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航运那些事
第448章 航运那些事 (第2/2页)没办法,一步晚,步步晚。
前世包宇刚1961年造新船,当时还算航运低估,造船价格也算低。
而如今,航运已经繁忙一年多,日本造船厂的订单也非常满,自然会提高造价。
包宇刚站立起来,在办公室来回踱步,稍后他坚决的说道:“必须造新船,不然信誉总是上不去。120万美金虽然贵,但现在一年租金也有85万美金,如果扣除利息、人工、燃料、损耗等等费用,20万美金的利润总归是有的,六年回本,这个生意可以做。”
真讨论着,一名属下匆匆走进来,汇报道:“包生,英国劳氏保险公司突然宣布,将大幅提高对旧船装运货物的保险费.看样子,是冲着日本去的。”
包宇刚眼睛睁大,愤怒的说道:“可恶!两国交战,我们受害最大!”
原来,日本虽然造船业从1955年发展起来,但毕竟是个较大的国家,再加上经济发展迅速,以及资源主要是靠进口,所以日本需要的运输量仅次于美国;但是,日本运输主要是靠二手船,占据主体地位。
劳氏保险作为全球知名的保险公司,远东的航运保险很多都是在这家缴纳的。如今大幅提高二手船装运货物的保险费,势必影响二手船的船东。
“看来我们必须想办法造新船了不过我听说,仅去年一年,环球航运卖出十几艘二手船。看来,他们是早就预判到了啊!”
包宇刚闻言,浑身一震,稍后涌出一股无力感。
他进入行业不久,就立下豪言壮语——那就是要做环球航运一样的大型航运公司。他仔细研究过,发现环球航运并不喜欢过多的贷款,他觉得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
殊不知他后来发现,环球航运不是不喜欢贷款,而是人家资金实力雄厚,而且造新船直接在本地造船国家进行贷款,不需要通过香港的银行。
而如今,包宇刚又意识到——当他们所有的船东,包括董云浩、赵从衍、曹文锦、杨一凡(杨小虎)等,都在大量购买二手船时,环球航运已经在布局大量替换二手船了。
先见性太强,他如何做的过!
英国劳氏保险公司针对二手船,大幅提高保险费用的举措,对整个远东的航运业影响是巨大的。
稍后,日本政府也紧急出台了政策,制定了一系列鼓励造船的方案——凡是造新船的,可以5厘年息向日本银行贷款八成,其余两成贷款分期支付。
此消息一出,有实力的船东自然纷纷准备造新船,毕竟现在二手船的利润太稀薄了。
香港的航运公司,将船只租给客户,不管是短租,还是长租,都需要自己承担油费、人工、保险费等,所以保险费增加,实际上也是对二手船东的一个打击。
去年,环球集团便大举出售在1959~1961年低价淘来的二手船,当时买来的价格极低,很多都是当拆船的废船价格买来的,比如6万美金买一艘七八千吨货船。
稍后,环球集团将一批情况还不错的二手船,进行了维修和保养,并投入到运营中。
到了1962年,航运业走出寒冬季,二手船家也涨了起来,环球航运又以30万美金以上的价格卖出十几艘货船,趁机大赚一笔。
环球航运赚到的钱,自然又去订购了新船,形成了良性循环。
经此一役,环球航运就赚了200万美金左右的利润。
“大哥”
“小虎来了,坐”
已经更名杨一凡的表弟杨小虎,来到环球集团找陈光良。
杨小虎坐下来,笑着说道:“改名好久,只有大哥、姐夫、父亲、母亲4人喊我小虎,但我觉得倍感亲切。”
陈光良也来到沙发上,翘起二郎腿,轻松的说道:“现在你也是香港的大富翁了,怎么还怀念以前么!”
“现在很好,但以前也很好。”
陈光良点点头,自己这个表弟有他的培养和扶持,一路走来也算顺风顺水。
杨小虎四十年代末独立出去,先从事贸易,后在朝战中发迹(航运加走私)。当然,事后杨小虎也被美国政府给列为黑名单,他只能在香港和东南亚发展,直到60年代才被取消黑名单。
就算如此,杨小虎如今的身家也包括:一家地产公司,拥有上环的两幢物业;一家航运集团,在香港、东南亚都注册有船只;一家贸易公司,主要从事香港和东南亚的贸易。
“这次来公司找我,有什么事情,直说!”
陈光聪还是杨小虎的姐夫,一般事,也不用来办公室找陈光良。
“没多大的事情,就是想来请教一下大哥。我在上环的那两幢物业,想重建一下.”
陈光良思考一下后,说道:“先建永业街的,等建好承租后,再考虑建下一幢。都建一流的写字楼,用于你们杨家的家族传承。”
杨小虎顿感事业明朗,说道:“我听大哥的。晚点我让文杰引荐一下保利建筑的人!”
“嗯”
杨小虎要的是‘前途’,所以陈光良几句话,便可以让他有信心。
而杨小虎的两幢物业虽然在上环,但毕竟也是靠近中环,所以建造写字楼大厦,将来是不愁租赁的。整体价值虽然不如严氏家族的两幢物业,但将来加起来至少也是大几十亿的资产。
稍后,陈光良说道:“这次劳氏加保险费,你那些二手船怕是受损不少,有没有想过造新船?”
杨小虎点点头,说道:“造,不能总是跑二手船。当然了,东南亚那边,用二手船业够了,只是我现在被美国解除了黑名单,也想着扩大一下航运业。所以这次也准备造新船!”
“资金够的吧?”
杨小虎说道:“贷款解决。当然了,我一直谨记大哥的话,不会将负债率超过四成。”
“好”
聊了几句,杨小虎收获满满的离开。
在他看来,大哥就是商界的传奇,偶尔交流几句,就能让他受用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