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驸马爷的面子
第54章、驸马爷的面子 (第2/2页)不接这一招,那么很可能就是由府军前卫来消化这些流民,金奉君明说了陈瑄和薛禄不愿意从流民之中招选。
况且,这回的流民齐聚事出有因,焉知流民之中有多少来历不明之人,将来就此作为钉子进入朱瞻基的府军前卫?
他不接招就是不愿帮太子,让人试探出真实态度。
要是接招了,则是以驸马身份“压着”江浦诸卫所从他们的虎口夺食,因为在场只有他的“面子”好使。
买了圩地帮太子消化流民,则是得罪鼓动流民的幕后之人。
赵辉越来越觉得想独善其身很难,到处都是围绕大位之争的湍流。
于是他干脆问道:“是连成片的吗?御赐不少,公主殿下和我倒想多多益善。”
金奉君呆了呆:你全要?
“那倒不是连片……”那个庄峻尬笑了一下,“江泥淤积之处不同,连片最大的一块,足有十顷余。”
“十顷余啊。”赵辉琢磨了一下,“要是自己筑遥堤、开垦,是不是作价少些?既是荒地,又在江边,必定多沙。罗县尊,你估计那块地要多少银子?”
“这……”罗远经看了看金奉君。
“驸马爷不要垦好的熟田?”金奉君问道。
“我在公主府内修了个工坊,如今既有一块江边圩地,倒有些别的想法。”赵辉呵呵笑道,“江边有水运之利,将来或有大用,因此自行慢慢打理更好。”
“若是驸马爷不用县里帮着垦出来,那就只让末将对卫里有个交待,再让县里好办就是。按十顷算,一共二千两应该够了。”
赵辉心里算了算。
这时一亩田的价格还只在一二两到三五两银子不等。这十顷余圩地虽然尚未开垦,基础条件很差,但毕竟有一千多亩。只算二千两,当然是给了他一个便宜。
说是十顷余,谁知道余多少?反正现在还没清丈。
赵辉明知金奉君所代表的一些人有别的想法却仍旧准备买下这块地,因为他确实需要一个长期的基地。
另外,明面上毕竟只是很寻常的买田置产操作,他自有法子应对。
“还没看过那块地,所要银两也不少,雨停了再做决定吧。”赵辉说道,“只要不是条件太差,殿下和我都乐见其成。”
罗远经一喜:“定能如公主殿下和驸马之意!”
于是随后就是这些江浦本地乡绅富户对另外那些圩地的瓜分。
之前还纷纷喊穷的人,这时财大气粗起来。
赵辉说要自己开垦打理,倒是正好让金奉君、罗远经与他们讨价还价时能另有一套标准。
他们那边的操作方式是让县里统一组织遥堤修筑、沟渠开凿和荒地开垦的事,随后以熟田发卖。现在则是各家先认购,拿银子出来。
同时,对于各家来说又需要一批新的佃户,这就可以安置不少流民了。在田地开垦出来之前,有县衙出钱、朝廷拨银以工代赈养着这些流民,开垦出来之后则转化成为他们的佃户。
相应工程的承办好处,他们还能再瓜分一道。
罗远经知道金奉君既然开了这个口,那么就不必再去请太子发话,事实上就是江浦各卫所给宝庆公主和新驸马一个面子。
因此他这里只需要把这个处置方案整理好报上去就行。对应天府和朝廷来说,如果只用出少量银两,让江浦县自己来消化大部分流民,那就是最佳方案。
江浦县能收田赋的土地增加,流民得以安置,府军前卫不用被掺沙子,江浦各家都得了好处。
吃亏的是谁?不知道,反正这事是沾了驸马的光。
所以事情竟如此好解决。
赵辉对于自己身份所具备的“影响力”有了新的理解,随后顺势说道:“既然眼下流民多,用起来便宜,我和殿下也未雨绸缪招些佃户吧。罗县尊,还请问清流民籍贯、丁口、手艺,到时由我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