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 第143章 太子这一手,太狠了!

第143章 太子这一手,太狠了!

第143章 太子这一手,太狠了! (第2/2页)

李承乾最后道:“将这个崔德利,以及德丰粮行一干涉案主要人犯,给孤绑了!”
  
  “明日午时,游街示众,公告其罪状,让兖州的百姓都看看,对抗朝廷、盘剥他们的,到底是些什么人!”
  
  ……
  
  翌日,午时。
  
  瑕丘城的主要街道上,人山人海。
  
  消息早已传开,太子殿下拿下了对抗赈灾的贪官和奸商,今日要游街示众。
  
  尽管饥饿和疲惫依旧刻在脸上,但无数百姓还是挣扎着涌上街头,挤在道路两旁,伸长了脖子张望。
  
  队伍来了。
  
  前面是开道的兵士,盔甲鲜明,神情肃穆。
  
  紧接着,便是被绳索捆绑、背后插着亡命牌的一干人犯。
  
  为首的就是那个崔氏总管事崔德利,他面色灰败,眼神空洞,被两个兵士粗暴地推搡着前行。
  
  后面跟着的是粮行的几个主要管事,以及被革职的瑕丘县令周明远等人。
  
  周明远早已没了官威,官袍被剥去,只穿着一身白色囚衣,涕泪交加,脚步踉跄。
  
  队伍两旁,有嗓门洪亮的兵士,一边行走,一边大声宣读着这些人的罪状。
  
  “犯官周明远,身为县令,贪墨渎职,勾结奸商,欺压百姓,罪大恶极!”
  
  “奸商崔德利,操控粮价,胁迫百姓,对抗东宫赈灾政令,罪无可赦!”
  
  ……
  
  每念一条罪状,人群中便爆发出一阵压抑的喧哗。
  
  “活该!这些杀千刀的!要不是他们,俺们何至于饿死那么多人!”
  
  一个老汉拄着木棍,咬牙切齿地低吼,浑浊的眼睛里迸射出仇恨的光芒。
  
  “那个周县令,平时看着人模狗样,没想到心这么黑!”
  
  一个妇人抱着骨瘦如柴的孩子,朝着周明远啐了一口。
  
  “崔家……连崔家人都被抓了?”
  
  也有人窃窃私语,脸上带着难以置信和后怕。
  
  “没听兵爷念吗?”
  
  “崔家……他们可是几百年的世家啊,怎么能干这种事……”
  
  “世家怎么了?世家就不吃饭了?他们这是想把粮食攥在手里,等着涨上天价,吸咱们的血呢!”
  
  “太子殿下真是青天大老爷啊!把这些蛀虫都揪出来了!”
  
  议论声,咒骂声,哭泣声,感激声……交织在一起,汇聚成一股汹涌的暗流,冲击着这座古老的城池。
  
  许多百姓看着那些昔日作威作福的官老爷和奸商如今成了阶下囚,游街示众,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在心底滋生——原来,这些人并非高高在上,不可动摇。
  
  原来,朝廷的法度,真的可以为他们这些升斗小民做主。
  
  游街的队伍缓缓行进,罪状一条条公之于众。
  
  阳光照射在那些囚犯苍白绝望的脸上,也照射在道路两旁百姓复杂而激动的面容上。
  
  当队伍经过崔府所在的那条街时,府门紧闭,门前冷落,与周围的喧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人群中的议论声更大了,目光不时瞥向那高大的门楼,指指点点。
  
  隐藏在人群中的崔家眼线,听着那些毫不掩饰的指责和鄙夷,脸色难看至极,悄悄缩回了头,快步回去禀报。
  
  府内,崔瀚听着下人的回报,脸色铁青。
  
  游街示众!
  
  公告罪状!
  
  太子这一手,太狠了!
  
  这不仅仅是杀几个人,这是将崔家的脸面撕下来,放在地上踩!
  
  经此一事,崔家在山东的声望必将一落千丈!
  
  ……
  
  数日后,长安城,两仪殿。
  
  李世民看着手中由百骑司和兖州新任官员分别呈上的密报和奏章,脸上神色复杂。
  
  奏章是王琮以协理兖州政务身份所上,详细禀明了兖州官员更替、赈灾进展以及查处德丰粮行、公告罪状、游街示众等事宜。
  
  密报则更为详尽,记录了整个过程以及地方上的种种反应。
  
  李世民放下奏章,手指轻轻揉着眉心。
  
  高兴吗?自然是有的。
  
  太子这番处置,雷厉风行,手段果决。
  
  揪出蠹虫,整顿吏治,安抚民心,更是借机将东宫的人手以协理、督办之名安插进了山东要地,初步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地方权力的垄断。
  
  尤其是那游街示众、公告罪状的做法,将矛盾直接指向具体的不法行为和人,而非泛泛地归咎于“天灾”或“吏治不清”。
  
  最大限度地争取了底层百姓的认同,这一招,确实高明。
  
  还有那以盐易粮、引导商贾运粮等赈灾策略,也显出了不同于寻常赈济的巧思。
  
  这份能力,这份魄力,远超他对一个储君的预期。
  
  但,不安也是真的。
  
  太子这番动作太大了。
  
  罢黜一州主要官员,由东宫属官直接协理督办,这在本朝尚无先例。
  
  虽然理由是充分的,证据是确凿的,但难免给人以东宫势力急剧膨胀之感。
  
  尤其是山东之地,关系错综复杂……
  
  “陛下,”侍立一旁的王德小心翼翼地问道,“兖州之事……”
  
  李世民挥了挥手,打断了他:“太子处置得宜,朕心甚慰。”
  
  他走到巨大的舆地图前,目光落在山东的位置上。
  
  一个山东,还翻不了天。
  
  太子若能借此真正掌控山东,于国而言,未必不是好事。
  
  至少,能狠狠打击一下那些尾大不掉的世家气焰。
  
  只是……这份成长的速度,这份展露的峥嵘,让他这个做父亲的,这个皇帝,在欣慰之余,也隐隐感到了一丝压力。
  
  他想起自己当年在秦王府时的岁月,那股锐意进取、不甘人下的劲头……
  
  与此同时,太子在山东的雷霆手段,也如同旋风般刮过了长安的朝堂。
  
  那些重臣的一致的看法是太子此法,虽显急切,却直指要害。
  
  以往赈灾,杀几个地方小吏以平民愤是常事,但像太子这般,连州郡佐贰都一并拿下,并公告其具体罪状,将矛头引向背后豪强,彻底争取民心的,却是少见。
  
  这已非简单的赈灾,而是在借机梳理地方,树立权威了。
  
  朝堂之上,暗流涌动。
  
  所有人都意识到,经此山东之事,太子李承乾的地位和威望,已与昔日不可同日而语。
  
  这大唐的储君,正以一种强势的姿态,宣告着他的存在。
  
  而这场由蝗灾引发的风波,其影响,才刚刚开始显现。
  
  同时,长安及各地权贵的书信正在日夜兼行的往太子营帐飞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