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女帝出面配姻缘(二)
第九十四章女帝出面配姻缘(二) (第1/2页)赐婚圣旨宣读完毕,林夏手捧明黄卷轴,指尖因激动微微颤抖。李默站在一旁,望着林夏眼中的光彩,也不禁露出欣慰笑容——女儿的终身大事尘埃落定,还得亏陛下这般周全。
萧月华起身走到二人面前,语气温和了几分:“下月十八是良辰吉日,你们可得抓紧筹备。林翰林刚入仕途,家中人口简单,若有需要帮忙之处,尽管跟李尚书商议,或是直接奏请朕,不必拘谨。”
“臣谢陛下关怀!”林夏再次躬身,心中暖意涌动。他出身寒门,父母早逝,家中仅有一位年迈的祖母。此前还在忧心婚礼筹备无人相助,如今有陛下这句话,便彻底安了心。
离开御书房后,李默便拉着林夏回了李府。刚进府门,便见李婉娘身着浅绿罗裙,俏生生地站在廊下,见二人回来,脸颊瞬间染上红晕,怯生生地行了一礼:“父亲,林公子。”
“婉娘,快过来,”李默笑着招手,将女儿拉到林夏身边,“陛下已下了赐婚圣旨,下月十八便是你与林公子的大喜之日。往后你便是林家人,要好好辅佐林公子,夫妻和睦才是。”
李婉娘垂眸点头,耳尖通红,轻轻“嗯”了一声。林夏看着她娇羞的模样,心中欢喜,轻声说道:“婉娘放心,我定会好好待你。”
接下来的日子,林夏便时常往返于李府与自己的小院之间,筹备婚礼事宜。李默心疼女儿,也体谅林夏家境普通,几乎包揽了大半的婚事开销,从嫁衣的绣制到婚宴的筹备,都亲自过问。
这日,林夏陪着李婉娘去绸缎庄挑选嫁衣的面料。绸缎庄老板见是尚书府的千金和新晋翰林,连忙将最好的料子都拿了出来。李婉娘指尖拂过一匹大红织金蹙银的云锦,眼中满是喜爱,却又有些犹豫:“这料子太过贵重了……”
“婉娘,”林夏握住她的手,语气坚定,“你是我的妻子,嫁衣自然要选最好的。这点钱我还是拿得出来的,你莫要担心。”其实林夏的积蓄并不多,但为了让李婉娘满意,他早已下定决心,哪怕拮据一些,也要给她一场体面的婚礼。
李婉娘心中一暖,抬头望向林夏,眼中满是柔情。她知道林夏的境况,却也不戳破,只是轻声说道:“那便听林公子的。不过,也不必太过铺张,简单些便好。”
两人挑选完面料,正准备离开,却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从门外走进来——正是宫中的刘公公。刘公公见到二人,连忙上前见礼:“奴才参见林翰林,李姑娘。陛下听闻二位今日来挑选嫁衣面料,特意让奴才送些东西过来。”
说罢,刘公公身后的小太监便捧着一个精致的木盒走上前来。刘公公打开木盒,里面竟是一支赤金嵌红宝石的凤钗,还有一对白玉手镯,皆是宫廷御制,价值连城。
“陛下说,这凤钗和手镯,是给李姑娘的添妆之物,祝二位新婚快乐,百年好合。”刘公公笑着说道。
林夏和李婉娘皆是一惊,连忙躬身谢恩:“臣(民女)谢陛下隆恩!”
刘公公又笑着说:“陛下还说了,林翰林年轻有为,日后定是朝廷栋梁,婚礼之事若有难处,尽管开口,宫里定能帮衬一二。”
送走刘公公后,李婉娘捧着木盒,心中满是感激:“陛下真是太体恤我们了。”
林夏点头,心中对萧月华更是敬佩。他知道,女帝不仅为他牵线搭桥,还处处为他着想,这份恩情,他此生都难以报答。
婚礼筹备得如火如荼,京城里的百姓都在议论这场由女帝亲自促成的婚事,大多是羡慕与祝福之声。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表面下,却有一股暗流正在悄然涌动。
兵部尚书赵坤一直与李默不和,此前女帝为林夏和李婉娘说媒时,他便暗中反对,只是碍于女帝的威严,不敢公开表露。如今见婚事已定,李默的势力隐隐有壮大之势,赵坤心中更是不满,便暗中谋划,想要破坏这场婚礼。
这日,赵坤悄悄找到了御史台的王御史,将一叠书信递了过去,压低声音说道:“王御史,你看看这些。这林夏看似品性端正,实则不然。他早年在江南求学时,曾与一女子有过私情,还写下了不少暧昧的诗词。如今他要迎娶李尚书的千金,却隐瞒此事,这若是传出去,不仅李尚书颜面扫地,陛下的颜面也会受损啊!”
