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天狼诀2 > 第六十三章爱卿我要的是人才不要美女

第六十三章爱卿我要的是人才不要美女

第六十三章爱卿我要的是人才不要美女 (第2/2页)

李新宇在阅卷时,一眼就看中了张九幽的答卷。那字迹虽不华丽,却字字恳切,提出的“设监察巡按,三年一考,实绩与俸禄挂钩”等建议,正是他心中所想。
  
  除了张九幽,此次制科还涌现出不少人才。有个叫王琚的考生,在“边策”一题中提出“以夷制夷”的策略,主张联合回纥、奚族共同对抗突厥,见解独到;还有个叫王毛仲的武将之子,虽出身将门,却毫无骄气,在“军制”策中提出改革府兵制,建立常备军,得到兵部尚书的赞赏。
  
  放榜那日,曲江池畔人山人海。当张九幽看到自己的名字排在榜首时,激动得泪流满面。王翰、王琚等人也纷纷找到自己的名字,互相道贺。
  
  而崔承业看着榜单上那些陌生的寒门姓氏,气得浑身发抖:“一群土鸡瓦狗,也配登堂入室?”
  
  他的门生悄悄劝道:“侍郎,这些人虽一时得意,却无根基,迟早会被咱们排挤出去。”
  
  崔承业冷笑:“走着瞧。”
  
  李新宇在御书房召见了制科前十名。他让内侍搬来几案,与众人围坐在一起,像朋友般交谈。
  
  “张九幽,”李新宇笑道,“你在答卷中说要设监察巡按,朕准了。你就去做第一任江南道巡按,如何?”
  
  张九幽起身行礼:“臣遵旨!只是臣年轻识浅……”
  
  “年轻不是问题,”李新宇打断他,“朕比你大不了几岁,不也坐在这个位置上?朕给你尚方宝剑,若遇贪官污吏,先斩后奏!”
  
  张九幽眼中燃起火焰:“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王琚被任命为朔方军参军,辅佐节度使防御突厥;王毛仲则进入禁军,负责训练新兵。这些寒门士子,如同新鲜血液,开始注入大唐的肌体。
  
  然而,世家大族的反扑也随之而来。崔承业联合陇西李氏、荥阳郑氏等几家,上奏说这些寒门士子“骤登高位,恐难服众”,请求皇帝“循旧制,以世家子弟填补要职”。
  
  李新宇将奏折扔在地上:“服众?靠的是实绩,不是门第!张嘉贞治漕运初见成效,张九幽在江南弹劾了三名贪官,王琚在朔方打退了突厥的小规模袭扰,他们哪个不比那些只会空谈的世家子弟强?”
  
  他当即下旨,将崔承业贬为虢州刺史,调离长安。这道旨意震动朝野,人们终于明白,这位新帝求贤的决心,绝非一时兴起。
  
  第四章外患骤起,才尽其用
  
  崔承业被贬后,朝堂上的保守势力虽有所收敛,但暗流仍在。就在此时,漠北的突厥突然南下,攻破了西受降城,掳走百姓数千人。消息传到长安,朝野震动。
  
  早朝上,兵部尚书郭元振奏道:“突厥可汗默啜趁我军换防之际突袭,西受降城守将战死,现需即刻派兵增援。”
  
  “派谁去?”李新宇问道。
  
  殿内一片沉默。老将多已年迈,年轻将领中,世家出身的要么怯战,要么缺乏实战经验。
  
  就在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陛下,臣愿往!”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左武卫中郎将薛讷出列。薛讷是名将薛仁贵之子,却因不善钻营,多年来一直郁郁不得志。
  
  郭元振皱眉:“薛将军虽勇,然突厥此次来势汹汹,恐非一人之力可挡。”
  
  李新宇却看着薛讷:“薛卿有何破敌之策?”
  
