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三叔公
第二十一章 三叔公 (第2/2页)剪报记载,1985年,一位名为“约翰·威尔斯“的外国收藏家以合作名义,获取了清河柳编的部分技法资料,随后试图在国外注册专利。当时奶奶作为柳编协会会长,带领匠人们收集证据,最终通过外交途径阻止了这起窃取行为。
“那个外国人...“柳青突然想起神秘短信发来的照片,“就是和奶奶合影的那个?”
爷爷猛地抬头:“什么照片?”
柳青掏出手机,翻出那条彩信。爷爷看到照片,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就是他!威尔斯!”
“张德才背后的人会不会就是这个威尔斯的后代?”柳青推测道,“他们想完成当年没得逞的事?”
三叔公突然激动地拍打轮椅,指着剪报下方的一张小照片。那是一张集体照,奶奶站在中央,周围是十几位柳编匠人。柳青眯起眼睛,在照片角落发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很像张德才!
“张德才当年就参与过这事?“柳青惊呼。
爷爷沉重地点头,纠正道:“看年龄这应该是张德才的父亲或叔伯,看来他们一直是外国人的爪牙...”
窗外突然传来树枝断裂的声音。柳青警觉地转头,隐约看见一个人影从院墙边闪过。
“有人偷听!”她冲向门口,却被爷爷拦住。
“别追。”爷爷严肃地说,“当务之急是保护好这本密册。如果'流光柳丝'落入威尔斯手中,他完全可以在国外注册专利,到时候我们自己的传统反而成侵权了!”
柳青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她小心地合上册子,却发现最后一页夹着一张纸条,上面是奶奶的笔迹:“若遇危难,传于青儿。此女心巧,可承绝技。”
“奶奶...早就计划好了?”柳青声音颤抖,眼眶发热。
三叔公欣慰地点点头,艰难地抬起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脸颊,就像小时候那样。
爷爷长叹一声:“天意啊...月华走前跟我说过,'流光柳丝'不能失传,但也不能轻传。她一直在等合适的传人。”
“所以您才坚持要我学基础功?”柳青恍然大悟。
“技法易学,心性难养。”爷爷凝视着她,“现在你明白为什么我反对你轻易把柳编商业化了吗?”
柳青低头看着密册,感到肩头沉甸甸的。这不仅仅是一本技艺手册,更是一份沉重的责任。她突然理解了爷爷的坚持——有些东西一旦失去,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我会保护好它。”她郑重承诺,“也会学好'流光柳丝',绝不会让它落入不当之人手中。”
爷爷点点头,转向三叔公:“三叔,这东西放小青那儿更安全。您放心,我会亲自督导她学习。”
老人露出欣慰的表情,艰难地抬起右手,将柳青和爷爷的手叠在一起,用力按了按。
离开三叔公家时,天已全黑。柳青将木匣紧紧抱在怀中,不自觉地环顾四周。夜风拂过树梢,发出沙沙声响,仿佛隐藏着无数窥视的眼睛。
“爷爷,张德才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她低声说。
“嗯。”爷爷面色凝重,“从明天起,你搬到地窖工作室学习重点技法。那里隐蔽,还有你奶奶布置的防盗机关。”
“机关?”
“月华当年就防着有人偷艺。”爷爷的嘴角浮现一丝苦笑,“她总说,手艺人的防备心跟手艺一样重要。”
回到家,爷爷带着柳青来到后院的地窖。他移开一个看似普通的储物架,露出后面的暗门。门锁是一个精巧的柳编机关,需要按照特定顺序按压几根柳条才能打开。
“记住这个顺序。”爷爷示范了一遍,“错一次,里面的墨囊就会爆开,把藏的东西全染黑。”
柳青认真记下,跟着爷爷进入暗室。这是一个不足十平米的小空间,但布置得井然有序。墙上挂着各种编织工具,角落有个简易床铺,中央是一张宽大的工作台。
“你奶奶当年常在这里研究新编法。”爷爷轻声说,仿佛怕惊扰了记忆中的身影,“以后你就在这里学'流光柳丝'。”
柳青郑重地将木匣放在工作台上。她突然想起什么,掏出手机:“爷爷,那个陌生号码又发信息了。”
这次是一张模糊的合同照片,上面隐约可见“专利权”、“独家所有”等字样,签署日期是1985年,签名处被刻意遮住,只露出一角——一个烫金的“W“字母。
“威尔斯...”爷爷咬牙切齿,“他们果然贼心不死!”
柳青正要回复,手机突然黑屏,随后自动重启。当屏幕再次亮起时,那条信息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像从未存在过一样。
祖孙俩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和警惕。“他们能远程控制你的手机。”爷爷沉声说,“明天去买个新手机,这个别再用了。”
柳青点点头,突然感到一阵寒意爬上脊背。她本以为这只是一场关于传统技艺的传承故事,却不知何时已卷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而此刻,在镇上的某家宾馆里,张德才正对着手机点头哈腰:“是的,威尔斯先生...您什么时候到华国?...”
窗外,一轮冷月高悬,清辉如水,静静注视着这个即将掀起波澜的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