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 第456章 投资新加坡

第456章 投资新加坡

第456章 投资新加坡 (第2/2页)

港督戴麟趾握着金剪刀的手刚落下,礼炮的轰鸣便惊起一群白鹭,它们掠过远处的集装箱堆,朝着维多利亚港的方向飞去。
  
  陈光良站在观礼台中央,他看着那只货柜稳稳落在拖车上,金属碰撞的脆响里,藏着香港经济转型的密码——三年前他在立法局提出“货柜化”时,怡和的大班还嘲笑这是“华人商人的异想天开”。
  
  “陈先生的远见,现在没人敢质疑了。”汇丰银行大班桑达士的声音带着雪茄的醇厚,他指尖敲着观礼台的栏杆,目光扫过堆场里忙碌的工人,“光是这1号码头,就带动了香港不少经济发展”
  
  陈光良转头时,恰好看见太古洋行的施约克正与嘉道理家族的罗兰士低声交谈。施约克的马鞭在掌心轻拍,马鞭穗子上的太古标志随着动作摇晃:“谁能想到,当年堆满烂泥的醉酒湾,会变成亚洲第一个货柜码头。”
  
  “更没想到的是,环球集团只占20%股权。”罗兰士的犹太式鼻子在阳光下泛着油光,他瞥了眼陈光良的方向,“换做是怡和,怕是要争到控股才肯罢休。”
  
  陈光良假装没听见这些议论。他清楚这群英资大班的心思——1号码头里,欧洲三家海运公司占35%,汇丰、太古、嘉道理分走剩下的45%,环球集团看似占比最低,确实单个最大的股东。
  
  剪彩仪式后的鸡尾酒会上,戴麟趾举着香槟走到地图前:“二号货柜码头下个月动工,由日本海运公司主导;三号交给美国人。陈先生觉得,十年后葵涌能成为世界第几大港?”
  
  “第一。”陈光良的回答干脆利落,他指向地图上的维多利亚港,“香港的优势不在土地,在转口贸易。货柜化能让我们的装卸效率提升十倍,只要保持自由港政策,新加坡、高雄都追不上。”
  
  桑达士在一旁轻笑:“陈先生总是这么有信心。”
  
  酒会进行到一半时,港督的副官匆匆走来:“陈先生,欧洲海运公司的代表想和您谈谈航线合作。”
  
  陈光良离开时,听见桑达士对施约克说:“看到了吗?他不需要控股码头,照样能让环球集团成为最大赢家。”
  
  “这才是最可怕的。”施约克的马鞭终于停下,“货柜革命刚开始,他已经在布局下一个十年了。”
  
  夕阳西下时,第一艘货柜轮“环球号”鸣笛启航。陈光良站在码头边缘,看着货柜在暮色中连成流动的金属长龙。
  
  。。。。。。。。
  
  铜锣湾跑马场的喧嚣还未散尽,隔壁街角已竖起醒目的红绿招牌。
  
  1965年深秋的清晨,连卡佛集团的高管们站在玻璃门内,看着穿校服的学生对着“7-Eleven”的霓虹标志指指点点。
  
  这家占地不足四百平方尺的小店,正准备掀起香港零售业的一场新革命。
  
  今天是香港首家7-Eleven开业的日子。
  
  筹备已经两年时间,长实集团旗下的零售业务,终于迎来第三种模式——便利店。
  
  美国南方公司派来的督导员约翰盯着墙上的电子钟,时针指向七点整时,他朝连卡佛零售总监艾伦点头:“可以开门了。”
  
  玻璃门推开的瞬间,涌进来的不仅是带着海风气息的顾客,还有隐藏在人群里的商业探子。
  
  有人握着笔记本,视线扫过收银台旁的热饮机——这种能即时提供咖啡的设备,在香港还是头一次出现。
  
  穿红色围裙的店员麻利地翻动铁板,身后的货架上,罐头、香烟、报纸码得整整齐齐。
  
  一名客人走进来,立即从报纸架上拿了一份报纸,当看到柜台旁边的汉堡、热狗、包子时,眼前一亮。
  
  “倒是不用跑两个地方了,真方便!”
  
  大概是市民都没有想到,早上不用跑报摊和早餐店,在7-Eleven就可以搞定。
  
  而针对跑马场这边的环境,7-Eleven同时在中午和晚上也出售便当,相当的方便。
  
  陈光良还是从报纸上看到7-Eleven营业的,他的脸上露出一个笑容。
  
  这一世香港的零售产业,似乎英资已经完全处于下风。目前香港的百货产业,已经全部被华资占领,连卡佛百货都已经被长实集团拿下;超级市场领域,长实集团的惠康超市占据四成以上的份额,而牛奶公司旗下超级市场,及屈臣氏旗下的超级市场,又各占了2成份额(此时牛奶公司还是属于华资);而而现在,长实又率先进入便利店,自然接下来会继续垄断这个市场。
  
  地产、酒店、零售、食品,拥有这四大业务,长实集团的多元化发展十分的顺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