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三国从颍川开始逐鹿九州 > 第八十九章 四海归一

第八十九章 四海归一

第八十九章 四海归一 (第1/2页)

皖口那场惨烈的夜战,其影响远不止于江滩上留下的焦黑船骸与凝固的血迹。它像一块被投入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湖面的千斤巨石,激起的涟漪以无可阻挡之势,迅速扩散至整个江东战局的每一个角落。
  
  徐晃,这位素以沉稳刚毅著称的名将,此刻正半跪在北岸临时搭起的军帐内,军医小心翼翼地为他切割开与皮肉黏连的破碎甲片。他古铜色的脸庞上沾满了烟灰和干涸的血迹,一道箭簇擦过的伤痕从额角延伸到下颌,皮肉外翻,显得狰狞可怖。甲胄上,几支折断的箭杆兀自插着,随着他粗重的呼吸微微颤动。他带回来的,不仅仅是折损过半的“虎豹营”残部,更是一种弥漫在魏军高层中,混合着挫败感与新的决心的复杂情绪。帐内灯火摇曳,映照着他紧锁的眉头和因不甘而咬紧的牙关。亲兵递上热水,他接过陶碗的手,指关节因长时间紧握兵器和冰冷的江水而僵硬发白,微微颤抖着。
  
  “吕子明……好快的反应。”徐晃的声音沙哑,像是被江风和硝烟灼伤,“看来,江东为了应付我们,当真是把压箱底的本钱都掏出来了,连皖口这等偏僻之处,都能及时布下重兵。”他猛地将碗中水一饮而尽,仿佛要浇灭胸腔内那团因失利而燃烧的火焰。然而,作为一名宿将,他更从这精准的伏击中嗅到了别样的讯息——江东的防线,已然绷紧到了极限,如同拉满的弓弦,再用力,或许就要崩断。这份认知,带着血的代价,被他写入了呈送合肥行营的紧急军报中。
  
  几乎就在徐晃的军报发出的同时,西线战场,一直像猎人般耐心等待时机的文聘和甘宁,敏锐地捕捉到了对手那一瞬间的破绽。周瑜因皖口方向的突发变故,不得不分心调整部署,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其他“奇兵”,这细微的调度紊乱,在文聘这等老将眼中,如同平静湖面泛起的一丝涟漪。
  
  是夜,月黑风高。
  
  甘宁脱下了象征将领身份的铠甲,换上了他昔日纵横长江时那身标志性的锦缎战袍,脖子上挂着的铜铃在黑暗中发出细微的、令人不安的脆响。他脸上涂着锅底灰,眼中闪烁着饿狼般的光芒,对着身后数百名同样装扮、眼神彪悍的“锦帆”旧部低吼道:“弟兄们!憋了这么多天,该让江东的娃娃们,再听听咱们的铃铛声了!记住,不要缠斗,只管放火,哪里人多往哪里冲,把周郎的水寨,给我搅个天翻地覆!”
  
  “得令!”低沉的应和声如同群狼低嚎。
  
  数十条特制的、船身轻窄的快船,如同幽灵般滑出魏军水寨,悄无声息地融入黑暗,借着微弱的星光和江流,直扑对岸那片连绵如星火的江东水寨。
  
  与此同时,文聘屹立在旗舰楼船的指挥台上,玄色大氅在夜风中猎猎作响。他目光如炬,紧盯着对岸的动静,手中令旗微微抬起。整个魏军水师主力,如同蓄势待发的猛兽,船桨半入水,士卒紧握兵器,空气中弥漫着大战前令人窒息的宁静。
  
  突然,对岸江东水寨的东南角,猛地窜起一道冲天的火光!紧接着,第二道,第三道……火借风势,迅速蔓延,映红了半边天空!人喊马嘶,锣鼓乱鸣的声音隐约传来——甘宁得手了!
  
  “击鼓!进军!”文聘手中的令旗狠狠挥下!
  
  “咚!咚!咚!咚——!”
  
  雄浑的战鼓声如同雷鸣,瞬间撕破了夜的寂静。魏军水师千帆竞发,以排山倒海之势,向着陷入混乱的江东水寨发起了总攻!
  
  这一次,文聘一改往日稳扎稳打的风格,命令舰队不顾暗礁风险,全力突进,力求与敌军进行贴身肉搏,将北军擅长的接舷战优势发挥到极致!
  
  江面上,顿时上演了开战以来最为惨烈的一幕。火箭如同流星火雨,交织飞掠,点燃了帆缆、船楼;巨大的拍杆带着呼啸的风声狠狠砸下,木屑混合着血肉横飞;两军的战船猛烈撞击,船板碎裂声、士卒落水声不绝于耳。一旦船只靠拢,双方士兵便咆哮着跳上敌船,刀剑劈砍,长枪突刺,盾牌撞击……在摇晃不定、遍布障碍的甲板上进行着最原始、最血腥的搏杀。鲜血汩汩流淌,汇聚成溪,从船沿滴落,将大片江水染成触目惊心的暗红色。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焦糊味和硝烟味,令人作呕。
  
  甘宁如同一头发狂的猛虎,手持双戟,在混乱的敌船上左冲右突,所向披靡,他脖子上的铜铃发出夺命的脆响,成为许多江东士卒生命中最后的记忆。文聘则坐镇中军,不断调遣船只,填补缺口,试图分割、包围混乱的敌军。
  
