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意识形态的新玩法
第44章:意识形态的新玩法 (第1/2页)与此同时,鹿门山中。
王粲则洒脱的向庞德公、司马徽等人辞行。
只见王粲轻蔑一笑道:
“刘景升外宽内忌,我若不走,其必杀我。”
闻听此言,庞德公不禁无奈一笑。
确实,以司马徽在荆州的名望刘表未必会动,但杀个王粲的魄力还是有的。
以刘表的气度与秉性,恐怕已经暗示身边人动手了。
想到最近听说的风声,庞德公特意叮嘱道:
“一路小心,今日莫要归家,即刻启程吧。”
司马徽闻言亦是微微颔首,随即便将张松的落脚之地告诉他,并透露了张松的真实身份。
说来也巧,张松隐藏的本来挺好的。
但他偏偏被襄阳的辩经所吸引,在此地逗留时参与了几场公开集会。
而司马徽的门生弟子之中尹默、李仁两人俱都出身益州士族,便认出了他。
司马徽得知之后并没有声张,反而帮助张松掩饰起来,令张松颇为感激。
一直默然在旁侍立的庞统见状终于也忍不住开口向庞德公表露心意。
毕竟不止王粲对知行书院好奇,庞统也对那个传说中的儒林圣地十分倾慕。
尤其是《知行录》中向魏哲问道的司马懿、诸葛亮、周瑜、法正四人,庞统更是颇为不服,认为自家若能得逢盛会必然不输这四人。
见庞统心意已定,庞德公轻叹一声也不再劝,只是感慨道:
“我等老了,邺城一时是去不得了。”
“尔等若是有机会拜见魏公,记得帮我等问候一声。”
司马徽的心态倒是要比庞德公洒脱:
“听闻知行书院有卧龙、凤雏二人最为出色,今日尔等将行邺城,我倒是有个别号可以赠你二人!”
说着司马徽便看向王粲,笑着调侃道:
“仲宣三论一出,即令襄阳群儒默然,当真威武霸气。”
“正所谓:虎啸山林,百兽噤声。”
“依我看,【乳虎】之名仲宣当之无愧!”
庞德公闻言深以为然,王粲亦是颇为满意,当即见礼致谢。
随即又见司马徽含笑看向庞统道:
“上古有神兽名曰鲲鹏;入水为鲲,出水为鹏。”
“今日士元离荆州水乡,当明鲲鹏之变,扶摇而上也!”
“以此观之,当为【幼鹏】无疑!”
庞统闻言顿时便朝司马徽一礼,感谢他的托举。
未几,随着庞统、王粲两人随张松悄然离去,王府果然有兵卒搜捕。
刘表在得知王粲畏罪潜逃之后心中虽然十分恼怒,但顾忌礼贤下士的名声,终究没有下令在荆州全境公开搜捕,只能恨恨作罢。
然而他却是不知,这次前往邺城的荆州求学团并不只有王粲。
除了庞统之外,马氏的马康,桓氏的桓阶,杨氏的杨仪、习氏的习珍、黄氏的黄元,也都通过各自的渠道悄然离开荆州,前往邺城游学。
而这其中最特殊的则要属习珍、黄元两人了。
这两人之中,前者乃是出身于襄阳习氏,在荆州树大根深。
与习氏相比,蔡、蒯两家其实都算底蕴浅薄的。
要知道襄阳岘山南岸的习家池,便是光武帝时襄阳侯习郁所修筑。
也正是从习郁开始,习氏子孙代代皆有人出仕,官宦满庭。
论官职或许习氏没有荆州黄氏耀眼,但是论本土根基习氏却非他人能比。
没办法,谁让他家从光武帝刘秀开始就没断过传承,世代都有人为官呢。
就说眼下,在荆州各郡担任诸如县令、县尉、主簿、郡功曹的习氏子弟便有习询、习竺、习蔼、习温、习宇、习祯、习忠、习隆、习嘏等人,文武皆有。
至于黄元的情况则与习珍不同,他出身于江夏安陆黄氏。
就是那个出了尚书令黄香、司徒黄琼、太尉黄琬,门第直追弘农杨氏和汝南袁氏的江夏黄氏,而他家也是荆州门第最高的士族。
事实上,江夏郡荆州内部就处于半独立的地位。
江夏太守黄祖便好似刘表麾下的诸侯一样,拥有极大的自主权。
不过襄阳这边的黄承彦所属的则是南郡黄氏一脉。
南郡黄氏虽不如江夏黄氏兴盛,但相比于从本朝后期才开始发迹的江夏黄氏,南郡黄氏的底蕴更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