市了!
一时间,线上、线下网络都有些“洛阳服务器和纸贵”的意思,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在问界依旧默默无闻的11月,华艺用两部电影票房的狂飙突进和一个震惊行业的消息引爆了内娱。
同时,这个消息也将即将上映的《非诚勿扰》的热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
任谁都没有想到,在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2008年年尾,这样一个峰回路转的消息甚嚣尘上,被死死压制了这么多年的华艺,竟然真的能在缝隙中求来了一线追赶的可能。
不知实情的各行业人士,在感慨问界时运不济、遭遇金融危机的同时,也惊叹于华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胆气。
在2009年春节即将到来的一片祥和的氛围之下,只有极少数人嗅到了风中弥漫的硝烟味。
有一双无形的手,正将狂欢推向预设的终点。
这场波澜壮阔的资本大戏,终将揭晓谁才是真正的执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