  薛讷朗声道:“突厥虽勇,却不善攻城。臣愿领兵五万,先据守中受降城,再派轻骑袭扰其粮道,待其疲惫,再以主力决战。”他还详细分析了突厥的兵力部署、粮草补给路线,条理分明。
  
  李新宇点头:“好!朕便给你五万精兵,再派王琚为参军,辅佐你谋划。”
  
  王琚上前一步:“臣遵旨!臣已查知默啜的粮草囤积在漠北的郁督军山,可派一支奇兵前往焚毁。”
  
  李新宇看向两人:“军中之事,全由你们决断。朕只有一个要求——少杀伤,多擒获,那些被掳走的百姓,要尽可能救回来。”
  
  薛讷与王琚领命而去。消息传到突厥,默啜听说唐朝派的是“无名之将”薛讷,不禁嗤笑:“唐朝无人了吗?竟派个竖子来送死!”
  
  然而,他很快就笑不出来了。薛讷治军严明,士兵们奋勇争先;王琚则利用熟悉突厥地形的回纥向导,成功焚毁了郁督军山的粮仓。默啜大军粮草断绝,军心涣散,被薛讷在诺真水一带打得大败,不仅退回漠北,还被迫放回了所有掳走的百姓。
  
  捷报传回长安,李新宇亲自到城外迎接大军。当薛讷带着浑身是伤的士兵们走过朱雀大街时,百姓们夹道欢呼,抛洒鲜花。
  
  “薛将军辛苦了!”李新宇握住薛讷的手,只见他手上布满伤痕,甲胄上还沾着血迹。
  
  薛讷躬身道:“此乃臣分内之事,全赖陛下信任,将士用命。”
  
  李新宇看向一旁的王琚:“王参军,你在军中献策有功,朕升你为朔方军副使。”
  
  王琚忙道:“臣不敢居功,都是薛将军指挥得当。”
  
  李新宇哈哈大笑:“好!有你们这对将相,何愁突厥不灭!”
  
  就在北方战事平息之际,江南道传来消息:洪州、饶州等地爆发瘟疫,死者甚众。张九幽紧急上奏,请求朝廷派医官、拨药材。
  
  李新宇当即召来太医院院判:“朕要你选派十名最好的医官,带上所有能找到的药材,即刻赶往江南。”
  
  院判面露难色:“陛下,太医院的药材储备本就不多,若尽数调走,宫中……”
  
  “宫中御医自有办法,”李新宇打断他,“百姓的命,比什么都重要!”他又看向户部,“拨内库钱二百万缗,用于购买药材、掩埋死者。”
  
  张九幽在江南接到医官和药材后,立刻组织防疫。他亲自带着医官到疫区巡查,烧毁疫区的衣物被褥,设立隔离点,还根据当地老中医的建议,用艾草、苍术熏蒸房屋,效果显著。
  
  一个月后,瘟疫得到控制。饶州百姓为了感谢张九幽,在城外建了一座生祠,四时供奉。
  
  消息传到长安,李新宇欣慰不已。他在朝会上说:“张九幽出身寒微,却能以民为重,这才是朕要的人才!反观有些世家子弟,占据高位却尸位素餐,难道不觉得惭愧吗?”
  
  那些原本对寒门士子颇有微词的大臣,此刻都低下了头。
  
  随着内政渐稳,边疆安宁,李新宇开始将目光投向丝绸之路。自贞观年间以来,丝绸之路虽日益繁荣,但沿途盗匪横行,各国商人常遭劫掠。
  
  “朕想在丝绸之路沿途设立驿站,”李新宇在朝会上提出,“每百里设一驿,配备驿兵,保护商旅安全。再在龟兹、疏勒等重镇设立市舶司,管理贸易,征收商税。”
  
  西域都护府副都护郭虔瓘奏道:“陛下此策甚好,只是西域诸国杂处,恐有抵触。”
  
  李新宇看向刚从河西走廊考察回来的张嘉贞:“嘉贞,你怎么看?”
  
