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5章 战略误判(第一更,求订阅)
第2085章 战略误判(第一更,求订阅) (第1/2页)其实,并不仅仅只有澳大利亚军官意识到,鹞式战斗机的潜力。
事实上,从鹞式战斗机的诞生之初,就让许多热衷于化解机场危机的专家、学者们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鹞式战斗机在整个70年代赢得了世界航空界高度的关注,一系列如何充分应用鹞式垂直起飞、垂直降落的巨大优势的战术构思在航空军事领域大爆发。
军事专家们之所以会如此关注它,是因为在核战条件下,机场是最容易被摧毁的目标,为此,他们纷纷探索飞机在公路上起降,而其中又以瑞典最为典型——有近一半的公路可以作为飞机的跑道起降战斗机。
但即便是如此,也没有脱离跑道,只有鹞式战斗机,可以真正意义上脱离机场。
从来没有一款战斗机可以像鹞式那样,只要给它一块面积15米*15米质地坚硬的地面,它就能脱离动辄一、二千米长的跑道,轻轻松松的就地起飞再灵活自如的就地降落。
“最重要的还是海上,它最大的作用还是在海上。”
在海军舰政处,周书楠指着面前的挂图说道:
“我们一共就只有三艘航空母舰,未来还会有四艘“苏伊士级”两栖攻击舰,即便是在战时,将四艘两栖攻击舰全都改成轻型航母,全都配上鹞式战斗机,也不能满足对航空母舰数量上的需求,我们需要考虑后备舰队。”
他的话音刚落,杨上青就说道:
“数量需求?如果三艘航母全部集结的话,舰队机超过220架,其中F2和F4战斗机就超过100架,再加上四艘的两栖攻击舰,按照每艘16架计算,差不多就是64架,不少国家所有的固定翼战斗机,都没有这么多。
一般的国家,甚至都不需要两栖舰,只需要三艘航母,就可以压着打了,毕竟,空战不是单打独斗,是体系作战。”
不断的胜利让SEA军方内部是极其自信的,当然,在另一方面,他们同样也有很高的危机意识,就像现在,作为舰船工程师的周书楠所看到的就是危机,
“你说的没错。三艘航空母打击的小国是够了,可要是中等以上的国家呢?现在很多国家都有上千架飞机,仅仅只靠一百多架飞机,怎么与他们作战?”
面对周书楠的反问,杨上青问道:
“那后备舰队,也不能把航母在那里后备吧!”
“是不可能,但也不是不可能!”
周书楠掀开一张挂图说道:
“滚装船。”
“什么?滚装船?”
杨上青不由的一愣,对于滚装船他并不陌生,毕竟,当年他大学刚毕业那会,就参与过滚装船的建造。这一概念起源于军用坦克或车辆登陆艇。世界上第一艘滚装船是五三年太平船舶建造的“晨星”号。船的两舷及船尾均有开口,共有5个跳板,供车辆上下船。
滚装船在SEA内部的海上航线应用也很多,在各个轮渡口岸都有广泛的应用。
但是真正使用最广泛的还是汽车运输,它几乎是为SEA汽车工业“量身定制”的的远洋汽车运输船。而SEA的汽车工业正是靠着滚装船,将汽车运往全世界各地。
所以滚装船的发展几乎伴随着SEA汽车工业的发展。
“对,就是滚装船,截止到现在,国内各大航运公司拥有超过50艘滚装船,那些滚装船,内部空间大、装载能力强,用于军用运输时具备很强的投送能力,它的内部设有坡道,可以直接使用车辆运输物资至顶层甲板,而且内部设有多层通风系统,可以确保内部通风。”
周书楠指着滚装船的图样继续说道:
“而且因为其是运输汽车,所以火灾防控系统在设计时就已经加以考虑,所以,舱室内防火系统远远优于普通船舶。这些舱室内可以携带燃料、弹药也可以充当的人员住宅,与此同时……”
他的手指着顶层甲板说道:
“你看它的甲板宽度非常大,而且平直,完全没有任何遮挡,我们完全可以使用它起降鹞式战斗机,当然,这需要对其甲板进行加固,同时还需要在飞行区域加装耐燃灼钢板,当然,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在其顶层甲板上加装滑行跑道,这样一来,海军就等于多拥有几十艘航空母舰——前提是如果有必要的话。”
在说出这一构想的时候,周书楠的目光中充满了期待。
听着周书楠的介绍,杨上青指着图样说道:
“这个构想似乎不错,但是你也要注意到一点,就是滚装船的结构强度和抗沉性较差。这是一个不可克服的大问题。”
“是的,你说的没错,但是我们必须要注定到,它的潜力,在战争时期,我们可以将它与鹞式战斗机结合在一起,从而构成我们的后备航母力量,当然,相对应的,我们需要制定新的建造标准,比如对其舱室甲板进行加固,要求其可以运输大件重载货物,滚装船不仅可以充满航空母舰,而且还可以运输坦克、装甲车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