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浓眉大眼的也叛变了
第460章 浓眉大眼的也叛变了 (第2/2页)原来是李己帮了忙。
这下不意外了。
高拱记得李己的履历,这位兵科资深给事中确实在很多基层岗位待过,多次被派遣清军巡边,对基层军务十分的了解,所以才能提出如此老辣成熟的修改意见。
只是六科不是和中书门下五房关系不睦吗?
宋纁能驱使六科给事中帮着做事,这份能力是相当可以了。
高拱看向赵贞吉,有这样的兵房主司,赵贞吉如虎添翼。
赵贞吉捋须笑道:“原来如此!老夫初看摘要风格,就觉犀利老辣,颇合李给事中笔锋。宋主司襟怀坦荡,举贤不避,甚好!此议甚妥!”
高拱说道:
“宋主司所言有理。李给事中精熟军务,勇于任事,此番确有大功。”
“这份摘要就将李己张书二人的名字署在前面。”
——
摘要连同李如松原疏的精华部分一同呈至御前,隆庆皇帝仔细翻阅。那清晰明了的架构、切中时弊的指正,让他露出满意的表情。
隆庆皇帝突然想到了先帝朝的事情。
那年庚戌之变,俺答打到京师,距离京师城门只剩下几十里。
那时候父皇召集群臣商议军策,群臣唯唯,只有赵贞吉挺身而出,请命出城去整顿京营抗敌。
隆庆皇帝犹记得,多少重臣都提出要离开京师,甚至还有迁都南京之议的。
自己的父皇,享国三十多年,虽有平定东南之功,但是耗费国力无数才取胜。
而自己在位才六年,北定俺答,南灭三土司之乱,朝鲜倭国俯首帖耳,东北女真仓皇逃入长白山中。
此外,自己父皇威权并用,也避免不了臣下欺瞒,连京师的京营都指挥不动。
可自己呢?
全国的兵力部署都准时送到御案之前,京营新军如臂使指,这边李如松进策整军,那边内阁和中书门下五房就已经将要点摘要出来,提出了修改建议。
什么叫做圣天子垂拱而治?!
单论军事上的功绩,自己就远超在位三十多年的父皇了!
这份成绩,就连成祖也不遑多让了!
皇帝心情大好,在一旁的司礼监掌印冯保一眼就看出来了。
“陛下,照准内阁奏议吗?”
隆庆皇帝拿起朱笔,写下一个准字。
然后又在李如松、李己、张书、宋纁以及兵房几名官员的名字上勾圈。
冯保立刻明白了皇帝的意思问道:
“陛下是要赏赐这几位?”
隆庆皇帝点头,冯保立刻接过名单,开始草拟赏赐。
——
次日。
李如松的奏议通过,李己张书和中书门下兵房官员得到皇帝奖励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六科。
当严用和听到消息,他正端着茶碗,闻言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茶水都溅出几滴。
原来你李己这浓眉大眼的也是叛徒?
就在这个时候,李己和张书踏入六科廊。
李己本来今天不想来的。
一是连续加班,看了整整四天的奏疏,脑力体力消耗巨大。
二是知道内阁让自己署名第一,和中书门下兵房并列,李己不知道要如何面对六科同僚。
可坏就坏在李己到任六科之后从没有请过假,以前就是抱病也要坚持上班。
这会儿请假,实在是太明显了,反而显得自己心虚。
李己总算是明白严用和的高明了,如果换做是严用和,此时早就请假在家躺着了。
果不其然,李己和张书迈入六科后,众同僚看向他们的眼神复杂。
就在这个时候,行人司的官员又来到了六科,宣读了皇帝嘉奖的圣旨。
当宣旨的行人念道:
“李己、张书职在谏诤,然不以异见废公义,于通政司穷一日之功,逐页批驳,指陈利弊,尽言官拾遗补阙之责。”
这时候李己已经后悔自己今天没请假了。
紧接着这位行人又念道:
“兵房主司宋纁虚怀若谷,采六科之卓识,融总参之实务,删繁就简,撰成纲要,彰内朝同心戮力之风。”
“总参谋部虚衷纳谏,中书门下五房克尽枢纽,六科亦弃成见而佐国是,俾军制革新得趋完善。”
这下子张书也绷不住了。
这不是等于是说,自己和总参谋部、中书门下五房联手,共同完成了这次军令改革?
宣旨的行人又宣读了对两人的嘉奖,赐金元十枚,叙功上等,赏俸禄半年。
等到宣旨的行人离开之后,李己回头看向同僚,平日里伶俐的嘴也有些结巴,他张口说道:
“诸位,听我解释。”
这时候严用和走过来,对着李己说道:
“几日前,李给事中说谁是中书门下五房门下走狗的?”
李己脸涨得通红,他没想到严用和竟然这么记仇,当日自己随口一说,竟然被他记到今日才发难。
严用和这么一说,在场的给事中们都哄笑起来。
脸皮薄的张书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
李己涨红脸说道:
“吾等六科给事中,最重要的就是监督把事情办成了,如今军令改革在吾等纠劾下完成,乃是为了公义!”
说完这些,李己就后悔了。
这不是当日严用和反驳自己的话?
严用和脸上浮现出笑容,但是这一次他没有乘胜追击,而是拱手道:
“李给事中高义!”
这下剩下的几位给事中再也绷不住了,纷纷大笑起来。
李己涨红脸,最后还是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同僚的嘲笑固然可恶,但是这次的收获实在是太香了!
皇帝特旨嘉奖,这些赏赐虽然丰厚,但是最重要的是给皇帝和内阁留下了精通军务的印象。
科道官员最重要的就是名望,一旦养足了声望,升迁就和火箭一样。
大明军改在即,朝廷总要平衡文武,自己一个懂得军务的进士文官,自然是前途远大。
也正是如此,只有资历最深的严用和当面嘲讽自己,其他给事中顶多就是跟着笑笑。
可自己苏党走狗的名头,这下是摘不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