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常朝决意!
第八十二章 常朝决意! (第2/2页)读书三年,顾廷烨甚至考上了秀才,足以证明这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孩子。
要是真论及顾氏传承,还是得落到二郎的头上。
该卖江昭人情的时候,还是得适当卖一卖人情。
军方二把手顾偃开,赞成!
“老臣以为,或可一试。”内阁大学士文彦博走出一步,表了态。
从理论上讲,现下的确是掣肘西夏、吐蕃的好时机。
以大周的国力,也输得起。
一文一武,相继表态。
忠敬候郑老将军一步踏出,适当斟酌了言语,说道:“陕西边军二十余万,事关国祚,江运使并无统兵经验,怕是不可孤注一掷。”
忠敬候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边疆之地,常有驻兵,多达二十余万。
但这些驻兵事关国祚,一旦瓦解,大周不说亡国,起码也得重创。
江昭意欲拓土,这是好事。
但,他说到底还是没有统兵经验。
那二十余万军队,最好还是不要让江昭统领。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赵祯沉吟,罢了罢手。
忠敬候这话,他早就有过考量。
英国公一步迈出:“老臣以为,可以一试。”
奏疏的事情,他是最先知道的人之一,早就表过态度。
不一会儿,几位内阁大学士也相继表态,都没有阻拦之意。
作为文官正统出身,江昭主导边疆事宜,这对于文官来说是好事。
相比起武将掌兵,肯定是江昭负责边疆事宜要好上一些。
零零散散,文武双方的大人物都表了态。
赵祯满意的点了点头。
从《平戎策》上奏的那一刻,他就已经有了边疆动兵的意思。
反正,以稳为主,吐蕃、西夏都有内乱。
要是真的成了,史书之上,他的功绩可就又多了一项!
“着令,转运使江昭,领陕西路经略司机宜文字,可自行征兵建营,抵御边疆。”
陕西路经略司机宜文字,这是军中核心职务之一。
话越简单,限制越少,支持也就越大。
自行征兵一事,以往也有先例,范文正就曾特意征召一州民兵近两万余。
赵祯的意思,赫然是要适当观望一二。
让江昭自行征召士兵,试一试统兵效果,奏疏内容是否能运用出来。
要是真有成效,甚至可开疆拓土,一封旨意下去,常驻陕西的士卒自然听从江昭指挥。
要是效果不行,那也有陕西士卒兜底,边疆不至于动乱。
几句话的背后,还隐含了粮草的支持。
哪怕不能动陕西常驻士兵,陕西一路特意征召几万士卒,也根本不是问题。
上报上来多少,就支持多少粮草。
要说为什么,或许这就是文官领兵的好处。
本来,文官掌兵就相对受到优待。
更遑论,那人是江昭?
皇帝一言,定下了结果。
既免去了某些人的担忧,也起到了决策效果。
文武百官,齐齐一礼:“陛下圣明!”
……
马球会。
几位纨绔子弟知晓了江昭特意书信一封,希望顾廷烨要去边疆相助的事情,不免一讶。
这是什么待遇?
“不是,凭什么啊?”有纨绔子弟不解。
都是从小玩到大,一起纨绔没本事。
这顾廷烨,怎么就一下子支棱起来了?
再说,顾廷烨能相助些什么?
“就凭我认识江子川!”
顾廷烨爽朗一笑,丢了球杖,大步往外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