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 第130章 非常之时,或需行非常之策。(求大佬给个月票呗,晚上我多更)

第130章 非常之时,或需行非常之策。(求大佬给个月票呗,晚上我多更)

第130章 非常之时,或需行非常之策。(求大佬给个月票呗,晚上我多更) (第2/2页)

这确实是个验证的办法,虽然听起来有些冷酷,但在人命关天且涉及更大人群安危时,这已是相对稳妥的选择。
  
  他对李逸尘的信任,终究占据了上风。
  
  “若……若真如先生所言……”
  
  李承乾缓缓坐回,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那无疑是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活路!只是……民间视蝗为神,即便无毒,恐也无人敢食,更遑论大规模捕食以减灾了。”
  
  “此事需循序渐进,官方引导。”李逸尘道。
  
  “可先由官府出面,宣讲区分蝗虫状态及烹制之法,并以工代赈,组织灾民捕捉蝗虫,由官府统一按量收购,经严格处理后,或作为牲畜饲料,或由官厨示范烹食,逐步扭转观念。”
  
  “即便不能作为主粮,亦是能救一时之急。”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将这番惊世骇俗的言论努力消化。
  
  他意识到,李逸尘提出的不仅仅是“吃”这个动作,而是一套从识别、捕捉到加工处理的完整思路,背后是对事物本质的深刻洞察,是对“常识”的大胆挑战。
  
  “学生……受教了。”
  
  他最终沉重地点了点头。
  
  “此事,学生会寻机禀明父皇,恳请先行试验。若果真有效……功莫大焉!”
  
  话题随之转向了更现实的问题。
  
  李承乾眉头再次锁紧。
  
  “即便扑杀有些新法,即便……食用蝗虫可行,然蝗灾过后,粮食减产已成定局。”
  
  “粮价必然飞涨,那些囤积居奇的奸商,绝不会放过此等良机。孤……绝不能坐视百姓因饥馑而亡,定要设法抑制粮价!”
  
  他的语气斩钉截铁,带着储君的责任与决心。
  
  李逸尘却微微摇头:“殿下欲抑粮价,其心可嘉。然,臣以为,此刻非但不能强行抑制粮价,反而应……允许粮价上浮。”
  
  “什么?”李承乾再次愕然,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先生!为何如此?这不是明摆着让那些黑心粮商赚取黑心钱,盘剥灾民吗?史书记载,官府抑价,乃安民之常策!”
  
  “殿下可知,史书亦同样记载,每每官府强行抑价之后,市面之上,粮食便奇迹般消失了?”
  
  李逸尘反问,语气冷静得近乎残酷。
  
  “粮商们是如何应对的?”
  
  李承乾一愣,下意识回答。
  
  “他们……他们便隐匿粮食,不肯发售,或转入黑市,以更高价出售……”
  
  “正是如此。”
  
  李逸尘目光锐利。
  
  “官府强行压价,于粮商而言,无利可图,甚至亏本。他们为何要卖?”
  
  “他们宁可粮食烂在仓里,也不会拿出来平抑市价。结果便是,官府法令成了一纸空文,市面上无粮可买,灾民拿着钱也买不到活命之粮。”
  
  “最终只能铤而走险,或活活饿死。此非抑价,实乃驱民于死地!”
  
  李承乾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却发现无言以对。
  
  他读过太多这样的记载,每一次朝廷强行平抑物价,最终结果往往都是市场停滞,奸商横行,百姓处境反而更糟。
  
  “那……那依先生之见,该如何是好?”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迷茫和焦躁。
  
  “难道就眼睁睁看着粮价飙升,富者囤积,贫者饿殍?”
  
  “当下首要,是让灾民能吃到东西,活下去。”李逸尘沉声道。
  
  “允许粮价适度上浮,粮商见有利可图,才会将粮食运往灾区发售。”
  
  “只要市场上有粮流通,无论价格多高,总有人能买到,总比有价无市、完全断绝希望要强。”
  
  “此乃利用人性逐利之本能,疏导而非堵塞。”
  
  他顿了顿,看着脸色变幻不定的李承乾,继续剖析。
  
  “粮价上涨,亦能吸引周边未受灾地区,甚至更远地方的粮商运粮前来售卖,从而增加灾区粮食供给。”
  
  “供给一旦增加,价格虽高,却会自然形成一个新的、市场认可的平衡点,不至于无限飙升到完全无法承受的地步。”
  
  “此乃‘看不见的手’在调节,强过官府粗暴的‘看得见的手’。”
  
  “可是……可是灾民贫苦,如何买得起高价粮?”
  
  李承乾抓住了问题的核心。
  
  “所以,官府之责,不在于抑价,而在于赈济与调控。”李逸尘道。
  
  “朝廷应拿出钱粮,一方面开设粥棚,直接救济最贫苦、无钱购粮之民,保障其最基本生存。”
  
  “另一方面,或可以工代赈,组织灾民参与扑蝗、修路、水利等工程,发放钱币或粮食作为报酬,使其有能力购买市面粮食。”
  
  “同时,朝廷亦可动用常平仓之粮,选择适当时机,投放市场,此举并非为了压价,而是为了增加供给,平抑过于剧烈的价格波动,示之以朝廷掌控之力,防止奸商过度投机。”
  
  李承乾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李逸尘这番话,完全颠覆了他以往对“仁政”的理解。
  
  允许粮价上涨,利用商贾逐利之心,这与他所受的“重农抑商”、“仁义治国”的教导格格不入。
  
  然而,理智又告诉他,李逸尘所言,直指历代赈灾中最为棘手的核心矛盾,其逻辑冰冷而现实,却似乎……更为有效。
  
  李承乾从沉思中回过神。
  
  “债券既能筹钱开发西州,若能迅速募集一笔钱粮,朝廷赈济便能更为从容。”
  
  “此法可行,可解燃眉之急。”李逸尘肯定道。
  
  “然,仍是治标之举。赈济只能救一时,无法恢复生产。且殿下需知,债券募集亦需时间,而灾情不等人。”
  
  “更关键者在于,即便募集到钱粮,如何发放?依旧绕不开臣方才所言,是选择强行抑价导致市场停滞,还是允许市价浮动辅以官府救济调控之路。”
  
  他总结道:“治蝗、筹粮、赈济、安民,环环相扣。”
  
  “扑杀需得法,食蝗需验证,粮价需疏导,赈济需精准。”
  
  “殿下若有心于此番灾政中有所作为,便需跳出旧有窠臼,统筹考量。非常之时,或需行非常之策,其根本,在于让粮食能流动起来,让灾民能活下去,直至灾后重建,恢复生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