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 > 第197章 胖子的皇后是典范

第197章 胖子的皇后是典范

第197章 胖子的皇后是典范 (第1/2页)

名录带来的震撼尚未平息,这紧随其后的皇位继承风波信息量更是巨大!
  
  嫡子备位、无嗣、监国亲王、太皇太后的坚持……每一个词都牵扯着国本,冲击着洪武君臣的神经。
  
  奉天殿前的寂静更深了,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所有人的大脑都在飞速消化着这来自未来的、惊心动魄的政治博弈信息。
  
  朱元璋将勋贵们的小动作尽收眼底,却没有制止的意思。他收回望向徐达的目光,再次抬头凝视天幕,尤其是那“张氏力主嫡孙继位”的字样,眼神变得深邃起来。
  
  关于胖孙子“能生”的惊叹渐渐沉淀,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那场皇位风波以及那位张氏皇后(太皇太后)决断的深深思量。
  
  奉天殿前,惊叹声、议论声、心照不宣的低笑声交织在一起,金色的天幕光芒照耀下,洪武君臣的面孔上,写满了被未来冲击后的复杂心绪。
  
  奉天殿前,关于“胖子”朱高炽那令人瞠目结舌的生育能力的惊叹与戏谑尚未完全平息,空气里还残留着冯胜、耿炳文等武将们粗豪的笑声。
  
  然而,天幕那幽邃的光芒并未停歇,金色的字迹如流水般悄然变幻,将众人的注意力瞬间拉向了一个更为严肃、关乎国朝根本的议题。
  
  新的文字带着一种沉甸甸的份量缓缓呈现:
  
  【明宣宗朱瞻基英年早逝,留下年仅九岁的太子朱祁镇。主少国疑,朝堂之上暗流汹涌】
  
  【大臣们忧心如焚,齐刷刷跪倒,恳请太皇太后张氏——那位仁宗皇帝的诚孝张皇后——垂帘听政,以安社稷、定人心】
  
  天幕详述了张氏的资格与威望:
  
  【她是洪武二十八年,由太祖皇帝朱元璋亲自为燕王世子朱高炽挑选的世子妃】
  
  这一点,如同烙印般刻在朱元璋的心头,让他目光陡然锐利。
  
  【她深得太宗文皇帝徐皇后的喜爱与倚重,曾在那场惊心动魄的北京保卫战中,与徐皇后并肩而立,稳定后方,共御强敌】
  
  【徐皇后于永乐五年薨逝后,大明后宫实质上便由这位太子妃执掌,而朝政则长期由太子朱高炽署理】
  
  【她的资历、能力、与皇室的紧密联系,以及对朝局的影响力,无人能出其右。她是此刻稳定大明江山最合适、也最具法理和威望的人选】
  
  然而,就在天幕下所有人都认为她会顺理成章接过权柄时,这位被尊为太皇太后的女人,给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回答——拒绝!
  
  天幕的文字带着一种肃然的敬意,仿佛在复述一段庄严的誓言:
  
  【太皇太后曰:国赖长君,然今上虽幼,乃先帝血脉,天命所归。且太宗肇基,仁宗宣德,三十载励精图治,内阁之制已成,辅弼幼主,足堪重任。妇人预政,非国之福也。】
  
  紧接着,天幕揭示了此举深远的历史意义:
  
  【遂,张太皇太后不垂帘,不预外朝,唯尽心教养幼帝于内宫,约束外戚,以正宫闱。自此,大明后世,无论新皇如何冲龄践祚,再无太后垂帘听政之例,亦绝外戚擅权之祸】
  
  “再无太后垂帘……绝外戚擅权之祸!”
  
  这最后一句,如同九天惊雷,重重劈在奉天殿前每个人的心坎上,尤其是高踞龙椅之上的朱元璋!
  
  朱元璋脸上方才因“胖子”多子而残留的些许戏谑笑意,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背脊挺得如同标枪,那双洞察秋毫、蕴含着无上威严的眸子,此刻爆发出慑人的精光,死死钉在天幕那每一个金色大字上。
  
  他下意识地抬起手,用力地、一下又一下地捻着自己花白的胡须,指节因为激动和认同而绷紧、发白。
  
  困扰他半生的两大心病——女主干政、外戚坐大——仿佛在这一刻,被天幕中这位未曾谋面、却由他“洪武二十八年”亲手选定的孙媳妇,给出了一个最完美、最符合他心意的答案!这简直像是冥冥之中对他施政理念的最大肯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