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袁易献策,二圣惊艳
第303章 袁易献策,二圣惊艳 (第2/2页)景宁帝略怔了怔,好奇道:“哦?难道你另有章程要奏?”
袁易这才上前一步,郑重道:“回皇祖父,孙臣连日观察天象,又查阅历年水志,发现此番直隶强降雨实属罕见。而永定河、子牙河等河流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河道淤积严重,排水能力不足。”
他顿了顿,继续道:“因而,孙臣推测,今夏直隶水灾之严重,或远超目前所报,后续灾情恐将持续扩大。除顺天府外,保定、河间、天津等府恐也将受灾严重,届时诸多州县都将沦为泽国。”
傅齐不禁插话:“四皇子此言是否过于危言耸听?老臣所见奏报,灾情尚在可控之内。”
袁易不慌不忙,从容应对:“傅中堂明鉴。我查阅历年水志,似近日这般连降暴雨的情形,已是多年未见。泰顺元年,直隶水患严重,而如今雨势较之泰顺元年,还要严重得多。”
景宁帝眉头深锁,看向泰顺帝。
泰顺帝会意,欠身道:“易儿所言这种情况,确有可能。”
景宁帝重新看向袁易,目光如炬:“易儿,若真如你所言,后续灾情持续扩大,今夏直隶水灾甚是严重,又当如何应对?”
袁易神色郑重:“回皇祖父,孙臣愚见,除应急救灾、稳定民心,该当进行系统改革,方是长治久安之策。”
泰顺帝素来锐意革新,闻得“系统改革”四字,顿时目光炯炯,不待景宁帝开口,便急着问道:“哦?如何系统改革?你且细细道来。”
袁易抬眸与泰顺帝对视了一眼,又转而瞥了眼端坐在宝座上的景宁帝,随即从容奏对,声如金玉,字字铿锵:
“直隶地方向来旱涝无备,皆因水患未除,水利未兴所致。臣斗胆以为,当全流域疏浚永定河、子牙河,开挖减河分洪,新建水利枢纽,并将水退后的淤积沃土划为官屯,招募灾民大规模屯田,种植水稻。如此治水、屯田、安民三策并举,更可趁机整饬吏治,推行新政,构建京畿水患长效治理之机制。”
他略顿一顿,见众人凝神静听,连侍立一旁的太监都屏住了呼吸,继续道:“如此一来,非但能降低直隶水患频率,亦能提升京畿粮食自给。另则,为免掣肘,可命一员或两员王公大臣总理京畿水利营田事务,最好特设水利营田府,专司其职。”
这番话如石破天惊,在座众人无不震动。须知这时代水利实乃国本,景宁帝、泰顺帝、忠怡亲王皆通晓政务,傅齐、汪廷玉则皆是经验丰富的朝中重臣,五人听罢袁易这番奏对,不约而同眼前一亮,甚至都感到了惊艳!
景宁帝伸手抚了抚须,泰顺帝则不禁身子前倾,忠怡亲王垂落的一只手轻轻攥成了拳头,傅齐与汪廷玉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惊奇之色,汪廷玉忙收回了目光,重新变得沉稳平静。
景宁帝缓缓点头,转向泰顺帝:“皇帝以为易儿此策如何?”
泰顺帝略一沉思,道:“回父皇,易儿虽年轻,然前年直隶水患时,他便提出了救灾之策,皆采纳了,尤其是寓赈于工之策,颇有成效,可见他在这方面倒也有些才能。”
他顿了顿,转头瞥了眼袁易,目光中流露出赞许,又继续对景宁帝道:“儿臣听他今日所奏,以为堪称良策。这治水、屯田、安民三策并举,既解眼前之困,又谋长远之利,实在难得。”
景宁帝抚须沉思片刻,对泰顺帝问道:“皇帝以为,可命何人总理京畿水利营田事务?”
泰顺帝的目光下意识投向袁易,略作迟疑,便对景宁帝决然道:“父皇以为,易儿担此重任如何?”
此言一出,傅齐、汪廷玉俱是震惊。
傅齐忍不住开口道:“圣上,四皇子天资聪颖,人所共知。只是这京畿水利营田事务,关系重大国计民生,非比寻常。四皇子尚且年轻,恐怕不足以担此重任。”
景宁帝看向汪廷玉:“汪廷玉,你以为呢?”
汪廷玉略一迟疑,谨慎道:“四皇子才略非凡,然傅大人所言亦有道理。这水利营田之事,工程浩大,事务繁冗,需得老成持重之臣方可胜任。”
泰顺帝不以为然,见景宁帝陷入了犹豫,对傅齐、汪廷玉道:“你二人所虑,朕岂能不知?然易儿虽年少,其才能已屡经证实,且此番治水之策本就是他率先提出。”
事实上,还有一个原因,泰顺帝不便明说。那便是,袁易归宗已一个月了,这一个月袁易一直闲着,泰顺帝一直没安排他进入朝堂担任职务,盖因要为他安排合适职位并不容易,既需权衡朝局,也需符合其皇子郡公的身份。
而现在,泰顺帝当机立断,认为总理京畿水利营田事务,便是一个很适合袁易的职位。首先,这符合袁易皇子郡公的身份。再者,袁易办好了这般民生大事,对袁易的名声甚是有利,对泰顺帝这个父皇亦有利。袁易归宗前,虽担任了三回钦差,却得了个“酷吏”的恶名,可借此机会让他在朝堂及民间树立贤名。
景宁帝听完泰顺帝之言,看向忠怡亲王:“老十三,你以为呢?”
忠怡亲王与泰顺帝对视一眼,随即恭声道:“儿臣以为,易哥儿可担此重任!”
袁易恭立一旁,面色平静,心中却是波澜起伏。原本在他想来,此番若能协理京畿水利营田事务,已甚好了。而现在,泰顺帝竟意欲让他总理这般民生大事,连忠怡亲王都对他有信心。
他深知这是个好机会,若能把握住,既能一展抱负,为天下苍生谋福,对自己的前程也甚是有利。但同时他也明白,这般重任,朝中必有非议。眼下,连傅齐、汪廷玉这两位重臣都有非议。
景宁帝又看向袁易,陷入了沉思。
书屋之内,一时寂静下来,唯闻窗外雨声,淅淅沥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