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 第171章 非常之策

第171章 非常之策

第171章 非常之策 (第2/2页)

刘备闻言啧啧称奇:
  
  “举茂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此言切中时弊,不知出自何典故?”
  
  诸葛亮:“臣亦认为此言甚妙,但麋昭汉素有惊人之语,未必据典。”
  
  刘备想想也是,没再纠结,问:“那如何解决?”
  
  诸葛亮:
  
  “可以乡议补足。”
  
  “吏员结束试守一年后,其原任职地的乡议仍与其官秩挂钩”
  
  “若原地乡议不佳,虽升调犹可谪迁。”
  
  刘备听到这已经反应过来了。
  
  麋威这个“短策”,其实就是将两汉的察举制和曹魏的评议制结合起来。
  
  其中察举为主,评议为辅。
  
  后者主要起一个监督的作用。
  
  而果然,诸葛亮接着道:
  
  “三论,《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十年前的廉吏,十年后未必清廉。”
  
  “故若朝廷终要设置中正官,当以三到五年为一期。一期一评。”
  
  “切不可一评定终身。”
  
  “便是中正官,也当三到五年一轮换,以防私相授受。”
  
  “如此,朝廷选贤任能之权,便能大略掌握在朝廷手中,不易被地方大姓豪族所侵吞。”
  
  麋威最后这句话,说得相当露骨。
  
  刘备作为君主,当然是爱听的。
  
  却也知此举本质上就是剥夺地方大姓豪族的利益。
  
  凡事就怕对比。
  
  人家曹丕优容士族,你刘备却设下条条框框多加防范。
  
  这不是逼着人家倒向曹氏?
  
  而且能不能牢牢掌控人事权,很看当朝天子的水平。
  
  刘备自己是个马上皇帝,在季汉威望无双,或可对群下手把拿捏。
  
  但自己身后如何,却无法保证了。
  
  归根结底,治理天下,不靠有学识的士人,难道靠一群大字不识的泥腿子?
  
  想到这,原本还对麋威种种新奇观点有所期待的刘备,不免有些意兴阑珊。
  
  却也不怪麋威。
  
  现实如此。
  
  除了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小修小补,还能如何?
  
  总不能直接砸了自己脚下的椅子,大喊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吧?
  
  关键喊了也没用。
  
  文盲就是不适合治理天下。
  
  这时诸葛亮看出刘备的失望,不由提醒道:
  
  “陛下,此三论只是应急短策,非长久之计也!”
  
  刘备这才反应过来,急切道:“长策又怎么说?”
  
  诸葛亮表情怪异:
  
  “长策只有一句:改良造纸术,以纸书取代简牍。”
  
  啊?
  
  刘备以为自己听错了。
  
  短策论述翔实,引经据典。
  
  长策反而只得一句话?
  
  还纸书?
  
  好在诸葛亮卓识不凡,瞥了一眼手边垒得小山似的竹牍。
  
  郑重道:
  
  “臣以为短策三论,或可斟酌。唯此长策,不管结果如何,都应该一试!”
  
  ……
  
  “为父得陛下优容多年,若能为朝廷分忧,自当尽力。”
  
  “只是为何偏偏要改良造纸术呢?”
  
  “简牍就那么不堪吗?”
  
  翌日,麋竺听闻刘备的新差遣,一时不解其意。
  
  麋威作为始作俑者,没猜到这差事最终落到老爸身上。
  
  或者老刘认为老爸的经商才能适合干这个?
  
  总不能是看不惯这位司空公平日太闲了吧。
  
  稍稍胡思乱想,便道:
  
  “非是简牍不堪用。”
  
  “而是曹魏雄踞中原已历二世,士心多附。”
  
  “我朝欲与其争士,当在非常之时行非常之策。”
  
  “然非常之策,必有后患。”
  
  “用纸书取代简牍,正是弥补后患,乃至于将来出奇制胜的关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