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最轻松的一届评选【二合一】
第145章 最轻松的一届评选【二合一】 (第1/2页)“在哥德巴赫猜想问题中,两个素数p和p-n的尺度是关于n/2对称的,改造后的尺度函数需捕捉对称性,将生成的函数变为p+q=n的某种形式。”
十月中旬。
燕大。
未名湖畔凉亭下。
徐铭坐在石凳上推导着数学公式,微风从湖面上方吹来带动被手机压着的草稿纸。
无论自己的博士宿舍,还是理教楼办公室,亦或者学校的图书馆。
他都太熟悉不过。
考虑着换个新的环境,或许更容易产生思路,便带着东西跑到未名湖这边。
边欣赏未名湖的优美风景,边沉浸在数论海洋。
自从主动前往郑以中教授的办公室,与其讨论交流哥德巴赫猜想问题,自己提出的改造筛法范式转换,受到对方鼓励和全力支持。
他便一直在进行此事,尝试在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的框架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改造,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即每个大于2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
哥德巴赫猜想作为数论领域,悬而未决的古老谜题。
提出时间要比孪生素数早上许多,截至目前已经具有两百多年历史。
不过数学界对于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相对来说更加活跃前仆后继。
其中影响力最大的,便是陈景润院士的证明。
而哥德巴赫猜想和孪生素数猜想的本质区别在于约束条件。
孪生素数是筛选满足p和p+2同为素数的素数p。
哥德巴赫猜想则是,对于一个大的偶数n,筛选满足p和p-n同为素数的素数p。
使得筛法工具上,需注意生成函数和尺度对称性,针对性的完成改造。
纵使他对数论有很深的研究,且构建出了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这项强大工具。
仍要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
毕竟数论从来都是,门槛低但研究起来困难的分支。
燕园内下午的未名湖畔,有不少学生溜达,尤其是今年刚入校的学弟学妹们。
因为徐铭证明孪生素数猜想,以至于燕大毫无疑问成为今年报考的热门院校,甚至都不需要招生办老师,亲自去上门去和别的高校抢人。
很多成绩优异的考生,甚至省状元,都自觉在志愿上填写燕京大学。
甚至数院状元数量,直接超过光华管理学院。
为此徐铭还莫名其妙得到,招生办老师送来的礼包。
正是碍于徐铭的知名度,哪怕是在未名湖畔,照样能被学生离很远认出来。
“那个人是不是数学徐师兄?”
“好像真是徐师兄。”
“活的哎。”
……
好在激动归激动,最终并未上前打扰,站在原地远远打量片刻后,待情绪逐渐平复下来,方才恋恋不舍离开。
“有时候太出名也不是件好事啊!”
徐铭这时放下手中的笔,抬头瞥了眼离去的几位学弟学妹们摇摇头低喃。
接着又查看起手机上的时间,说完将草稿纸整理好装进旁边的背包中,准备离开这里重新换个地方。
对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的针对性改造,不是那么快就能全部完成的。
还需循循渐进。
通过改造推导生成新的函数与积分表示。
上个月初本届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已然圆满结束且各赛区评选出优秀队伍。
最终送选出来的国一队伍,需按照要求参加专家面试争夺高教社杯奖,对此徐铭自然是非常熟悉,毕竟他的奖杯都还在东坪县家里摆着呢。
因为先前答应了数学会,以评委身份出席专家面试。
自然不好中途反悔。
何况以他如今在数学界的知名度,也有义务为国内数学界的良性发展起到引领作用。
于是第二天,他准时来到箐华数学系。
不过虽说是评委身份,但在参赛队伍的答辩中,并未进行多少提问。
从某方面来讲,和单纯走个过场并无太大区别。
反倒是选出高教社杯奖结束后,现场队伍纷纷主动找他合影留念。
眼中尽皆充斥着崇拜和激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散场时徐铭却遇到位熟人,正是那天进行讲座报告遇到的郭教授。
对方还是周俊豪毕业论文指导老师。
“郭教授。”
他近前后率先开口,仍以一位学生的身份,主动和对方打起招呼。
后者面对徐铭,显然不会有任何架子。
连忙解释道:
“不知道有没有耽误你的时间,我们邱主任知道你今天专程过来,想邀请你过去吃饭交流数学理论。”
听到是邱诚桐要找自己,徐铭也不太好拒绝,想到手上暂时没有要紧的事,随即便点头答应下来,并在说完和郭教授一同过去。
“没问题。”
……
路上。
两人闲聊之下,还提到了周俊豪。
闻言徐铭也是没少说好话,毕竟大家都是从同个县城高中走出来的同学。
当然他也能感觉到,郭教授对周俊豪的印象,算是能称得上很不错。
主要不是谁都像他这样,被称作天才中的天才。
周俊豪在箐华已然算是优秀了。
不多时。
徐铭来到主任办公室,顿时便看到了,正坐在电脑旁的邱诚桐。
至于郭教授则转身离开,留下他们两个细谈。
“是小徐来了啊。”
“快坐。”
“在我这千万别客气,就当是自己宿舍,箐华燕大那都是一家人。”
邱诚桐抬眼注意到徐铭的身影,忙停下手上的工作站起身热情招呼,脸上堆满着灿烂的笑容,明显也没有拿徐铭当作外人。
徐铭把这幕看在眼里,总觉得今天对方要比讲座报告时要开心的多。
难道是因为田纲院士不在?
脑海中快速闪过一个念头,下秒摇摇头,忙近前礼貌应声问候。
“邱主任好。”
“知道你今天负责高教社杯奖的评选,本打算过去和你多交流交流数学上的事,让我这老思维也和咱们的数学天才碰撞一下。”
“结果手上的事实在太多,只能让郭教授跑一趟了。”
邱诚桐话语丝毫没停,说着让徐铭坐下后,紧接着又再次抛出问题询问。
“你想喝水还是饮料?”
“水就行。”徐铭见此起身伸手接过。
刚重新坐下,耳旁便又传来邱诚桐关心的声音。
“最近有什么新的收获吗?”
闻言徐铭倒也没啥可卖关子的,稍微顿了下,便如实开口回答。
“想要研究哥德巴赫猜想问题,不过暂时还没有什么大的进展。”
邱诚桐对徐铭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并不觉得意外甚至表达了自己的信任。
“哥德巴赫猜想,这可是数论界的古老谜题,同时也是让数论学家最为之疯狂的存在,不过你既然成功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确实应该在擅长的领域继续深耕下去。”
“以我对本世纪数论界的了解,恐怕没人比你更有可能解决哥德巴赫猜想。”
“如果真到了那一天,你独自摘下数论皇冠上的两颗璀璨明珠,可就是真正的数论之父了。”
徐铭把话听进耳中。
随即保持着谦逊态度出声应和。
“谢谢邱主任对我的厚望,我会努力的。”
而就在话题进行到这里,只见邱诚桐现出笑容,又主动打开话匣子。
“对了小徐。
“你对微分几何有过研究吗?”
徐铭听到这句话,脸上表情顿时一怔,觉得有种强烈的熟悉感在心底涌现。
好像类似的话听到的不止一遍。
特别是在普林斯顿大学的时候,威滕和德利涅两位教授都说过。
不过想归想,嘴上还是如实给出了回答。
“刚接触的时候研究过,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