  张嘉贞上前道:“陛下,西域诸国虽多,然皆仰慕大唐天威。臣在河西时,曾与波斯商人交谈,他们说最希望能有安稳的营商环境。只要我朝能保证商路畅通,他们定会乐于服从管理。”
  
  “好!”李新宇当即拍板,“就由嘉贞负责此事,郭虔瓘配合。所需驿兵,从各地府兵中抽调;所需经费,从未来的商税中支出。”
  
  张嘉贞领命后,立刻赶往西域。他首先在河西走廊的张掖设立了第一个市舶司,任命熟悉西域事务的胡人翻译康拂毗延为市舶使。康拂毗延是波斯人,在张掖经商多年,为人公正,深受各族商人信任。
  
  在康拂毗延的协助下,市舶司很快步入正轨。他们制定了公平的商税税率,对丝绸、瓷器等大宗商品征收百分之十的税,对香料、珠宝等奢侈品征收百分之十五的税。同时,驿兵开始清剿沿途盗匪,短短半年,丝绸之路的治安便大为改观。
  
  波斯商人阿罗憾带着一支驼队来到长安,看到沿途的驿站和巡逻的驿兵,不禁感叹:“大唐皇帝真是英明!以前我们走这条路,要时刻提防盗匪,现在终于可以安心赶路了。”
  
  他在长安西市卖掉带来的香料,又采购了一批瓷器和丝绸,打算运回波斯。在市舶司办理手续时,他看到墙上贴着一张告示,上面写着:“凡在大唐境内经商满三年者,可申请定居,享受与唐人同等的待遇。”
  
  阿罗憾心中一动,找到市舶使:“我想定居长安,可以吗?”
  
  市舶使笑道:“当然可以。只要你遵守大唐律法,缴纳赋税,便可在长安安家落户。”
  
  阿罗憾当即决定定居长安。他在西市附近买了一处宅院,娶了一位汉族女子为妻,还开了一家波斯餐馆,生意十分红火。
  
  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长安。有天竺的僧人,在慈恩寺翻译佛经;有日本的留学生,在国子监学习儒家经典;还有大食的商人,带来了阿拉伯的天文历法。
  
  李新宇对这些外国人一视同仁,只要有才能,便予以重用。天竺僧人玄奘精通梵文,他便让玄奘主持译经馆;日本留学生吉备真备熟悉典章制度,他便任命吉备真备为秘书监,协助整理皇家典籍。
  
  有大臣进谏:“陛下,重用外族人,恐生祸患。”
  
  李新宇却道:“朕以诚信待之,何患之有?当年太宗皇帝重用突厥王子阿史那社尔,不也成就了一段佳话吗?”
  
  在李新宇的治理下,大唐日益繁荣。关中的粮仓堆满了粮食,长安的人口超过百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科举出身的寒门士子在朝堂上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与世家子弟相互制衡,吏治日渐清明。
  
  这年除夕,李新宇在大明宫宴请群臣。席间,他举杯道:“今日之盛世,非朕一人之功,乃众卿与天下贤才之力。朕愿与诸位共勉,不负苍生,不负社稷!”
  
  群臣纷纷举杯响应,殿内一片欢腾。张九幽看着御座上意气风发的皇帝,想起自己从岭南乡间走到长安朝堂的历程,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个时代,是属于那些有才华、有抱负的人的。
  
  宴罢,李新宇独自站在丹凤楼上,望着长安城的万家灯火。远处传来爆竹声,空气中弥漫着硫磺和饭菜的香气。他想起刚登基时的种种艰难,想起那些被他拒绝的美女,想起那些被他重用的寒门士子,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他要的,从来都不是后宫的三千佳丽,而是这万里江山的长治久安,是这天下百姓的安居乐业。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人才。
  
  “爱卿,”他仿佛听见自己对天下贤才说,“朕要的,始终是你们啊。”
  
  夜风吹过,带来远处寺庙的钟声,新的一年开始了。属于李新宇和他的人才们的盛世,才刚刚拉开序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