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故旧
第451章 故旧 (第2/2页)他思索片刻后,说道:“新丰纺织集团在尼日尼亚加大投资,需要从香港外派管理层,集团承诺薪水加30%,还有一些补贴和福利。我想申请外派两年,多赚点钱,你还是安心在家带孩子吧!”
公司不少同事对这个还是有些意动的,阿宝也不厉害。
“不行”阿梅毫不犹豫的说道:“你是不是看不起我,我好歹也是新丰纺织集团的线长,一个月赚300不是问题。你加薪30%还不到那个数,哪里用得着冒险。两个人在香港,就算都上班,也比一个人去非洲的好。”
“是啊爸爸,去非洲好远!”大儿子懂事的挽留。
阿宝说道:“好好,我不去。让你们妈妈去上班,你们每天在家懂事一点。”
实际上,阿宝在新丰管理层属于中层未到,老牌低层管理。
如果混到中层管理,那月薪就上千了。
就算如此,整个陈氏企业的低层管理,购买住宅单元的比例较高。
仅每次开放‘九五折’优惠价,就让一些低层管理层咬牙也要分期买一套。
像阿宝这样的家庭,当初购买第一套房时,其妻子阿梅也算是分担了很大的压力。
阿梅满意的说道:“实在不行,请个保姆便是,100块都可以找个不错的,我去外面可以赚三四百。”
阿宝笑道:“也得新丰纺织集团要你才行.我先替你去打听打听!”
“哼,不要你去问,我自己去问!”
阿梅是有自信的,当初凭借陈光良都认识她,公司都很给她面子。更何况,她算得上新丰纺织集团来港建厂的元老女工,地位还是有的。
“还有,说好了,我们努力两年,争取买一套房子。”
“行,有钱总归就买了。”
香格里拉酒店。
当年长江车行的几名元老,正齐聚一堂,包括当初的合伙人李超,以及管理层何向东、潘成,当然还有陈光良的保镖头子林峰。
唯独缺了周兴高,当年因为走错路做汉奸,被国民政府的特务除掉,令人唏嘘。
四人坐在一起,以林峰为尊,因为林峰一直担任陈光良的保镖头子,年龄大了就担任保镖公司的负责人。
潘成最先感叹道:“做梦都没有想到,我一个拉黄包车的车夫,这辈子还能混到坐在五星级酒店里喝茶。”
何向东说道:“我还不是!说白了,当年跟对了人。遥想当年,老板恨不得逼着我们学习文化和管理,硬是让几个车夫成为了车行管理层。等到快1949年时,老板又把我们几个及家人接到香港。不然啦,我们都还在内地吃苦头呢!”
四人聚在一起,难免聊以前的事情。
当然四人当中,李超算是起点高,他曾替陈光良管理过球队,后来自己做过生意;解放前夕,他也来到香港,靠着陈光良的帮助也安定下来。不同的是,李超在50年代做了点生意,日子算是过得比何向东、潘成好一些。
“陈先生”
陈光良看到四人,笑着说道:“没来晚吧”
四人马上起立,李超马上说道:“我们也才坐下几分钟”
“坐坐,老朋友聚会,不要客气。”
抽空和这些朋友一起喝喝茶,是陈光良比较开心的事情。
“你们怎么样,生活有没有遇到困难?”坐下来后,陈光良每次都是这样先问一句。
他是个念旧的人,如果那个以前跟着他的亲近属下过的不好,他一定会帮忙的。
“挺好的,生活得很不错,劳陈先生挂牵了!”
“嗯,我们家也是!”
何向东和潘成先后回答。
陈光良不会轻易的放过这种话题,不然那就是虚情假意了。
“向东,你有四个子女,都买房了没有?”
何向东笑着说道:“都有房子。老大学成后,不是加入了长实集团么,他是凭自己本事买的老四出国留学后,在国外找了份工作,以后买房应该没问题。我手里,还有3套房呢!”
他毕竟做到了中层管理,而且是比较重要的中层管理,买房还真不是问题,甚至还供了两个孩子去国外读书。
潘成业介绍了一下家里的情况,家里也是有3套房。
陈光良感叹道:“看到你们过得好,我比自己赚了钱还高兴!”
快乐可以从不同的渠道获得,而这种快乐也是真的让人快乐。
李超这时候问道:“陈先生,你总是很关心我们的住房情况,是不是很看好房地产的走势?”
他后来做了生意,还受陈光良照顾,做过假发生意,赚了不少钱。
陈光良笑道:“向东和阿成没有做生意,我怕他们不懂投资手段,所以让他们购置物业,简单又有效。当然从长期来看,香港地产走势是很好的,短期波动也是很正常的。”
李超点点头,马上心中有数。
随后,陈光良拍拍林峰的肩膀,说道:“林峰,要不要我给你涨工资?”
林峰笑着说道:“我不要良哥给我涨工资!这么年在你身边,我也学会了投资,那就是买房子。我现在手里十来个住宅单元,收租都不错。”
众人惊讶起来,原来林峰才是高手啊!
不过想想也是,林峰本身就是陈光良的最信任的人,薪水怕是也达到长实高层的程度。
而且在1947年时,有人分层销售时,林峰果断买下一层;等到朝战期间,他便开启了买买买的历程。
陈光良身边的人,从他身上获得最大的帮助——恐怕是‘立足香港的信心’,所以一开始就奔着安居乐业的想法,去购置物业。
“这么多年,我对身边的人总是说——养老金,公司替你存着的;但自己也要存一样东西,那就是物业。如今很多老伙计都做到了,我也对你们退休和养老后的生活放心了。”
何向东点点头,说道:“确实,从沪市跟着陈先生来香港的,大家不仅避开了内地的贫困,同时在香港也生活的很好,有房子有退休金。我再过两三年,也准备退休养老了。”
香港的楼价已经涨到80港币(均价),那么明年可能突破100港币也是必然,届时一套普通的住宅都要6~10万。
铜锣湾的高级住宅,原来每层售价在10万元至20万元,
应该比前世整体高出20%差不多,这第一自然是经济比前世好了很多,第二则是陈氏企业的管理层购买力,以及其它综合原因。
当然,买不起房子的,还是买不起,反而更加买不起,这价格被炒高了不少。
观塘的工业用地,也涨到145港币每平方尺,明年突破160也不是不可能。
中环的商业用地涨到2500~3000每平方尺,差不多已经涨到一个极限的程度。
今年(1963)港府卖地收入已经超过1.5亿元,明年怕是能突破1.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