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女帝出面配姻缘(一)
第九十三章女帝出面配姻缘(一) (第1/2页)长信宫的鎏金铜灯映得满殿通明,暖黄的光晕落在描金盘龙柱上,将那些鳞爪分明的纹路晕染得愈发鲜活。殿内丝竹声缓,酒香袅袅,朝臣们身着绣金蟒袍,端着玉杯不时颔首交谈,目光却都若有似无地瞟向御座之上的女子——大靖王朝开国以来第一位女帝,萧月华。
萧月华今日着了一身赭黄绣凤纹常服,墨发仅用一支赤金点翠步摇绾起,垂落的流苏随着她细微的动作轻轻晃动。她指尖捏着白玉酒杯,目光扫过殿中众人,最终落在了角落里一个略显局促的身影上——新晋翰林林夏。
林夏不过二十有二,眉目清朗,一身青色翰林袍衬得他身姿挺拔,只是比起殿中那些久历官场的老臣,他眉宇间还带着几分书卷气的青涩。此刻他正低头浅酌,似乎想将自己藏在人群中,可方才在御花园中,他救下落水宫娥时那份慌乱却又坚定的模样,早已落入了萧月华眼中。
“林翰林。”
清冷的女声骤然响起,打破了殿中的低语。林夏猛地抬头,只见御座上的女帝正目光灼灼地望着他,连忙放下酒杯,起身躬身行礼:“臣林夏,叩见陛下。”
“免礼。”萧月华抬手,声音平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听闻你昨日在御花园救了落水的春桃,可有此事?”
林夏心中一紧,没想到此事竟传入了女帝耳中,忙如实回道:“回陛下,举手之劳而已,臣并未放在心上。”
“举手之劳,却救了一条性命,”萧月华微微颔首,目光转向殿中另一侧,“李尚书,你家千金婉娘,昨日也在御花园吧?”
户部尚书李默闻言,连忙起身:“回陛下,小女确在。”
萧月华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目光在林夏与李默之间转了一圈:“林翰林年轻有为,品性端正;李尚书之女婉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性情温婉。朕瞧着,你们二人倒是十分相配。”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林夏身上,有惊讶,有羡慕,也有几分探究。林夏更是惊得手足无措,脸颊瞬间涨得通红,结结巴巴地说:“陛、陛下,臣、臣……”
他从未想过,女帝竟然会在这样的场合,为他说媒。更何况,对方还是户部尚书的千金,身份尊贵,与他一个刚入仕途的翰林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李默也愣在了原地,他原本以为女帝只是随口提及,没想到竟是要为自家女儿和林夏牵线。他打量了林夏几眼,心中虽有几分犹豫——林夏家世普通,目前官职也低,但女帝开口,他又怎敢拒绝?而且林夏确实才华出众,昨日在御花园救了春桃一事,也能看出他心地善良,若真能结为亲家,倒也不算委屈了女儿。
萧月华将两人的反应尽收眼底,语气依旧平静:“怎么,林翰林是觉得婉娘姑娘配不上你,还是李尚书不愿成全这门亲事?”
“臣不敢!”林夏和李默同时跪倒在地,异口同声地说道。
林夏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陛下厚爱,臣感激不尽。只是臣家世微薄,怕委屈了婉娘姑娘,还望陛下三思。”
“家世并非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萧月华缓缓说道,“朕看重的,是你的才华与品性。只要你日后勤勉为官,造福百姓,何愁不能给婉娘姑娘一个安稳的未来?”
