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余党暗涌粮食储备仓的“防蛀之战”
第33章 余党暗涌粮食储备仓的“防蛀之战” (第2/2页)“说!验收的官员是谁?还有谁参与了这件事!”风渡墨厉声质问张管事。
张管事还想狡辩,可看到李铁山举起的铁锤,瞬间怂了,哭着招认:“是……是青州通判!他是前太子的亲信,是他让我们这么做的,还说出了事他担着!”
风渡墨当即下令,将张管事、粮商以及参与贪污的仓吏全部关押,同时让人控制住青州通判。消息传开,青州百姓们怒不可遏,纷纷来到储备仓前抗议:“这些蛀虫太可恶了!竟然想让我们吃发霉的粮食!”“风大人,您一定要为我们做主!”
面对愤怒的百姓,风渡墨当众承诺:“父老乡亲们放心!我一定会严惩所有参与贪污的官员和粮商,追回赃款,重新收购新粮存入储备仓!从今天起,青州储备仓实行‘百姓监督制’,每个月初一、十五,百姓都可以来查验粮食和账目,绝不允许再出现任何猫腻!”
【作者插话:风渡墨这波“百姓监督制”太绝了!知道官府内部有内鬼靠不住,直接把监督权交给百姓,这就好比现代企业搞“员工监督小组”,让腐败无处遁形!只能说,对付贪腐,最有效的武器就是公开透明!】
为了杜绝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风渡墨连夜制定了《粮食储备仓管理细则》,用金属活字刻在铁板上,立在每个储备仓门口:第一,实行“账实分离”,记账的书吏和管仓的吏员互不隶属,每月交叉核对;第二,设立“粮食质量鉴定员”,由百姓代表和银匠共同担任,负责查验粮食成色;第三,实行“阳光验收”,验收时必须有百姓代表在场,全程记录,存档备查。
他还让人把青州的贪污案例,以及新的管理细则,写成告示,在全国各州郡张贴,警示所有官员和粮商:“改革不是贪腐的温床,任何胆敢破坏改革、损害百姓利益的人,都将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皇帝接到风渡墨的奏报后,大为震怒,当即下令:将青州通判斩首示众,张管事等涉案人员流放三千里,追回的赃款全部用于收购新粮;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储备仓清查,凡有贪污舞弊者,一律严惩不贷。
青州的风波终于平息,可风渡墨心里清楚,这只是太子余党的一次试探。前太子虽然闭门思过,但他的亲信遍布各地,粮商的势力也没有彻底清除,只要改革触及他们的利益,就会不断有人跳出来搞破坏。
巩固改革成果,比推行改革更难。改革就像种树,不仅要栽得下,还要防得住蛀虫、挡得住风雨,才能真正枝繁叶茂,惠及后人。风渡墨看着眼前重新装满新粮的储备仓,心里暗暗下定决心,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守护好这来之不易的改革成果。
可就在他准备返回京城,向皇帝汇报青州的情况时,一个亲信书吏匆匆跑来,脸色凝重:“风大人,不好了!京城传来消息,前太子在闭门思过期间,暗中联络旧部,打算发动兵变,推翻改革!”
风渡墨心里咯噔一下,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太子狗急跳墙,竟然要动用武力,这不仅是冲着改革来的,更是冲着皇权来的!
那么,太子的兵变计划能否成功?风渡墨会如何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皇帝又会采取怎样的措施,平定这场叛乱?咱们下一章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