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地下实验室(1)
第30章 地下实验室(1) (第2/2页)信息流持续了约十分钟,然后逐渐减弱,晶体重新回到休眠状态。当林暮秋终于断开连接时,发现自己已经精疲力竭,浑身被汗水浸透。
“你还好吗?”李教授关切地问,递给他一杯水。
林暮秋点头,声音有些虚弱:“从未经历过这样的信息量。。。太多了,需要时间消化。”
在简短休息后,他尝试向团队描述所见所感。技术人员迅速记录和整理这些信息,同时与已知资料交叉验证。
“这些信息与我们从天观获取的数据高度一致,”古文字专家确认道,“但更加详细和系统化。尤其是关于节点位置的描述,为我们提供了几个新的搜索目标。”
李教授特别关注林暮秋提到的古代文明衰落原因:“你说他们最终因为能量网络失控而灭亡?能详细说说吗?”
林暮秋努力回忆晶体传递的信息:“不是简单的技术故障,而是一系列决策错误。他们开始将网络用于控制气候和地质活动,试图创造理想环境。但自然系统比他们想象的复杂得多,局部干预引发了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全球性的能量紊乱和灾难。”
他停顿片刻,然后补充:“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些信息似乎是古代文明末期的幸存者特意留下的警告和指导,希望未来的人类能从他们的错误中学习。”
会议持续到深夜,团队不断分析新信息,调整研究计划。最终决定,未来几天将继续尝试与晶体建立更深入的连接,尝试提取更多细节。
接下来的一周,林暮秋每天都与晶体进行多次互动,每次都能获取新的信息片段。虽然过程消耗巨大,但收获丰厚——团队逐渐拼凑出了一幅关于古代龙脉网络的完整图景。
与此同时,海清能量风暴的影响继续扩大。天气异常、小规模地震和电磁干扰在整个青藏高原地区蔓延。虽然没有造成重大灾害,但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多国研究机构和媒体开始猜测这一现象的原因,一些靠近真相的理论甚至开始出现在学术讨论中。
第十天,一个意外的突破发生了。在常规连接过程中,晶体突然改变了反应模式,开始主动传输更集中的信息——关于一个被称为“中枢”的特殊节点的详细资料。
“中枢是整个网络的控制中心,”林暮秋向团队转述,眼睛仍闭着,维持与晶体的连接,“它不仅协调所有节点的活动,还存储了完整的网络数据和技术资料。古代文明的核心知识库就位于那里。”
“它在哪里?”李教授急切地问。
林暮秋的表情变得复杂:“信息很模糊。。。似乎是故意的。晶体只提供了一些隐晦的线索和符号,而非具体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