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初遇
第一章 初遇 (第2/2页)“先生请坐。”钟老爷含笑示意,声音洪亮,却莫名带着点不易察觉的紧绷,“家常便饭,不必拘礼。”他目光扫过空荡的回廊,“府里人手向来不多,清静些好。”
钟夫人则转向长廊另一头,扬声唤道:“媚儿,出来见过先生。”
话音未落,西厢方向的门帘一挑,钟媚儿的身影便出现在廊下。她今日换了身藕荷色的齐胸襦裙,乌发松松绾了个髻,斜插一支素银簪,眼尾那抹天然的水红在晨光里淡了些,倒显得格外清丽。只是她步履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迟疑,尤其当她目光掠过父母,最终落在他身上时,那双琉璃色的眸子飞快地闪烁了一下,混杂着“你懂的”和“自求多福”的意味。
“先生安好。”她规规矩矩地敛衽行礼,声音依旧甜糯,却没了昨夜那种蜜糖里裹着刀锋的锐利。
“见过小姐。”少年起身还礼,心中警铃却因她眼中那抹异色而微响。他注意到她垂在身侧的手,指尖无意识地捻着袖口。
“媚儿,”钟夫人笑容温婉,语气却是不容置疑的吩咐,“去厨下将晨间的点心端来,就是你母亲我昨日亲手做的那份桂花酒酿团子。让先生也尝尝。”
此言一出,少年清晰地看到钟媚儿背脊瞬间僵直了一瞬。她飞快地抬眸瞥了父亲一眼。
钟老爷立刻抚须朗笑,声如洪钟:“对对对!你母亲的手艺,那是顶好的!那桂花香,那酒酿甜,团子软糯得……咳,媚儿,快去端来!”他语气里的热切近乎夸张,看向夫人的眼神更是充满不容置疑的宠溺与鼓励。
钟媚儿嘴角极其细微地抽动了一下,应了声“是”,转身便往厨房方向走去。那背影,在少年看来,竟有几分“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
长廊里一时只剩下三人。钟老爷热情地与少年寒暄着昨夜“驱邪”的细节,言语间满是赞赏。钟夫人则含笑听着,偶尔插一两句,目光却时不时飘向厨房的方向,带着一种既期待又隐隐不安的复杂神色。他口中应对着,心思却随着那愈发浓郁的、带着焦糖和糊味的“桂花香”飘远。
片刻,钟媚儿的身影重新出现在长廊尽头。她双手捧着一个大碗,步履缓慢而谨慎。碗中热气蒸腾,混合着桂花、米酒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焦糊气息扑面而来。
她将碗轻轻放在桌子中央。碗内,所谓的“桂花酒酿团子”呈现出一种令人不安的状态:本该雪白软糯的糯米团子,大半呈现出深浅不一的焦黄色,甚至有几处是彻底的黑褐色,宛如被符火燎过。粘稠浑浊的酒酿汤汁里漂浮着零星的干桂花,更多的则是沉底的、煮得过久而发黑的桂花碎屑和……疑似团子焦糊剥落的碎块。几缕可疑的黑色絮状物在汤汁边缘若隐若现。
空气仿佛凝固了。
钟夫人脸上带着温柔又略带羞涩的笑意,期待地看着他:“先生快尝尝,这桂花是我去年秋天亲手采了腌制的,酒酿也是自己做的。”
钟老爷已经拿起调羹,率先舀起一个颜色尚可(相对而言)的团子,毫不犹豫地送入口中,大力咀嚼,脸上瞬间绽开无比满足的笑容,声音洪亮地赞道:“好!香!甜!软!夫人的手艺真是绝了!媚儿,你也快尝尝!”
钟媚儿拿起调羹,指尖微微用力,指节有些发白。她盯着碗里一个焦黑最甚的团子,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对付的不是食物,而是昨夜那种难缠的厉鬼。她舀起那个“炭团”,闭了闭眼,以一种视死如归的勇气送进嘴里。
少年的目光落在自己面前的碗上,又迅速扫过钟老爷那极力表演的满足表情,钟夫人殷切的目光,以及钟媚儿咀嚼时微微蹙起的眉头和极力维持平静却控制不住僵硬的下颌线条。他甚至看到,在钟媚儿咽下那口“焦炭”时,她耳尖不易察觉地、极轻微地颤抖了一下,仿佛连那细软的绒毛都在无声抗议。
“先生?”钟夫人温声催促,眼神亮晶晶的。
少年缓缓拿起调羹。青瓷碗里那浑浊的汤汁倒映出他有些变形的面容。他想起昨夜她以血化符的凌厉,想起九尾虚影的妖异,想起她将厉鬼收入书页的举重若轻。谁能想到,这位能令百鬼战栗的九馗小姐,此刻最大的难关,竟是一碗来自母亲“拳拳爱意”的、面目全非的桂花酒酿团子?
他屏住呼吸,学着钟老爷的样子,舀起一个看起来颜色最浅、焦斑最小的团子,送入唇齿之间。一股混合着焦苦、过甜、米酒微酸以及奇异糊味的复杂口感瞬间攻城略地,霸道地充斥了整个口腔。那团子的口感更是奇特,外层是僵硬的焦壳,内里却又是半生不熟的粘牙粉团……
他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强迫自己咽下。脸上努力挤出钟老爷同款的、略显浮夸的赞叹:“夫人……好手艺。这……这焦香……别具风味,令人……难忘。”他感觉自己像是在吞咽一张写满失败符咒的符纸。
风雨长廊里,莲叶上的露珠悄然滚落。桂花酒酿团子的气息,混合着晨风,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