  周瑜的身影出现在另一艘楼船上,他脸色苍白,甚至来不及披甲,只穿着一件单薄的战袍,亲自指挥反击。他的命令依旧清晰,试图重新组织起有效的防御,但火势的蔓延和魏军不顾一切的猛攻,让他的努力事倍功半。他看到一艘心爱的、耗费巨资打造的楼船在烈焰中缓缓倾覆,船上的将士如同下饺子般落入火海,眼中闪过一丝锥心的痛楚,忍不住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用手帕捂住嘴,殷红的血迹迅速渗透了白绢。
  
  这场恶战持续了将近一夜,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周瑜最终凭借其超群的指挥艺术和江东水军残存的韧性,勉强稳住了阵线,将魏军逼退。但江东水师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舰船损失三分之一,士卒伤亡无数,水寨多处被毁,更重要的是,持续作战的士气遭到了毁灭性打击。江面上,漂浮着无数破碎的船板、旗帜和双方士卒肿胀的尸体,景象宛如地狱。
  
  东西两线接连失利的战报,几乎是不分先后,被浑身浴血的信使以最快速度送到了建业,沉重地放在了吴侯孙权那张曾经承载着无数雄心与梦想的案头。
  
  建业,吴侯府。
  
  昔日尚有几分意气风发的议事堂,此刻被一种令人窒息的、绝望的沉寂所笼罩。炭盆里的上等银炭依旧燃烧着,散发出融融暖意,却丝毫驱不散那从每个人心底里渗出的彻骨寒意。空气中弥漫着陈旧木料、墨香和一种……仿佛来自坟墓的衰败气息。
  
  孙权独自坐在主位,背影在跳动的火光映照下,显得格外孤寂、佝偻,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十岁。他面前摊开着那两份染着血与火、几乎能闻到硝烟和血腥味的军报,手指死死按在象征权力、此刻却冰冷如铁的玉圭上,指节因过度用力而扭曲、失去血色,微微颤抖着。
  
  张昭、顾雍等一众文臣垂首立于下首,脸色灰败,眼神躲闪,仿佛连抬头看一眼主公的勇气都已丧失。连他最倚仗的周瑜,在那份字迹略显潦草(显然是在激战后仓促写就)的战报中,也再也无法掩饰那深重的无力感,直言“敌军势大,我军疲敝,江防处处漏洞,兵员、舰只补充不及,恐难久持……唯望主公……早做决断”。字里行间,充满了英雄末路的悲怆与无奈。鲁肃站在稍近的位置,眉头紧锁成一个川字,他一直以来“外示柔顺,内修战备”的策略,在魏国绝对的实力碾压和雷霆打击下,已然走到了尽头。他嘴唇翕动,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化作一声无声的叹息。
  
  殿外,寒风依旧在呼啸,卷着越来越密的雪沫,无情地敲打着雕花的窗棂,发出“噗噗”的轻响,仿佛无数冤魂在哭泣,在为这个曾经叱咤风云、如今即将倾覆的政权,奏响最后的挽歌。
  
  时间,在这死寂中仿佛凝固了。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般漫长。
  
  沉默了不知多久,久到炭盆里的火苗都似乎黯淡了几分,孙权终于缓缓地、极其艰难地抬起了头。那双曾经锐利、充满野心的碧色眼眸,此刻布满了蛛网般的血丝,曾经的锐气与光芒已被深深的疲惫、无尽的苦涩和一种近乎麻木的、认命般的平静所取代。他环视了一圈这些追随他孙氏家族多年,共同经历了无数风雨的老臣,他们的脸上,写着同样的绝望与茫然。
  
  他的喉咙滚动了一下,发出的声音沙哑、干涩,如同破旧的风箱,却带着一种尘埃落定、再无转圜的决绝:
  
  “诸公……不必再言了。”
  
  他慢慢地、仿佛耗尽了全身力气般站起身,步履有些蹒跚地走到窗前,伸手推开了紧闭的窗扇。一股凛冽的、夹杂着雪沫的寒风瞬间涌入,吹得他素色的袍袖猎猎舞动,也吹散了殿内那令人窒息的沉闷。他望着窗外建业城灰蒙蒙、被风雪笼罩的天空,以及远处那些熟悉又陌生的街巷、屋檐。这座由他兄长孙策一手奠基、他呕心沥血经营多年,承载着父兄梦想和他自己雄心的城池,此刻在他眼中,竟显得如此脆弱,如此不真实,仿佛海市蜃楼,随时都会在风中消散。
  
  “战,已无胜算。”他的声音很轻,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像一把冰冷的锥子,刺入他们早已千疮百孔的心,“再打下去……不过是徒增我江东子弟的伤亡,令六郡生灵涂炭,将父兄与孤这半生心血,最终化为一片焦土瓦砾。”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无法抑制的颤抖,但很快,便被一种更强大的、近乎残酷的平静所压制下去,“孤……不能为了一己之名,一己之私,让这锦绣江南,为我孙氏……陪葬。”
  
  他猛地转过身,目光如同最后燃烧的余烬,扫过众人,最终定格在脸色惨白、身躯微颤的鲁肃身上:“子敬。”
  
  鲁肃猛地一震,抬起头,迎上那双碧眼,已然明白了那未竟之语意味着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