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章 溶洞
第 51 章 溶洞 (第1/2页)白露这天的露水,比往日重了三分。
天刚蒙蒙亮,村塾里还有些暗,白未晞已站在院外。赵闲庭开门时,见她肩上落了层白霜,忍不住道:“这天越发凉了,明日多穿件衣裳。”
“嗯。”白未晞应着,走进学堂。炭火盆里的火还旺着……
一个时辰的课很快过去,她揣着写满丑字的麻纸出门时,朝阳已升。
回到柳月娘家,白未晞如往常般背起了背篓。
“往哪去?”柳月娘站在院门口,手里拿着件浆洗好的厚布衫,“今日别进山了,风硬。”
白未晞接过布衫穿上,领口的布磨得发软:“去看看。”她没说去看什么,柳月娘也没再问,只是把两个热饼子塞进她手里。
这阵子,白未晞往山里跑得愈发勤了。说不清是从哪天起,那股吸引她来青溪村的气息,像雨后的青苔似的,在林子里疯长。起初只是偶尔在风里飘来一缕,淡得像错觉,可入了秋,尤其是近几日,那气息浓得化不开,总在她鼻尖萦绕,勾着她往更深的地方走。
东山的林子越走越密,腐叶积得能没过脚踝,踩上去会发出咯吱声。风穿过树梢,带着白露特有的凉意,吹得她脖颈后的碎发直颤。
走到一片榛子林时,她忽然停住脚。
红影一闪,人参娃娃从一棵老松树后探出头来。还是那副模样,红通通的小身子,顶着两片翠绿的叶子,只是那双黑葡萄似的眼睛,没了上次的怯生生,反倒亮得有些刺眼。
白未晞的手不自觉地按在腰间的鞭子上。这娃娃的眼神不太对劲,直勾勾地盯着她。
可眨眼间,人参娃娃就咧开嘴,露出两瓣粉嫩的牙,朝她晃了晃叶子。它往后退了两步,见白未晞没动,又退了两步,始终与她保持着丈许的距离,一步一回头地往东山深处走。
这是在引她。
而那股吸引她的气息,此刻浓得像化不开的墨,顺着人参娃娃走去的方向飘过来。
她来到青溪村本就是那丝气息吸引,所以此时也不再犹疑,直接迈步上前。
人参娃娃走得不快,总能恰到好处地让她看见那抹红影。穿过一片密不透风的灌木丛,眼前忽然开阔起来——山壁上竟有个黑黢黢的洞口,像只巨兽张开的嘴,洞口挂着些湿漉漉的藤蔓,水滴顺着藤蔓往下淌,在地上积成个小小的水洼。
气息就是从这里飘出来的。
人参娃娃在洞口停下,转过身看着她,叶子轻轻晃了晃,像是在催她进去。白未晞借着天光往洞里看,深不见底的黑,隐约能听见水滴落在石上的“叮咚”声。
白未晞在附近转了转,找到一个分叉的树枝后又找了一小块松脂塞入分叉裂口,从背篓里摸出火折子。
这个是石生教给她的。
举着火把走进溶洞,潮气扑面而来,带着股陈年的土腥气。洞不宽,仅容两三个人通过,石壁上渗着水珠。走了约莫二里地后,眼前豁然开朗。
这是个极大的溶洞,顶部悬挂着形状各异的钟乳石,有些尖得像獠牙,还有圆的,扁的,火把的光扫过,在石上投下张牙舞爪的影子。溶洞最里边,有一汪深潭,潭水有些发黑,静得不起一丝波澜。
最奇的是潭面上。每隔两三米,就有一级石阶从潭边延伸过去,石阶湿漉漉的,长满了滑腻的青苔,一直通向潭中央的一个石台。石台上,赫然放着一把伞。
一把绿伞。
伞面是极深的绿,在昏暗的溶洞里,竟透着层幽幽的光。那股吸引白未晞的气息,就从那伞上源源不断地涌出来。
她举着火把往前走,就听见“咔嚓”一声轻响。低头一看,竟是踩碎了半块骨头,白森森的,不知在这潮湿的洞里埋了多少年。
再往四周看,潭边的石壁下,散落着不少白骨,有的完整,有的碎裂,还有些被水浸泡得发了白。火把的光扫过,还能看见些锈迹斑斑的东西——像是断裂的剑鞘,朽烂的法铃,还有些看不清形状的铜器碎片,散落在骨头堆里,透着股说不出的阴森。
这是个死地。
她抬头看向潭中央的石台,那把绿伞静静地躺在那里。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轻微的响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