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 > 003所求者,相忍为国而已

003所求者,相忍为国而已

003所求者,相忍为国而已 (第2/2页)

沈田子跟着表态:“府主所言极是,下吏不该自作主张,异日府主有令,下吏再取他的性命也不迟。”
  
  刘义真心道:好家伙,这王镇恶难道真的非死不可。
  
  他其实是想保住王镇恶。
  
  王镇恶这人就是一头顺毛驴,也是个直肠子,心里有不满,他会直接说出来,不会藏着掩着。
  
  所以有时候是会冒犯刘家父子。
  
  但你要说他野心勃勃,那可就冤枉了他。
  
  别看王镇恶急眼的时候敢于直呼刘寄奴,但他心里是认这个主公的。
  
  当然,如果刘裕的继承人很不堪,坐不稳天下,王镇恶会不会生出异心,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不过,刘义真保他,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
  
  自建兴四年(316年)长安失守,直至去年,也就是义熙十三年(417年)刘裕收复长安,关中地区沦落胡尘上百年,如今的雍州,心向晋室的人已经不多了。
  
  当年桓温北伐,仍有百姓箪食壶浆,喜迎王师。
  
  等到刘裕北伐的时候,哪还有这种待遇,没了军粮,都得王镇恶豁出老脸,打着他祖父王猛的名号跟人借。
  
  关中的胡汉百姓,现今感念的是王猛,而非晋室。
  
  贞观名相房玄龄在《晋书》中盛赞王猛:猛宰政公允,流放尸素,拔幽滞,显贤才,外修兵革,内综儒学,劝课农桑,教以廉耻,无罪而不刑,无才而不任,庶绩咸熙,百揆时叙,于是富国强兵,垂及升平,猛之力也。
  
  因此,刘裕即使不放心王镇恶,也得把他留在长安,因为他是王猛的孙子,关中黎庶更认可他。
  
  就目前来说,只有王镇恶才能统御后秦降卒,也只有王镇恶才能稳定关中局势。
  
  哪怕长史王修也不行,王修只是出自京兆王氏,属于刘裕幕府少有的关中人士,所以才能主政雍州,但他的先祖可没有王猛名气大。
  
  所以,刘义真必须要保下王镇恶,王镇恶若死,关中必乱。
  
  如今沈田子表态不会私自动手,刘义真已经心满意足了,他可不敢奢求二人真的能摒弃前嫌,从此同舟共济。
  
  其实在王镇恶与沈田子交恶的这件事情上,刘裕难辞其咎。
  
  攻灭后秦以后,刘裕先是在灞上(西安白鹿原)对王镇恶说:是你成就了我的大业。
  
  王镇恶也确实功勋卓著,他都督前锋诸军先后收复许昌、洛阳,又冒险乘舟由黄河入渭水,绕过驻守在定城的后秦主力,一举攻入长安,逼降后秦皇帝姚泓,功莫大焉。
  
  但沈田子不服,他与傅弘之由武关进入关中,在青泥(陕西蓝田)大破秦军,打得后秦的京畿卫戍部队军心涣散,否则王镇恶如何能够轻易攻克长安。
  
  偏偏刘裕又在未央殿的庆功宴上对沈田子说:得以平定咸阳,都是你的功劳。
  
  这不是明摆着拱火,挑唆王、沈二人争功吗。
  
  甚至刘义真猜测,刘裕可能真的想借沈田子之手除掉王镇恶,所以才会拿卫瓘的事迹勉励他。
  
  或许沈田子也是察觉到了这一点,才敢在今日布局。
  
  但现在除非是刘裕、刘义真父子明令他诛杀王镇恶,否则他是不敢再擅自行动了。
  
  冤杀忠臣的罪名,沈田子背不起,傅弘之也背不起,只有刘义真能够扛下来。
  
  原时空中,原主因为王修屡次裁减他对亲信的赏赐,深感面上无光,于是在亲信的挑唆下将王修杀死。
  
  但并不影响刘裕对他的喜爱。
  
  哪怕丢了关中,可在刘裕称帝后,也曾一度想要易储,改立原主为太子。
  
  但遭到心腹重臣谢晦的坚决反对,认为原主‘德轻于才,非人主也。’
  
  谢晦的另一层身份是原主妻子的堂兄,连他都这样认为,刘裕只能作罢。
  
  刘义真当然清楚谢晦为何反对刘裕改立原主。
  
  表面原因是原主有坐失关中的罪过,实则是因为王修之死。
  
  关中之变后,刘裕接连折损了王镇恶、沈田子、傅弘之、朱龄石、朱超石、蒯恩、毛修之、王敬先等大将,也不在乎多死一个王修,或许在他看来,原主杀死王修,还是杀伐果断的表现。
  
  但王修毕竟是刘裕安排在长安的辅政大臣,原主冤杀此人,落在谢晦眼里,难免兔死狐悲。
  
  别说原主娶的只是他的堂妹,就算是亲妹妹,谢晦也不会顾念亲情。
  
  身为人臣,谁又愿意拥立一个十二岁就敢擅杀重臣的熊孩子坐上皇位。
  
  就不怕有朝一日,屠刀落在自己脖子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