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65章 信任危机
第一卷 第65章 信任危机 (第1/2页)林凡被纪委谈话并暂停接触核心项目的消息,像一颗深水炸弹,在红星轧钢厂内部引发了更为剧烈的震荡。虽然调查仍在进行中,结论未明,但很多人已经下意识地开始重新评估与林凡的关系。
“重生”项目组的气氛变得微妙起来。虽然林凡依旧是名义上的负责人,但暂停接触核心技术的命令一下,很多原本需要他决策的关键环节陷入了停滞。来自研究所和兄弟单位的专家们面面相觑,不好过多插手厂内事务,只能无奈等待。王师傅等老师傅们心急如焚,几次想去找领导说情,都被林凡劝住了。
“等等看,清者自清。”林凡表现得出奇平静,每日只是整理技术笔记,或者去车间指导一些不涉密的基础工作。但他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些曾经充满敬佩和热情的目光,如今掺杂了太多复杂的东西:怀疑、同情、观望,甚至幸灾乐祸。
许大茂之流更是上蹿下跳,虽然不敢明目张胆,但阴阳怪气的风凉话却没少说。“哎呦,这不是林大工程师吗?怎么有空来我们这基层车间指导工作了?”“这人啊,爬得太快,容易摔着,还是得脚踏实地啊!”
车间小组长之流也见风使舵,原本巴结讨好的嘴脸消失不见,分配任务时甚至带着几分刻意刁难。林凡对此一概泰然处之,该干嘛干嘛,仿佛那些暗箭从未存在。
但压力并非不存在。李厂长虽然力挺,但调查组按程序办事,他也无法强行干预,只能私下里为林凡着急。刘副厂长则稳坐钓鱼台,时不时在厂务会上“关心”一下调查进度,强调“既要爱护人才,也要坚持原则”,暗中施压。
最让林凡感到沉重的,是陈大校那边的沉默。项目停滞,军方必然焦急,但陈大校自调查开始后,就未再与他直接联系。这种沉默,让林凡无法准确判断军方的态度。
调查似乎陷入了僵局。匿名信内容空泛,查无实据;林凡的解释合情合理,难以驳斥。但调查组也没有轻易下结论,似乎还在寻找着什么。
这天下午,调查组的孙书记和干事再次来到了厂资料室。他们调阅了林凡入职以来的所有档案记录,特别是关于奖金发放、工业券来源的凭证,一一核对,确实与林凡所说吻合。
“孙书记,看来经济来源和生活作风这方面,确实没什么问题。”干事小声说道。
孙书记皱着眉,翻看着厚厚的档案:“技术来源呢?他说的自学,总得有点痕迹吧?”
“借阅记录之前粗略查过,量很大,确实都是技术书籍。”干事回答。
“再仔细查一遍!”孙书记吩咐道,“重点是时间!看看他借阅那些最深奥的外文技术书籍的时间点,是不是真的远在他解决那些技术难题之前!如果他是事后才借来看的,那就说明他之前的技术来源有问题!”
这是一个调查思路的突破点!如果林凡是在崭露头角之后才临时抱佛脚,那他的技术来源就确实可疑!
两人立刻埋头在厚厚的、纸页已经泛黄的借阅登记簿里,一页一页地仔细翻查,核对日期。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资料室里安静得只能听到翻动纸页的沙沙声。
突然,干事发出一声低低的惊呼:“孙书记!您看这个!”
孙书记立刻凑过去。干事手指颤抖地指着一连串的借阅记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