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明末隐龙 > 庙堂裂帛

庙堂裂帛

庙堂裂帛 (第2/2页)

“通敌叛国?”陈之遴冷笑一声,非但没有退缩,反而向前一步,目光扫过在场所有官员,语气掷地有声,“穆尚书只知喊杀禁绝,却不知眼下局势,堵不如疏!我倒有三策,可解眼前困境,诸位大人不妨一听!”他心里盘算着,这三策是他思虑了半个月的结果,虽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却能暂缓危机,只盼着有官员能站出来支持他。
  
  这话一出,满汉官员们都抬起头,目光齐刷刷地落在陈之遴身上。李大人眼睛一亮,心里松了口气:总算有个务实的法子了,要是真禁了川货,漕运就彻底完了;额尔金泰则皱起眉头,心里犯嘀咕:这陈之遴胆子也太大了,敢跟穆尚书对着干,就不怕被参吗?连穆尔泰也愣住了,一时忘了发怒,只冷冷盯着他,等着看他能说出什么花样——他倒要看看,这汉官能有什么本事。
  
  陈之遴清了清嗓子,声音沉稳下来,条理清晰地说道:“第一策,暂缓禁川货,但设‘过境厘金’。凡川货入中原,按货值抽三成厘金,既不堵死商路,保住那六成过境税银的根基,又能多一笔收入,填补户部缺口。同时严令各地税吏,不得私加税额、敲诈勒索——杭州漕帮之事,本就是税吏苛索引发,若能整肃吏治,可免大半祸端!”他说着,目光扫过掌管吏治的官员,希望能得到认同。
  
  他顿了顿,见李大人等人频频点头,继续说道:“第二策,整顿官盐、官银。官盐掺沙、官银含铅,早已失了民心!应即刻下令,工部严查官银熔铸,确保成色不低于八成;盐运司清理盐场,剔除劣盐,将官盐价降至川盐的九成——百姓若能买到价廉质优的官盐,自然不会再执着于川盐,林宇的盐利便会受损!”他知道整顿官盐官银会触动不少人的利益,心里也没底,但为了朝廷,只能放手一搏。
  
  最后,陈之遴的目光落在“蜀锦券”上,语气凝重却带着对策:“至于‘蜀锦券’,第三策便是‘以券制券’。朝廷可发行‘京通券’,以国库存银、漕粮为抵押,承诺可足额兑银、兑粮,且在官署缴税、官营商铺购物皆可使用。同时明令,民间使用‘蜀锦券’者,需按券面价值缴纳一成‘通行税’——一面提升‘京通券’信用,一面增加‘蜀锦券’使用成本,久而久之,民心自会回流!”他心里清楚,这一策的关键在于国库抵押,可若不试试,朝廷就真的没机会了。
  
  这三策一说,议事厅内顿时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汉族官员们大多面露赞同,李大人悄悄跟旁边的官员低语:“这三策务实得很,比禁绝之策靠谱多了,要是能推行,漕运就能保住了!”几个掌管地方税赋的官员更是频频点头,心里盘算着:有了过境厘金,地方税银也能多些;而满族官员们则神色复杂,额尔金泰心里琢磨着:这陈之遴的法子是好,可穆尚书肯定不会同意,要是站错队,以后日子就难了。
  
  穆尔泰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虽不愿承认,但也知道陈之遴的对策并非无稽之谈——可他要是认了,以后在户部就没了威信,更何况,陈之遴是汉官,他是满官,怎能让汉官压过自己?他硬着头皮反驳:“一派胡言!发行‘京通券’需国库存银,如今国库空虚,拿什么抵押?整顿官盐官银,又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你这是纸上谈兵!”
  
  “国库空虚,可先从内务府拨银五十万两应急——太后、皇上若知此举能稳民心、保江山,必不会反对!”陈之遴立刻反驳,语气坚定,心里却有些担忧:内务府的银子不好动,可眼下也没别的办法了,“整顿官盐官银,虽需耗费一时之力,却能重建朝廷信誉,若连这点魄力都没有,才是真的坐以待毙!”
  
  议事厅内的争议再度升级,满汉官员们也不再沉默。支持穆尔泰的满族官员纷纷开口:“禁绝川货才是正道,不然林宇的势力只会越来越大!”拥护陈之遴的汉族官员则反驳:“禁绝之策是自寻死路,陈大人的三策才是救命稻草!”双方各执一词,吵得不可开交。李大人看着眼前的混乱,心里满是无奈:都什么时候了,还在争满汉之别,朝廷的安危都快保不住了;额尔金泰则左右为难,既不敢得罪穆尔泰,又觉得陈之遴的话有道理,只能低着头不说话。
  
  空气里的火药味愈发浓烈,连窗外渐渐升起的朝阳,都没能给这昏暗的议事厅带来一丝暖意——清廷的经济困局,早已不是一道政令、一个对策就能化解,而这场庙堂之上的裂帛之争,以及官员们各自的私心与顾虑,不过是王朝衰落的又一道缩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