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2章 拦阻降落
第1482章 拦阻降落 (第1/2页)三架飞机开始协调转向。
随着高度降低,海岸线的轮廓逐渐清晰,旁边那座模拟航母甲板的陆上训练设施格外醒目。
“07号机,进入三边,高度3000米,速度500。”郑辉报告着自己的位置,同时开始进行着陆前的检查程序。
“07号机,可以进入四边,风向280,风速8米。”塔台管制员回应道。
郑辉熟练地操纵着飞机,依次完成转弯、放襟翼、放起落架等动作。
虽然这次是陆基降落,但他们仍然按照航母着舰的标准程序进行操作——这是舰载机部队的铁律,每一次起降都是训练。
“07号机,进入五边,对准跑道。”郑辉全神贯注地控制着飞机,确保下滑道和航向都完美无缺。
“07号机,可以着陆。”塔台发出最终许可。
郑辉轻轻调整操纵杆,让飞机沿着理想的下滑轨迹接近跑道——
舰载机的降落过程相当反直觉,由于降落平台本身不完全稳定,因此成功与否并不完全取决于飞行员的技能。
时刻都要做好复飞准备。
不仅油门需要保持一定开度,减速板更是绝对不能升起来,以免影响加速。
“尾钩放下。”郑辉按照程序操作,同时注视着前方的拦阻索位置。
在触地前的最后一刻,他微微拉起机头,让主起落架率先接地。
飞机平稳地落在跑道上,随着一阵剧烈的震动,郑辉感觉到飞机被猛地拉了一下。
尾钩成功挂上了第二条拦阻索。飞机在短短不到百米的距离内迅速减速,最终完全停下。
“07号机,拦阻着陆完成。”
郑辉报告道,同时开始进行关车程序。
与此同时,08号机和03号机也相继着陆。林书岩的着舰稍显保守,下降率偏低,导致他错过了前两条拦阻索,但最终还是成功挂上了最后一条。王炜则和郑辉一样,完美地挂上了第二条索。
与此同时,塔台内,常浩南和毕奉春等人正通过望远镜观察着每一架飞机的降落过程。
当看到三架飞机全部安全着陆后,一众人不约而同地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电磁拦阻系统的表现很稳定嘛。”
常浩南突然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肯定。
“常院士,您怎么知道我们用的是电磁拦阻?”毕奉春惊讶地转过头,“我好像没跟您提过这个细节。”
作为一名普通的副师级干部,他对于常浩南的认识其实也大多来自于上级给出的有限介绍。
概括地说,就是知道是个猛的人,但是不知道具体猛在哪。
常浩南并没有放下望远镜,只是一笑:
“传统的液压拦阻系统会让飞机在减速过程中有明显的顿挫感,但从刚才三架飞机的减速曲线来看,力度非常均匀。这种平顺性只有电磁系统能做到。”
毕奉春眼中的惊讶更甚:“这您也能看出来?”
“略懂一二。”常浩南谦虚地说,“我看你们这套系统的表现,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了。”
“确实如此……”
毕奉春点点头,接着又补充道:
“虽然16号舰没有弹射器,拦阻储能大部分都只能浪费掉,但电磁拦阻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精确控制力度,对飞机和系统的损伤都更小……所以海军决定直接跳过传统的液压拦阻,采用这套电磁系统,从目前的测试数据来看,效果非常好。”
这个时候,旁边另一名军官也插进话来:
“因为福特号的建造工作延期,所以不出意外的话,16号应该会是全世界第一艘采用这项技术的航空母舰……”
控制明室里面顿时弥漫起一阵快活的空气。
……
停机坪上,地勤人员已经开始围着三架降落的飞机忙碌起来,飞行员们也陆续从座舱中爬出。
郑辉刚踏上地面,就看到了走过来的常浩南和毕奉春。
立刻立正敬礼:“报告首长,07号机完成任务归来!“
常浩南上前,按照惯例把一捧花束递到对方手里:“辛苦了,郑辉同志,任务完成得很出色。”
郑辉有些受宠若惊,但一时间又觉得有点别扭。
只好有些僵硬地回答道: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常院士。”
“走,一起去看看数据。”常浩南在前面带头,“我需要听听你们飞行员的直接感受。”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