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章 打假者与守灯人
第 8 章 打假者与守灯人 (第2/2页)林野松了口气,挂了电话时,发现手心已经攥出了汗。他走到办公室的窗边,看着远处的中芯国际工厂——那里的生产线还在运转,蓝色的晶圆在设备里缓缓转动,像在守护着他们的希望。
上午10点,曼谷警方根据巴颂提供的线索,包围了湄南河附近的仓库。陈默带着频谱仪走在最前面,刚推开仓库门,一股刺鼻的焊锡味就扑面而来。仓库里堆满了印着“星桥”假logo的纸箱,几个工人正往设备上贴贴纸,墙上还挂着张皱巴巴的“小脑环”电路图——是2024年的旧版本,被人用红笔改得面目全非。
“不许动!”警方的喊声刚落,一个穿黑色西装的男人突然抓起台仿冒设备,朝陈默砸过来。陈默躲开时,怀里的频谱仪掉在地上,屏幕磕出道裂痕。男人想从后门跑,却被突然冲进来的一群人拦住——是曼谷当地的患者家属,他们手里拿着正品“星桥”设备,举着“拒绝假货”的牌子,脸上还带着未愈的灼伤。“我们不会让你们害更多孩子!”一个女人举着自己女儿的诊断报告,声音发颤,“我女儿用了你们的假货,现在连基本的意识都快没了!”
男人愣住了,很快被警方按在地上。陈默看着围过来的患者家属,突然觉得眼眶发热——这些人里,有的用着正品“星桥”,有的还在排队等待,却愿意为了保护更多人,自发地站出来。他捡起地上的频谱仪,打开开关:“这个能帮你们鉴别真假,正品‘星桥’的信号频谱是淡蓝色的,和2044年‘小脑环’的频谱一致;假货的频谱是杂乱的红色,一测就知道。”
下午2点,林野收到曼谷警方的消息:仿冒窝点已被端掉,查获仿冒设备3000多台,逮捕涉案人员12名,其中包括滨江创投东南亚地区的负责人。“林总,苏姐那边传来好消息,”小陈抱着平板跑进来,屏幕上是苏晚和欧盟**的合影,“欧盟不仅同意开通‘医疗应急通道’,还把‘星桥’的‘算法水印’定为全球脑机设备的防伪标准!”
林野走到全息屏前,点开苏晚发来的视频——她站在欧盟会议中心的展厅里,手里拿着周奶奶的感谢信,信上的字迹歪歪扭扭,却写得很认真:“谢谢星桥,让我记起了孙女的名字。”苏晚的声音透过屏幕传来:“林野,我带的100封感谢信都交给了欧盟委员会,他们说这是最有说服力的‘技术证明’。”
此刻,曼谷社区医院的病房里,阿明正戴着正品“星桥”设备,用意念控制机械臂画画。屏幕上,一幅歪歪扭扭的画慢慢成型——里面有三个小人,围着一台贴满电极片的头环,旁边写着“星桥”两个字。巴颂蹲在病床边,眼泪又掉了下来,这次却是高兴的:“阿明说,等他好了,要去中国看看那间民房,看看你们当年做‘小脑环’的地方。”
陈默把这幅画拍下来发给林野,附了句话:“咱们的初心,没白费。”他看着病床上的阿明,又摸了摸怀里的旧频谱仪——屏幕上的淡蓝色频谱还在跳动,像2024年民房里的那盏台灯,温暖又明亮。
晚上8点,林野打开私人终端,给东南亚的合作伙伴发消息:“首批200台正品设备明天抵达后,优先送到有患儿的医院,我和陈默会远程指导调试。另外,告诉所有被仿冒设备伤害的患者,‘脑机公益基金’会承担所有治疗费用——咱们不能让他们因为假货,失去对希望的信心。”
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来时,窗外的北京亮起了灯。林野走到书架前,拿起那个2044年的“小脑环”原型机,贴在耳边——仿佛还能听到当年在民房里,苏晚煮泡面的“咕嘟”声,陈默改代码的键盘声,还有小宇第一次控制玩具车时的欢呼。
他知道,美国的制裁还在,滨江创投的残余势力还没清干净,全球市场的路还很长,但他不再害怕——因为他有陈默这样一起打假的兄弟,有苏晚这样在海外奔走的爱人,有巴颂、阿明这样相信他们的患者,还有那些藏在旧设备、旧信里的初心,像一盏盏灯,照亮了他们走过的每一步路。
林野拿起手机,给陈默和苏晚各发了条消息:“等阿明康复,咱们一起带他去杭州,看看那间民房,煮一碗2024年的泡面,告诉他们,所有的坚持,都值得。”
陈默回复了个星星表情,苏晚回复了个粽子表情——和2024年他们在民房里,用旧手机发的表情一模一样。林野看着屏幕,突然笑了。窗外的灯光闪烁,像无数颗星星,照亮了北京的夜空,也照亮了他们接下来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