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撤军归京.铸新邦
第十六章撤军归京.铸新邦 (第1/2页)建炎十二年,初春。鸭绿江的冰面在日渐暖融的日头下,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裂开道道深褐色的缝隙,浑浊的江水在冰层下暗流涌动。宋帝国百万大军那如同钢铁森林般的营盘,依旧矗立在高句丽故都“国内城”的断壁残垣之外,旌旗猎猎,刀枪如林,散发着令人窒息的肃杀之气。南方地平线上,那片由王氏高丽“百万大军”营火组成的浩瀚光海,也并未退去,两股沉默的力量隔着一片死寂的荒原无声对峙,空气紧绷得如同拉满的弓弦,只待一丝火星。
开京,高丽王宫。沉重的宫门紧闭,隔绝了外界,却隔绝不了那如同实质般从北方弥漫而来的、令人骨髓都冻结的恐怖威压。殿内,炭火烧得噼啪作响,却驱不散那股深入骨髓的寒意。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绝望的沉寂,只有压抑的、粗重的喘息声此起彼伏。
高丽王王楷瘫坐在冰冷的王座上,那身象征王权的明黄袍服,此刻却如同沉重的枷锁,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他脸色灰败,眼窝深陷,短短数日,仿佛苍老了十岁。手中紧攥着那份来自北方的、措辞如同冰锥般冷酷的最后通牒,薄薄的绢帛重逾千斤,几乎要将他压垮。
“自缚双手…跪行百里…请降…永世称臣纳贡…”王楷的声音嘶哑干涩,如同砂纸摩擦,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喉咙里硬生生抠出来,带着血沫。“敢说半个不字…踏平开京…屠尽王氏…尽成焦土…”
“大王!”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臣匍匐在地,声音带着哭腔,“宋人…宋人凶焰滔天!燕京化为焦土,女真几近族灭!辽东千里,血流漂杵啊!其兵锋所指,我高丽…我高丽如何能挡?!那赵构…分明是地狱爬出的修罗!他…他说到做到啊!”
“挡?拿什么挡?!”另一名武将模样的重臣猛地抬起头,脸上是混杂着恐惧和屈辱的惨白,声音因激动而扭曲,“大王!您…您真以为我们城外那…那‘百万大军’能吓退宋人吗?!”他几乎是吼了出来,指向宫门外的方向,手指因愤怒和绝望而颤抖,“那是什么百万大军?!那是我高丽北境五道,所有能拿起锄头、木棍的农夫!是强征来的半大孩子!是白发苍苍的老翁!是裹着破布的妇人!是…是整个北高丽拖家带口的百姓!五百万人!我高丽总共才多少子民?倾尽所有,也不过是让这修罗多看几眼,让他屠刀落得更快、更狠些罢了!”
他猛地捶打着自己的胸膛,发出沉闷的声响,老泪纵横:“虚张声势…虚张声势啊大王!这纸糊的阵势,瞒得过别人,岂能瞒过那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赵构?!他只需一个冲锋!只需一波箭雨!我们这‘百万大军’就会像雪崩一样溃散!然后…然后就是开京!就是王宫!就是…就是您和所有的宗室啊大王!”
“够了!”王楷猛地闭上眼睛,发出一声痛苦到极致的嘶吼。那武将的话,像无数把烧红的刀子,狠狠捅进他的心窝,将最后一丝侥幸和虚妄的尊严彻底撕碎。他浑身剧烈地颤抖起来,不是因为愤怒,而是因为一种深入骨髓的、几乎将他溺毙的恐惧!宋军屠戮辽东的景象,如同血色的噩梦,日夜在他眼前翻腾。女真王公被成串砍下的头颅,城池在烈焰中化为白地的惨景…这一切,都将在高丽重演!开京的繁华将化为焦炭,宗庙社稷将被付之一炬,王氏血脉将被斩尽杀绝!
他仿佛看到了赵构那双深不见底、如同寒潭般的眼睛,隔着百里荒原,冷冷地注视着他,等待着他的选择。那眼神里没有任何怜悯,只有纯粹的、对毁灭的漠然和掌控一切的冷酷。
死寂。令人窒息的死寂再次笼罩了大殿。所有大臣都匍匐在地,如同等待最终判决的囚徒,连呼吸都停滞了。只有王楷粗重而痛苦的喘息声,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
许久,许久。
一声沉重到仿佛用尽全身力气的叹息,从王楷喉咙深处缓缓溢出。那叹息声中,充满了无尽的屈辱、不甘和一种被彻底碾碎后的认命。他缓缓睁开眼,那双曾经或许还带着几分王者威仪的眼眸,此刻只剩下死灰般的黯淡和深不见底的疲惫。
他颤抖着手,拿起御案上象征王权的玉玺。那冰冷的触感,让他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噤。他缓缓地、极其艰难地将玉玺,沉重地盖在了早已准备好的、用最谦卑词句书写的降表之上。
“以…高丽王国臣服…变为藩属…换取…和平。”王楷的声音微弱而嘶哑,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灵魂里挤出来的血泪,“拟旨…遣使…即刻北上…向大宋第二帝国元首…请降…永世…称臣…纳贡…”最后几个字,几乎轻不可闻,耗尽了他所有的力气。
“大王英明——!”“大王圣裁——!”
短暂的死寂之后,是群臣如释重负、带着巨大恐惧余韵的、近乎狂喜的叩拜和颂扬声!那声音在大殿里回荡,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现实残酷的彻底臣服。英明?不过是别无选择下的断尾求生罢了。
***
数日后,宋军大营,中军帐。
赵构端坐于简陋的帅案之后,依旧是那身笔挺的玄黑元首制服,肩头的金鹰在帐内昏暗的光线下依旧冰冷。他面无表情地看着匍匐在帐前、几乎将头埋进冰冷冻土里的高丽使臣。那使臣穿着高丽最高规格的朝服,却抖如筛糠,双手高高捧着一份用金线装裱、盖着硕大朱红印玺的降表,如同捧着一块烧红的烙铁。
使臣用带着浓重高丽口音、颤抖得不成调的汉话,结结巴巴地复述着降表上最谦卑的语句:高丽王国,愿世代奉大宋第二帝国为宗主,永世称臣纳贡,岁岁来朝,绝无二心…恳请天朝元首息雷霆之怒,退天兵于国门之外…
帐内肃立的韩世忠、刘锜等帝国大将,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眼中一闪而过的、如同看蝼蚁般的轻蔑。空气凝固,只有使臣牙齿打颤的咯咯声和粗重的喘息。
赵构的目光在那份降表上停留了片刻,又缓缓移向帐外南方那片依旧灯火连天、却已失去所有战意的高丽“大军”营盘。他的脸上,依旧没有任何波澜,仿佛这早已是预料之中的结局。
一丝极其微弱、却真实存在的松弛感,如同冰层下悄然化开的一道细流,无声无息地淌过他紧绷了数月的心弦。成了。不费一兵一卒,未损帝国元气,便让这半岛之国彻底匍匐在脚下。这结果,比预想中最好的血战征服,更符合帝国的根本利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