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 第129章 先生可有良策?

第129章 先生可有良策?

第129章 先生可有良策? (第1/2页)

儿臣定当细细体悟‘四民’之本,学习总揽全局、持纲振纪之道,以期日后能不负父皇期望,不负天下万民。”
  
  看到李承乾如此“欣然接受”自己的教导,脸上重现光彩,甚至比以往多了几分沉稳与坚毅,李世民心中顿感欣慰。
  
  看来,自己的帝王之道,终究还是能驾驭和引导这个儿子的。
  
  无论其背后是否有高人,只要大方向被自己掌控,太子的成长便是可控的,甚至是值得鼓励的。
  
  殿内的气氛,似乎也因此缓和了不少。
  
  沉吟片刻,李世民仿佛不经意般提起,语气温和如同寻常父子闲聊。
  
  “高明啊,朕观你近日,无论是应对朝务,还是思虑政事,皆颇有章法,进益显著。”
  
  “可是在东宫……交了何等良师益友?或是麾下,有何等才干突出之士,尽心辅佐于你?”
  
  来了!
  
  李承乾心中凛然,面上却不动声色。
  
  父皇果然还是在试探,在寻找那个可能存在的“高人”。
  
  他抬起头,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对属官努力认可的神情。
  
  “回父皇,儿臣近来深感以往荒疏,故而时常召见东宫左右春坊、詹事府诸位属官问对。时常提醒儿臣何为储君本分,何为不可为之事,儿臣受益良多。”
  
  接着,他语气更为自然地说道:“至于伴读之中,如李白药、许敬宗等人,亦时常与儿臣探讨经史,砥砺学问。还有那李逸尘,”
  
  他提到这个名字时,语气没有丝毫异常,如同提及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名字。
  
  “为人勤勉踏实,伴读时颇为用心。”
  
  “东宫上下,近来确是同心协力,时刻提醒、辅佐儿臣,儿臣方能稍有寸进。”
  
  这份坦然与自然,毫无刻意维护或隐藏某人的迹象。
  
  李世民深邃的目光在李承乾脸上停留了片刻,未能发现任何一丝不自然或闪烁。
  
  太子这番回答,合情合理,将进步归功于东宫整体的努力和那些有名有姓、众所周知的正直官员的督促,完全挑不出毛病。
  
  那个叫李逸尘的伴读,密报中也多次提及,背景清晰,过往平平,确实不像是有能力搅动风云之人。
  
  ‘看来,要么是太子自身开窍,要么……那高人隐藏得极深,或者,根本就是朕多虑了?’
  
  李世民心中暗忖。
  
  他知道,如果真有那样一位高人,并且太子决意维护,自己再问下去也不会有结果,反而可能打草惊蛇。
  
  于是,他不再追问,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顺势鼓励道:“如此甚好。”
  
  “东宫属官尽职,伴读用心,你能虚心纳谏,朕心甚慰。”
  
  他略作停顿,仿佛想到了什么,语气变得更为郑重。
  
  “你年岁渐长,学业政事皆需更有体系的教导。东宫僚属虽众,却少一个总领纲纪、德高望重的师傅。”
  
  李承乾心中一动,隐约猜到了什么。
  
  果然,李世民继续说道:“朕意,为你择一良师,授太子太傅之衔,总领东宫教习,匡正得失。”
  
  他看着李承乾,缓缓道,“朕属意……由郑国公魏征出任此职,你以为如何?”
  
  听到“魏征”二字,李承乾脑海中瞬间闪过不久前的一幕。
  
  那时,父皇也曾属意由梁国公房玄龄兼任太子太师,消息传到东宫,他当时还颇为兴奋。
  
  以为能得到这位权倾朝野、深得父皇信任的重臣教导,特意命人清扫宫道,准备仪仗,欲在东宫门口亲迎。
  
  谁知,到了东宫门口,房玄龄却以“臣德才浅薄,恐不堪此重任,且陛下倚重,政务繁忙,实难分身”为由,坚决推辞,甚至连东宫的门都未进,便直接回府了。
  
  那份毫不掩饰的疏远与拒绝,如同当头一盆冷水,让他第一次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在部分重臣眼中那尴尬而堪忧的地位。
  
  遭受了不小的打击。
  
  此刻,父皇再次提出任命太子太傅,人选换成了以刚直闻名的魏征。
  
  魏征会接受吗?
  
  他会像房玄龄一样,给自已难堪吗?
  
  这些念头一闪而过,李承乾面上却未显露分毫,只是恭敬地垂下头,语气平和听不出喜怒。
  
  “魏公乃国之柱石,耿直忠贞,能得魏公为师,是儿臣的福分。”
  
  “一切……但凭父皇安排。”
  
  他将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完全服从父亲的安排,不露任何对过往芥蒂的耿耿于怀,也不显对未来的过分期待。
  
  李世民看着儿子这般“懂事”的模样,心中的欣慰又多了几分。
  
  他点了点头:“好,既然如此,朕稍后便会与魏征商议此事。你回去后,也好生准备,魏征为人严正,你要虚心受教,不可懈怠。”
  
  “儿臣遵旨。”李承乾再次行礼。
  
  “去吧,好生将养,西州债券后续事宜,还需你多费心。”
  
  “是,儿臣告退。”
  
  李承乾躬身,一步步稳健地退出了两仪殿。
  
  殿门在他身后缓缓合拢,隔绝了内外的世界。
  
  直到走出两仪殿很远,来到宫道之上,初夏的风拂面而来,李承乾才缓缓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后背的内衫,已被冷汗微微浸湿。
  
  与父皇的每一次对面,都如同在悬崖边行走,尤其是当他心中藏着巨大秘密的时候。
  
  这个秘密需要他守护很久很久,直到自己能彻底掌握权柄之时……。
  
  他知道,关于“高人”的试探并未结束,父皇的疑虑只是暂时被压下。
  
  而即将到来的魏征,既是机遇,也是巨大的挑战。
  
  这位以敢言直谏著称的诤臣,会成为他太子之路上的助力,还是另一重阻碍?
  
  他必须小心应对。
  
  同时,他心中那股超越父皇的火焰,也燃烧得更加旺盛。
  
  父皇用“四民”之说为他描绘的图景,固然宏大,但李逸尘为他打开的,是一个更真实、也更需要勇气的世界。
  
  他要走的,将是一条不同于贞观的道路。
  
  两仪殿内,李世民独自坐在御榻上,手指依旧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
  
  李承乾的表现,堪称完美。应对增发债券的理性,阐述“心病”缘由的真挚,回答关于“良师益友”问题的坦然,以及对任命太子太傅的顺从……都挑不出任何毛病。
  
  可越是完美,他心中那丝疑虑反而像水底的暗草,缠绕得越紧。
  
  “高祖托梦……”他低声自语,嘴角泛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冷笑。
  
  他根本不信。
  
  父皇李渊的秉性,他再清楚不过。
  
  那么,是谁?
  
  是谁能让李承乾在短时间内,发生如此脱胎换骨的变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