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5波斯秘色,琉璃辉光续
385波斯秘色,琉璃辉光续 (第2/2页)与此同时,织染坊里也正上演着奇妙的融合。大乾的周婆婆演示着“七染七晒”之法,将生丝浸入发酵的蓝靛液,又置于波斯的日光下暴晒,丝绸在反复浸染中从月白渐变为深邃的靛蓝。波斯染匠则献上他们的红花染,与周婆婆带来的栀子黄调和,竟配出一种如琥珀般温润的橙红。
交流在试探中升温。当李老丈发现波斯人提纯钴矿用的是硫磺熏蒸法时,他取出随身携带的《天工开物》抄本,指着其中“水飞法”的记载:“以水淘洗矿粉,杂质自沉,此法更洁净。”哈桑看后击节赞叹,当即命人拆除部分窑炉,按大乾的“龙窑”结构改造,竟让琉璃的成品率提高了三成。
半年后,阿尔达希尔在泰西封郊外划出一片沃土,立起“唐波联合工坊”的石碑。大乾的染缸与波斯的琉璃窑隔街相望,周婆婆教波斯女子用媒染剂控制丝绸的光泽,哈桑则指导大乾匠人用金属氧化物调配出琉璃的虹彩。他们共同发现,将波斯的白铅矿与大乾的紫草混合,能染出一种如葡萄紫般的新色;而把大乾的高岭土掺入琉璃原料,竟能烧出带着玉质感的半透明器皿。
又是一年秋深,联合团队带着成果返回长安。风染霜在长乐宫亲自查验,指尖拂过一匹“波斯蓝”锦缎,那颜色比传统的靛蓝更明亮,却保留了丝绸的柔光;案上的琉璃盏内嵌着缠枝纹,是波斯的鎏金工艺与大乾的掐丝技法结合,转动间似有流萤飞舞。
“陛下请看这份《泰西封备忘录》,”风染霜展开一卷羊皮纸,上面用汉文与波斯文双语书写,“两国约定,每年互派匠人交流,所创技艺共享。”慕容冷越接过细看,忽然大笑:“好!朕要在长安也设一座‘四方技艺院’,让吐蕃的金银匠、暹罗的漆匠都来此交流。”
他转身看向阶下的穆罕默德王子,将那盏缠枝纹琉璃盏推过去:“这便赠予波斯陛下,让他瞧瞧,当东方的巧思遇上西方的妙技,能绽放出何等光彩。”
暮色漫入长乐宫,桑树上的最后一片叶子飘落,落在风澈皇子捧着的锦盒上。盒内是风染霜新设计的“星辰瀚海纹”锦样,靛蓝的底色上,金线绣出的波斯式卷草与大乾的云纹交织,仿佛将整条丝路的星月都织了进去。
“父皇,母后,”风澈仰起小脸,手中举着一块融合了两国技艺的琉璃镇纸,“哈桑大师说,这叫‘智慧之光’。”慕容冷越将他抱起,风染霜的指尖与他一同抚过琉璃的冰凉,殿外传来丝路商队的驼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脆悠扬。
长安的夜,因这些跨越万里的色彩与智慧,变得愈发璀璨。那条以丝绸铺就的道路,早已不再只是货物的通道,而成了一条流淌着知识与创意的长河,载着东西方的文明,驶向更辽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