李默也连忙说道:“陛下圣明,臣并非不愿,只是此事还需问问小女的意愿。”
“这是自然。”萧月华点头,“婚姻大事,需得两情相悦。朕只是提出一个建议,最终的决定权,还在你们二人手中。不过,朕倒是很期待,能早日喝上你们的喜酒。”
说罢,她抬手示意两人起身,殿内的丝竹声再次响起,仿佛方才那场突如其来的说媒,只是一场短暂的插曲。可林夏心中却翻江倒海,他能清晰地感受到,从这一刻起,他的人生轨迹,或许将彻底改变。
宫宴结束后,林夏心事重重地回到了翰林院。他坐在书桌前,望着桌上摊开的书卷,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女帝为他说媒之事,像一块巨石,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他并非对李婉娘没有好感。之前在几次文人雅集中,他曾见过李婉娘一面。那女子身着淡粉衣裙,静坐于庭院中抚琴,琴声悠扬婉转,眉眼间满是温柔娴静,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只是他从未想过,自己会有机会与她结为夫妻。
正当他思绪纷乱之际,门外传来了太监的声音:“林翰林,陛下宣你即刻前往御书房觐见。”
林夏心中一惊,连忙整理了一下衣衫,跟着太监匆匆前往御书房。
御书房内,萧月华正坐在书桌后批阅奏折,案上堆着厚厚的奏章,烛光将她的身影拉得修长。看到林夏进来,她放下手中的朱笔,示意太监退下,然后开口说道:“坐吧。”
林夏依言坐下,心中却愈发紧张,不知道女帝为何会单独召见他。
“方才在宫宴上,朕突然提及说媒之事,是不是吓到你了?”萧月华率先开口,语气比在宫宴上温和了许多。
林夏连忙起身:“臣不敢,只是此事太过突然,臣一时之间难以接受。”
“朕知道此事唐突,”萧月华微微叹了口气,“但朕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你可知,为何朕会选择为你和婉娘说媒?”
林夏摇头:“臣不知,还望陛下明示。”
萧月华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缓缓说道:“大靖刚经历过战乱,百废待兴。如今朝堂之上,各方势力盘根错节,朕需要培养一些可靠的人才,来辅佐朕稳定朝局。你是寒门出身,没有复杂的家世背景,且才华横溢,品性端正,正是朕所看重的人才。”
她转过身,目光落在林夏身上:“李尚书虽身居高位,但为人正直,从不结党营私。若你能与李家联姻,不仅能得到李尚书的支持,也能让朕更加放心地重用你。这对你,对大靖,都是一件好事。”
林夏这才明白,女帝为他说媒,并非仅仅是出于好意,更是有着深远的政治考量。他心中既感激又忐忑,感激女帝对他的器重,忐忑自己能否承担起这份重任。
“陛下,臣明白了。”林夏郑重地说道,“只是臣担心,自己能力不足,会辜负陛下的期望。”
“朕相信你的能力。”萧月华眼神坚定,“你刚入翰林院不久,便能在众多翰林中脱颖而出,足以证明你的才华。只要你肯用心,多学习处理政务,日后必定能成为朕的得力助手。”
她顿了顿,又说道:“至于婉娘,她不仅容貌出众,而且知书达理,心思细腻。有她在你身边,不仅能照顾你的生活,还能在你遇到困难时,为你出谋划策。这样的女子,是难得的贤内助。”
林夏沉默了片刻,心中的犹豫渐渐消散。女帝的话句句在理,无论是从个人前途,还是从国家大局来看,这门亲事对他来说,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而且,他对李婉娘本就有好感,若能与她结为夫妻,也是一桩美事。
“陛下,臣愿意考虑这门亲事。”林夏抬起头,目光坚定地说道。
萧月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好,朕果然没有看错你。不过,你也不必急于答复,先与婉娘见上一面,彼此了解一番。若你们二人都有意,再定下婚事不迟。”
“谢陛下。”林夏躬身行礼,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了地。
离开御书房时,夜已深了。月光洒在宫道上,泛起一层淡淡的银辉。林夏抬头望着天上的明月,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知道,一场新的人生篇章,即将在他面前展开。
在女帝的安排下,林夏与李婉娘约定在城西的醉仙楼见面。这日清晨,林夏特意换上了一身崭新的青色锦袍,又仔细梳理了头发,才带着几分紧张与期待,前往醉仙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