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驸马爷的面子
第54章、驸马爷的面子 (第1/2页)“那就难了。”金奉君立刻置身事外一般说道,“倒是城西南江岸东移,江边圩地加起来也有数十顷了。只怕江浦县不拿出法子,应天府和朝廷那里迟早也要拿出这样的法子。”
罗远经这才心中一动,试探地问:“江边圩地……应天卫不争?”
“我可没有这么说。”金奉君滴水不漏,“我只是提醒诸位,这些流民总要安置的。若是朝廷想到了这个法子,江浦恐怕至少挤进府军前卫一两个千户所。平江伯和薛右督虽不想从这些家状不明的流民里招选幼兵,但形势所迫,朝廷能有多少好办法?”
赵辉听到这里,有些古怪地看了金奉君一眼。
金奉君说来说去,显然是暗示江浦县上下别让这些流民被编为府军前卫的军户,跑到江浦县占据田土。
但如果不这么做,已经在江浦一带的诸卫所又已经有定额,流民怎么安置?
他倒像是提醒众人还是想办法主动安置的好,免得江浦县的江边新增圩地被朝廷想起来。
若是江浦县真的主动安置好了这些流民,那不就是帮了朱高炽一把吗?
三千多流民看起来很多,但以江浦县这么多高门大户,不见得吸纳不了,只不过他们都不愿被卷进是非里罢了。
金家若要帮朱高炽,凭他们家在江浦的积累,难道不能带头多养些家丁?他带了头,其他各家各自认领一些,眼下的流民之患至少会去掉一半。
他又像是不想出这个头。
赵辉忽然反应过来:因为自己在这。
金家想通过他下一注在太子那边?老子不是太子党啊!
可有时候事情不是你以为,而是我以为。
赵辉知道因为自己出现在了今晚的江浦县衙,所以这些老狐狸都不相信他只是因担心回去不容易而来。
他心里微微叹了口气,忽然露出很感兴趣的表情:“江浦县有江边圩地,无主新田?这回来江浦,我和公主殿下还想着是不是买些田。”
权贵买田置产是常态,赵辉和公主有这种心思不奇怪。
罗远经闻言看了看金奉君,开口说道:“驸马有所不知,长江日渐冲积,江浦所在北岸江堤不断东移,江边确实有数十顷新增圩地。按说这样的新田地都可算作官田,不过如今既未开垦,又因江浦乃江防重镇,新田地照例将来都由诸卫所屯垦。”
赵辉这才明白那句“应天卫不争”是什么意思。
自然新增的田地都是官田,而卫所屯田则是一种特殊的官田。
“尚未开垦啊?”赵辉可惜地说道,“那就要花很大力气了。而且一直没开垦,恐怕是水患频频,并不安稳吧?眼下既然流民很多,何不以工代赈,开垦出来?”
“驸马这提议倒是好法子。”罗远经赞同,“只是开垦圩地,就要再筑遥堤,兴修水利,用工非少。若是朝廷能拨些钱粮,倒不是不行。但想要垦做官田,又或者清丈发卖自行开垦,都得诸卫所肯让出来才行。”
这话说完,有些乡绅脸上陪起笑来:“驸马爷和公主殿下若想在江浦买田置产,这倒是一个良机。金千总,不知卫里能不能看在眼前流民之患上让一让?”
金奉君却只看着赵辉:“要是太子殿下发话了,各卫所又岂能因私废公?不过总要有所补偿才是。依我看,还是清丈发卖了为好。买田银半补卫所,半兴工役。”
“那是应该的!应该的!”那乡绅大喜,开口问赵辉,“不知公主殿下和驸马爷要买多少?江边圩地虽未清丈明白,但最少有五十余顷。即便筑了遥堤,堤内也有二十顷地!”
金奉君只微笑着喝茶,赵辉心里暗骂。
这些人早就盯上这些新增田土了,只不过以前都不可能争过江浦一带的诸卫所。
现在金奉君却透了口风,想借流民问题通过赵辉和宝庆公主向太子卖一个好。
赵辉只是一个于心不忍来了县衙,就被拿捏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