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余党暗涌粮食储备仓的“防蛀之战”
第33章 余党暗涌粮食储备仓的“防蛀之战” (第1/2页)全国折银改革的诏书下达后,各地捷报频传——粮价稳定、国库增收、百姓满意度飙升,连之前抵制最激烈的几个郡,也乖乖跟进了改革。风渡墨本以为能喘口气,把精力放在完善制度上,可没过多久,一封来自青州的密信就让他的心沉了下去。
密信是青州刺史派人送来的,字迹潦草,语气急迫:“风劝农使,本地粮商勾结前太子余党,借国家粮食储备仓验收之机,以次充好、虚报数量,恐酿成大祸!”
【作者插话:家人们!这波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啊!太子刚倒,余党就迫不及待跳出来搞事情!正面刚不过就玩“暗箱操作”,这套路搁现代就是“总部巡查组来了,分公司连夜做假账”,专门钻制度的空子,简直是贪腐界的“卷王”!只能说,贪官的求生欲有多强,搞事的花样就有多绝!】
风渡墨瞬间清醒——粮食储备仓是他稳固粮价的核心举措,也是改革的“压舱石”。按照规定,各地要在秋收后收购粮食存入储备仓,粮价上涨时平价出售,要是这里出了问题,不仅粮价会再次混乱,百姓对折银改革的信任也会彻底崩塌。
他来不及请示皇帝,带着李铁山和几个亲信书吏,乔装成粮商,连夜赶往青州。刚到青州城外的储备仓,就闻到一股刺鼻的霉味——本该堆满新粮的仓库,远远望去却死气沉沉,连个巡逻的兵丁都没有。
“不对劲。”风渡墨皱眉,“按规矩,储备仓要三班轮岗看守,账目每天一核对,怎么会这么冷清?”
李铁山攥紧手里的铁锤,压低声音:“风大人,我看这里面肯定有鬼!不行咱们就硬闯进去,把这些蛀虫揪出来!”
“硬闯只会打草惊蛇。”风渡墨摇摇头,指着不远处的粮车,“你看那些粮车,表面装的是新粮,下面肯定藏着猫腻。咱们先混进去,看看他们到底在搞什么鬼。”
两人跟着一辆粮车,假装是帮工,顺利进入了储备仓。仓库里的景象让他们怒火中烧——所谓的“储备粮”,一半是发霉的陈粮,一半是掺了沙土的次粮,粮堆里甚至有老鼠乱窜;而账本上却写着“上等新粮一万石”,账目和实物严重不符。
一个管事模样的人正和粮商喝酒,得意洋洋地说:“放心,验收的官员是咱们自己人,只要账本做得漂亮,谁会真的去翻粮堆?这一万石粮食,咱们用三成的钱就能搞定,剩下的银子,咱们二一添作五!”
粮商笑着举杯:“还是张管事厉害!要不是风渡墨搞什么储备仓,咱们哪有这么好的发财机会!等太子殿下东山再起,咱们还能跟着沾光!”
【作者插话:好家伙!这简直是把“国有资产”当成自家提款机了!发霉的粮食也敢往储备仓里塞,还指望太子复辟,这胆儿肥得能上天!搁现代就是“挪用公款+监守自盗”,直接判无期都不为过!只能说,贪婪到了极致,连基本的良心都没了!】
风渡墨再也按捺不住,冲了出去,大喝一声:“好大的胆子!竟敢在储备仓里以次充好、中饱私囊!”
张管事和粮商吓得魂飞魄散,转头一看是风渡墨,脸色瞬间惨白。“风……风大人?您怎么会在这里?”
“我要是不来,你们是不是要把整个储备仓都搬空!”风渡墨让人把两人控制住,又让人打开所有粮仓,“李铁山,带人清点实物,核对账目!书吏,把这里的情况一一记录下来,不得有误!”
清查结果让所有人都震惊了:青州储备仓实际存粮仅四千石,其中能食用的新粮不足一千石,其余全是陈粮、次粮;而账本上记录的存粮却是一万石,虚报了整整六千石,涉及贪污白银三万两!更让人愤怒的是,这些陈粮和次粮,竟然是粮商从各地低价收购的发霉粮食,打算等粮价上涨时,冒充新粮出售给百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