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红楼帝业 > 第303章 袁易献策,二圣惊艳

第303章 袁易献策,二圣惊艳

第303章 袁易献策,二圣惊艳 (第1/2页)

六月十五这日,乃是袁易往畅春园行“朔望之礼”的日子。
  
  天色未明,郡公府内宅已是灯火通明。丫鬟、宫女、仆妇穿梭往来,步履轻盈;典仪、护卫、亲兵早早待命。
  
  袁易身着石青色郡公朝服,腰系朝带,头戴朝冠,更显得气度不凡。元春穿戴郡公夫人冠帔,仪态万方,端庄凝重。
  
  夫妇二人一同登上郡公规格的马车,后随元春专属的夫人宝车,略小些却更显精致,另有典仪、护卫、亲兵等多人随行。
  
  车驾出了宁荣街,往西郊畅春园而去。
  
  此时天色已明,街巷却显寂静,马蹄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声响,与车辕吱呀之声相应和。
  
  行至半路,天色愈发阴沉。元春轻掀窗帘,见窗外乌云四合,晨光晦暗,不由忧道:“瞧这天色,只怕又要下雨了。”
  
  袁易点了点头,却未开口说话。他正在思索着今日就直隶水灾献策之事,眉宇间带着几分凝重。
  
  又过了两刻钟,车驾已至畅春园外。果然天公不作美,淅淅沥沥下起雨来。这雨虽不是倾盆之势,却也不是绵绵细雨,打在车顶上噼啪作响。
  
  郡公车驾与郡公夫人宝车,并排停在了大宫门外广场。袁易携元春下了郡公车驾,见眼前的大宫门气势恢宏,在雨中更显威严,天子禁军守卫,虽下着雨,却纷纷肃立,尽显天家气象。
  
  丫鬟抱琴撑伞护着元春坐进旁边的夫人宝车。这宝车往大西门而去,元春要直接去凝春堂向皇太后请安。临行前,她回头望了袁易一眼,目光中满是关切。
  
  袁易自己撑着一把青布伞,冒雨进了大宫门,来至澹宁居,在廊下静候泰顺帝召见。
  
  檐前雨帘如织,院中积水成洼,几株芭蕉被雨水洗得翠绿欲滴,假山石上的青苔更显苍润。
  
  袁易兀自立在廊下,朝服下摆已被飘雨打湿,他却浑然不觉,只凝神静候。
  
  过了没多久,忽见一乘明黄亮轿乘舆缓缓行来。这乘舆八人抬着,金顶黄盖,四周垂着明黄绉绸帷幔。左右太监侍卫护卫,伞盖如云,仪仗森严。
  
  乘舆旁还随着三位王公大臣,分别是忠怡亲王袁祥、大学士兼南书房行走傅齐、户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兼南书房行走汪廷玉。
  
  袁易见状,不假思索便步入雨中,快步趋至乘舆前,不顾满地积水,当即跪下行礼:“儿臣袁易,恭请父皇圣安!”
  
  泰顺帝在乘舆中看得分明,见袁易跪在雨地里,朝服下摆顷刻浸透,心中甚是宽慰,温声道:“雨中何必行此大礼?快些起身,仔细淋坏了身子。”
  
  袁易谢恩起身,转向忠怡亲王躬身施礼:“侄儿给十三叔请安。”又向傅齐、汪廷玉两位重臣点头示意。这一连串动作如行云流水,既显天家气度,又不失臣子本分。
  
  忠怡亲王见他如此知礼,欣慰一笑,亲自接过内侍手中的油伞为他遮挡:“快撑伞罢,这般大雨,若着了凉,可不好了。”
  
  袁易躬身接过伞,自己撑着。
  
  泰顺帝在轿中微微颔首,对这个儿子的恭谨甚是满意,道:“朕要往清溪书屋见你皇祖父,你既来了,便随我们同去,正好向你皇祖父请安。”
  
  袁易恭声应诺:“儿臣遵旨。”遂随在乘舆之侧。
  
  一行人仪仗简从,出了澹宁居。
  
  泰顺帝坐在乘舆中,忠怡亲王、傅齐、汪廷玉、袁易步行随侍。
  
  雨中畅春园别有一番景致。曲径通幽,亭台隐现。荷花池中,雨打荷叶声声脆;竹林深处,风摇翠竹阵阵响。
  
  一行人逶迤行至园内东北隅的清溪书屋,这书屋四周依然是清溪环绕,雨中溪水潺潺,更添几分幽静。
  
  舆驾在门前停下,泰顺帝下了乘舆,整理衣冠,领着忠怡亲王、傅齐、汪廷玉、袁易几人入内。
  
  书屋之内,景宁帝正身着常服,戴着老花眼镜,翻看几本奏折。虽已年迈,仍显精神矍铄,目光如电。见几人进来,他放下奏折,凝神看着众人。
  
  泰顺帝率先上前行礼:“儿臣给父皇请安。”
  
  忠怡亲王随即叩拜:“儿臣袁祥,恭请父皇圣安。”
  
  袁易跟在后面,恭敬跪拜:“孙臣袁易,恭请皇祖父圣安。”
  
  傅齐、汪廷玉也都行了大礼。
  
  景宁帝含笑命众人起身,目光在袁易打湿的冠服上停留:“这般大雨,难为你还进园来请安。”
  
  袁易恭谨回道:“回皇祖父,父皇只叫孙臣朔望之礼进园请安,已是莫大体恤,岂敢再因雨废礼,况且今日原是来到园外时才下的雨。”
  
  景宁帝点了点头,旋即赐座。泰顺帝恭谨坐了,忠怡亲王、汪廷玉、傅齐等人也在杌子上坐下,袁易虽是皇子郡公,终究年轻,又是晚辈,于是侍立一旁。
  
  景宁帝端坐,眉宇间透出一代雄主的威严,对泰顺帝道:“朕方才细阅水患奏折,见文安、霸州、大城等州县灾情紧急,百姓流离失所,故而急着召你们来,且说说议了什么章程。”
  
  泰顺帝忙将今早御前会议所议救灾章程逐一奏明,包括了开仓放粮,拨发库银赈济灾民,命地方官设立粥厂、收容流民,等等。
  
  景宁帝凝神听完,颔首道:“前年直隶水患,皇帝便救灾甚好,今年直隶水患,有你这位皇帝料理,朕放心。”说着轻叹一声,“只是这直隶水患年复一年,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就在这时,袁易抓住时机,躬身道:“皇祖父、父皇,臣斗胆,关于此番水患,臣有话要奏。”
  
  这一声引得满室目光齐聚。景宁帝、泰顺帝、忠怡亲王、傅齐、汪廷玉纷纷看向了袁易。见袁易立在晨光里,身姿挺拔如松,虽年纪尚轻,眉宇间自有一股沉稳气度,而一身尚带雨渍的冠服,非但不显狼狈,反倒更衬得气度不凡了。
  
  泰顺帝眉头微蹙。这般军国大事的场合,袁易这个年轻皇子贸然插话,有失体统。转念想起泰顺元年那场水患,正是这个儿子献了几条策略,尤其是建议以“寓赈于工”为赈济首务,既安置了流民,又修葺了河堤,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想到此处,泰顺帝的眉头便舒展开来,只静观其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