王御史接过书信,仔细翻看了几页,眉头渐渐皱起。这些书信字迹潦草,诗词也确实暧昧不清,看起来不像是伪造的。他心中犹豫,一方面是赵坤的怂恿,另一方面,他也担心此事若真的曝光,会引发朝堂动荡。
“赵大人,此事当真属实?”王御史问道,“若是没有确凿的证据,贸然上奏,恐怕会惹祸上身。”
“证据确凿!”赵坤拍着胸脯保证,“这些书信都是我从江南那边费尽心思找来的,绝无半分虚假。王御史,你想想,林夏隐瞒过往私情,欺骗陛下和李尚书,此等欺君之罪,岂能轻饶?你若能将此事上奏陛下,定能得到陛下的赏识!”
王御史被赵坤说动了心。他在御史台多年,一直没有什么大的作为,若是能借此机会立下功劳,说不定能得到升迁。于是,他便拿着书信,匆匆进宫,向萧月华上奏。
御书房内,萧月华看着王御史递上来的书信,脸色平静,没有丝毫波澜。她翻了几页,便将书信放在桌上,语气冷淡地问道:“王御史,这些书信你是从何处得来的?可有核实过真伪?”
王御史心中一紧,连忙说道:“回陛下,这些书信是从江南那边得来的,臣已经核实过,字迹确实是林夏的。林夏隐瞒过往私情,欺骗陛下和李尚书,还望陛下严惩!”
萧月华冷笑一声,目光锐利地盯着王御史:“王御史,你可知诬告朝廷官员是何罪名?林夏早年在江南求学,确实曾与一位女子有过交往,但那只是同窗之谊,并无私情。那些诗词,也只是文人之间的正常唱和,被人断章取义,刻意歪曲罢了。”
王御史心中一惊,连忙说道:“陛下,这……这不可能吧?这些书信……”
“够了!”萧月华打断他的话,语气严厉,“朕早已派人调查过林夏的过往,他的品性朕十分清楚。你不分青红皂白,仅凭几封不知真伪的书信,便污蔑朝廷官员,还想借此挑拨离间,居心何在?”
王御史吓得浑身发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陛下饶命!臣……臣是被人蒙蔽了,臣再也不敢了!”
“哼,”萧月华冷哼一声,“念在你初犯,朕便饶你这一次。若再有下次,定不轻饶!你且退下,此事不得再向任何人提及!”
“谢陛下饶命!”王御史连忙磕头谢恩,连滚带爬地退出了御书房。
待王御史走后,萧月华脸色沉了下来。她自然知道,这背后定是赵坤在捣鬼。赵坤一直野心勃勃,想要扩大自己的势力,如今见李默与林夏联姻,便想从中作梗,破坏朝堂的平衡。
“来人!”萧月华沉声喊道。
“奴才在!”刘公公连忙走进来。
“传朕旨意,让赵坤即刻来御书房见朕!”萧月华语气冰冷。
刘公公心中一凛,连忙应声:“奴才遵旨!”
不多时,赵坤便匆匆赶到了御书房。他一进殿,便感觉到气氛不对,女帝脸色阴沉,目光锐利地盯着他,让他心中直发怵。
“臣赵坤,叩见陛下。”赵坤连忙跪倒在地,心中暗自琢磨,难道王御史的事情败露了?
“赵坤,你可知罪?”萧月华开门见山,语气冰冷。
赵坤心中一惊,却还是强装镇定:“陛下,臣不知。臣一向忠心耿耿,恪守本分,不知何处得罪了陛下?”
“忠心耿耿?恪守本分?”萧月华冷笑一声,将桌上的书信扔到赵坤面前,“你看看这些!你暗中指使王御史,用伪造的书信污蔑林夏,妄图破坏他与李婉娘的婚事,挑拨李默与朝廷的关系,你还敢说自己忠心耿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