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攻势,攻心为上
舆论攻势,攻心为上 (第2/2页)“第三宗罪:茅坑里撑杆跳——过粪(分)!他为了当这个破皇帝,到处抢传国玉玺,弄得天下刀兵四起!孙策小将军为啥跟他翻脸?就是看不惯他这德行!北边的曹公,荆州的刘皇叔,还有俺吕布,现在都奉了天子诏令,带着天兵天将来收拾他!你们说说,他一个人,跟全天下对着干,不是作死是啥?”
将袁术彻底孤立的事实,用最直白的方式点了出来。
“第四宗罪:兔子尾巴——长不了!看看跟他混的都是啥人?一群溜须拍马的小人!真正有本事的,像孙策,像他手下有些良心的将领,谁愿意跟着他一起掉脑袋?他现在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打击对方团队士气,暗示内部不稳。
吕布越说越溜,语气也愈发激昂,充满了煽动性:
“淮南的兄弟们!你们当兵吃粮,是为了保家卫国,或者混口饭吃,不是给他袁术当垫背的,陪着他一起遗臭万年的!家里的爹娘妻儿还在等你们平安回去呢!”
“朝廷知道你们很多人是被迫的,是无奈的!现在反正,既往不咎!带着兵器、拉着同伴来投诚的,重重有赏!不想当兵了,发给路费,回家种地去!”
“还有淮南的父老乡亲们,再忍一忍!等朝廷大军一到,扫平了这个祸害,定然减免赋税,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别再给那个自私自利、昏了头的袁公路卖命了!他那个‘仲家皇帝’的破椅子,马上就要塌了!别等他掉下来的时候,砸着你们!”
一番“檄文”说完,大帐内鸦雀无声。夏侯惇张大了嘴巴,满脸的不可思议,他想反驳这玩意儿根本不是檄文,简直就是市井流氓骂街,但内心深处又不得不承认,如果他是淮南一个普通小兵或者老百姓,听到这番话,绝对会心神动摇!
张辽、高顺等人则是眼神发亮,他们跟随吕布日久,却从未见过主公如此……“别出心裁”!这檄文虽然粗俗,却像一把钝刀子,直接割在敌人最脆弱的地方。
程昱久久不语,他手指微微颤抖,内心掀起了惊涛骇浪。
内心OS(程昱):这……这哪里是檄文?这分明是诛心之毒!抛开所有华丽辞藻,直指人性趋利避害之本能,利用乡音俚语,引发底层共鸣!其效果,恐怕远超十篇陈琳之文!吕布……他究竟从何处学得此等蛊惑人心之术?此子,不仅勇力绝世,对人心之把握,竟已至化境?!可怕!实在可怕!
吕布看着众人的反应,满意地笑了。
内心OS(吕子乔):震撼吧?懵逼了吧?这就叫信息时代的传播学原理!精准定位目标受众,使用受众熟悉的话语体系,突出核心矛盾(袁术的荒唐与大家的利益受损),给出明确行动指南(投降有赏)和美好愿景(战后好日子)。简单、直接、有效!
“将军……此檄文,是否……是否太过……”夏侯惇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却不知该如何评价。
“太过粗俗?有失体统?”吕布接过话头,毫不在意地摆手,“夏侯将军,打赢战争,靠的是实力,更是人心。只要能瓦解敌人,鼓舞自己,手段不必拘泥。况且,”他语气一转,带着一丝狡黠,“此文并非要呈送给陛下和各位公卿阅览,而是要传入淮南的田间地头、军营灶房!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看向程昱:“程军师,你以为如何?”
程昱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震惊,缓缓道:“将军此法……别开生面,直指要害。若传播得法,确能收奇效。昱,无异议。”他不得不承认,在“攻心”这一点上,吕布走了一条他从未想过,却可能极有效的捷径。需立刻修书密报主公!吕布之威胁,远超预估!其不仅勇武,更擅操弄人心!
“好!”吕布一拍案几,“既然二位无疑义,那便如此定了!接下来,便是如何将这‘檄文’广而告之!”
他随即下达了一系列让这个时代的人目瞪口呆的命令:
“第一,召集军中所有识文断字之人,不限官职,包括文书、账房,甚至识字的火头军!按照我这个口述的版本,用大白话抄写,越通俗越好,可以有少量当地俚语!抄写千份!”
“第二,在随军工匠中,寻找会刻印之人。本将军有一种‘活字印刷’之法,可寻胶泥刻制单字,烧硬,然后按文稿排列,刷墨覆纸印刷,效率百倍于抄写!此事由我亲自指导,必须在三日内见到成效!”(他抛出了超越时代的印刷术,再次震撼全场)
“第三,组织一支‘敌后宣传队’,挑选机灵、熟悉淮南口音的士卒,由‘听风阁’探子带领,将这些印制好的传单,在夜间潜入敌占区,散发于市集、村落、军营周围,甚至射入城中!同时,让他们将檄文内容背熟,在茶楼酒肆、田间地头,以闲聊、唱曲等方式散播出去!”
一条条指令清晰明确,构建起一个初具雏形的现代宣传战体系。夏侯惇已经彻底跟不上思路,只能机械地听着。程昱则是越听越心惊,吕布的思路之缜密,手段之新颖,已然超出了他的认知范畴。袁术啊袁术,你的皇帝梦,就先从一场全方位的舆论风暴开始崩塌吧!等你发现自己众叛亲离、军心涣散的时候,就会明白,有些刀子,是不见血的!
随着吕布的命令,一场看不见硝烟,却同样残酷激烈的舆论攻防战,率先在淮南大地打响。而这场由现代灵魂主导的“信息战”,其带来的影响和震撼,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