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 星桥破晓时的微光与暗痕
第 5 章 星桥破晓时的微光与暗痕 (第2/2页)小陈立刻带着安保冲过去,把男人按在座位上。男人挣扎着喊:“我是滨江创投的!你们毁了我们的生意,就得付出代价!”
林野没理会男人的嘶吼,脑子里突然闪过2024年的那个雨夜——民房里的台灯忽明忽暗,他们的初代头环被隔壁的微波炉干扰,数据乱得像团麻。陈默蹲在地上,用一根旧铁丝和焊锡,临时改了个信号滤波器,说“野子,对付干扰,得用老办法”。
“老周!启动2044年的‘铁丝滤波’算法!”林野突然喊出声,“就是咱们当年在民房里用的那个,反向叠加干扰频率,能抵消信号波动!”
老周愣了一下,立刻反应过来,手指在键盘上翻飞:“正在加载……30%……70%……好了!信号稳定了!”
全息屏上的红线慢慢退去,蓝绸带重新舒展。小宇的呼吸渐渐平稳,他闭上眼睛,重新下达指令,机械臂缓缓落下,把咖啡粉均匀地倒进滤杯,然后提起水壶,热水顺着滤杯边缘流下,褐色的咖啡液滴进杯子里,香气很快漫满全场。
台下的骚动慢慢停了,有人先鼓起掌,然后掌声像潮水般涌来,盖过了之前的质疑。那个被按在座位上的男人垂着头,再也没出声。林野松了口气,走到小宇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我说你能行的,小宇做得很好。”
小宇笑着抬头,眼里闪着光:“林总,我刚才好像真的摸到星星了。”
就在这时,林野的私人终端突然震动——是陈默发来的视频,背景是硅谷脑科的会议室,他手里举着份文件,声音压得很低:“野子,滨江创投和黑岩生物的合**议找到了,他们想把‘星桥’改造成军用设备——我已经把证据发去纪委,张董这次跑不掉了。”视频的最后,陈默晃了晃手里的泡面桶,是2024年的老牌子,“等我回去,咱们煮泡面,再看看那间民房。”
林野看着视频,眼眶突然有点热。他想起2024年那个没房租的夜晚,他们三个在民房里煮泡面,陈默说“以后咱们要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也能做脑机”,现在他们做到了,哪怕走了很多弯路。
苏晚走过来,手里拿着份新的文件,嘴角带着笑:“工信部刚发的通知,针对美国的新制裁,他们协调了中芯国际和华为,成立‘脑机供应链保障机制’,传感器的供应没问题了。”她顿了顿,往林野口袋里塞了颗糖,“是你喜欢的橘子味,2026年咱们拿补贴那天,你吃的就是这个。”
林野捏着那颗糖,糖纸的纹路在指尖很清晰。他抬头看向台下,全息屏上正循环播放着2024年到2049年的画面:小宇第一次控制玩具车、周奶奶记起孙女的名字、阿明用意念画画……每一个瞬间,都闪着初心的光。
“各位,”林野重新拿起话筒,全场安静下来,“刚才的小插曲,让我想起2044年的那个雨夜,我们在民房里跟干扰斗了一整夜。那时有人说我们异想天开,但今天,小宇用‘星桥’煮好了咖啡,周奶奶记起了家人,这就是最好的回答。”
他抬手,全息屏上的画面变成2044年民房的照片:“这张照片里的我们,一无所有,却有全世界的勇气。25年后的今天,我们有了技术,有了团队,更有了这么多人的支持——所以不管遇到什么,我们都不会忘记,做脑机的初心,是让科技温暖每一个需要的人。”
体验会结束时,夕阳透过玻璃幕墙洒进来,落在林野和苏晚身上。小宇被记者围在中间,兴奋地讲着“星桥”怎么改变了他的生活,老周跑过来说“欧洲的医院发来了合作意向,想引进20台‘星桥’”。
林野看着眼前的一切,摸了摸口袋里的旧照片——2024年的民房里,三个年轻人笑得亮。他知道,美国的制裁还在,滨江创投的余党还没清干净,但他不再怕了。因为他身边有苏晚,有陈默,有小宇,有所有相信“星桥”的人,还有那颗永远滚烫的初心。
“接下来去哪?”苏晚问,眼里映着夕阳的光。
“去杭州,”林野笑着说,“陈默要回来煮泡面,小宇想去看看那间民房,咱们也该回去看看了。”
苏晚点点头,挽住他的胳膊。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像25年的路,也像未来更长的路。远处的空中,印着“星桥”logo的悬浮车正往社区康复中心飞去,淡蓝色的光在暮色里,像颗不会灭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