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疆域
无形疆域 (第2/2页)他模拟着票号的运作,将红色棋子从山西移到江南,再与青色棋子叠在一起:“你看,这就是基层的逻辑闭环:苏州百姓靠‘蜀锦券’买平价米,江南粮铺靠米撑住‘蜀锦券’的信用,晋商票号靠‘券’与‘米’赚利润,而这一切的根基,就是咱们粮链与钱链的相互托举——缺了米,券就是废纸;缺了券,米就运不来,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说着,林宇开始在沙盘上推演最坏的情况。他将青色棋子从运河口移开,指尖在沙盘上划出一道“封锁线”:“假设清廷派重兵拦截漕船,粮道断了——不出10天,江南粮价就会从20文涨到50文,跟去年清廷囤积居奇时一样。到时候,‘蜀锦券’的兑换率会暴跌40%,百姓拿着券买不到米,券就成了没人要的废纸,咱们在江南的信用就全没了。”
他又把红色棋子从山西票号处拿走,语气愈发郑重:“反过来,若‘蜀锦券’在北方渗透受阻,每月少吸50万两白银——咱们就没钱从暹罗买米,护粮船队也没钱维护,粮道会因缺粮、缺船而断。江南百姓又得吃清廷的高价米,咱们之前攒下的民心,不出半年就会散了。”
陈墨看着沙盘上被移开的棋子,眼神渐渐清明,他伸手拿起一枚青色棋子,又拿起一枚红色棋子,将它们紧紧叠在一起,语气笃定:“所以粮链是钱链的‘根’,钱链是粮链的‘脉’,根断则脉绝,脉滞则根枯?”
“说得好!”林宇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拿起一张“蜀锦券”,递到陈墨面前。阳光透过券面,将蜀锦纹样映在陈墨的手背上,那些细腻的纹路仿佛活了过来:“这券上的每一道防伪纹,都藏着粮与钱的循环。新护粮船30万两造价靠它,江南12万石米的流通靠它,晋商50万两白银的周转也靠它。清廷拆不开这个循环——穆尔泰禁川货,只会断了江南织工的生路,逼得百姓反他;陈之遴想‘以券制券’,却没足够的粮支撑,他的‘京通券’终究是空中楼阁。”
他走到窗边,望着格物院方向的蒸汽烟雾,语气铿锵:“而咱们,只要守住粮链,让暹罗米源源不断运进来;通了钱链,让‘蜀锦券’在北方票号遍地开花——这无形疆域,就能像这蒸汽一样,一点点蔓延到清廷的每一寸土地。到时候,百姓信的是咱们的粮,用的是咱们的券,清廷的统治,不过是纸糊的房子,一推就倒!”
陈墨双手接过“蜀锦券”,只觉这薄薄的纸片比腰间的分水刀还重——报表上的数字印证着循环的稳固,苏州粮铺的场景彰显着民心的向背,沙盘上的推演揭示着战略的必然。他猛地单膝跪地,玄色劲装扫过地面,发出轻微的声响,声音里满是振奋:“大帅英明!属下这就快马启程去山西!定要让晋商票号全用上‘蜀锦券’,让粮链与钱链的循环更紧密,让这无形疆域,成为清酋的催命符!”
林宇看着陈墨坚定的背影消失在门外,转身回到沙盘前,将青色与红色棋子重新在粮道与商路上排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