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歌曲的威力
流行歌曲的威力 (第2/2页)然而,程昱的眼中却再次爆发出精光!他死死盯着吕布,仿佛要将他看穿。毒!太毒了!此计比那檄文更毒三分!檄文还需载体,需解读。而这俚曲,一旦传唱开,便如瘟疫,无法阻挡!它嬉笑怒骂,将袁术的威严践踏殆尽!它朗朗上口,能让稚童传唱于街巷,能让军卒哼鸣于营房!不出旬月,恐怕整个淮南,无人不知这些嘲讽袁术的歌曲!届时,袁术军心何在?士气何存?!此子……此子对人心弱点的把握,已入化境!堪称……妖孽!
“都听明白了?”吕布看着那几个还在发愣的乐工,“就按照这个思路,多用本地熟悉的曲调,编他个十首八首!歌词要大胆,要辛辣,要让人一听就记住,忍不住想跟着哼!编好之后,先让咱们自己的士兵学唱,要唱出气势,唱出欢乐!”
他又转向高顺和张辽:“文远,高顺,从你们的部下中,挑选一批机灵胆大、口齿伶俐、熟悉淮南风土人情的士卒,组成‘敌后文艺宣传队’。他们的任务,就是携带这些新编的‘讨逆神曲’,深入敌后!不仅在集市、村落唱,更要想办法接近袁军的营寨,在夜间顺风处齐声高唱,或者派人口技模仿,混入敌军运粮队、杂役中传唱!”
吕布越说越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那魔性的旋律在淮南大地回荡的场景。袁术啊袁术,等你发现你的士兵一边站岗一边不由自主地哼着‘仲家皇帝坐龙庭,屁股没热就被平’的时候,我看你还怎么维持你那可怜的帝王威严!这就叫精神污染,这就叫文化入侵!跟我斗?老子用广场舞神曲的套路碾压你!
“将军!此法是否……是否太过……”夏侯惇终于忍不住,又想劝谏。
吕布直接打断他,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夏侯将军,战争的目的就是胜利!为了胜利,只要不违背基本的人伦道义,任何有效的手段都值得尝试!你觉得此法粗俗?可笑?但你要记住,能打败敌人的方法,就是好方法!等我们兵不血刃拿下城池,等袁术众叛亲离之时,你就会明白,今日我们所做的一切,价值何止万金!”
他目光炯炯地看向程昱:“程军师,你以为呢?”
程昱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缓缓躬身:“将军奇思妙想,鬼神莫测。昱……叹为观止。此策若成,可抵十万雄兵。”这是他发自内心的评价,尽管带着无比的凝重和忌惮。必须立刻,马上密报主公!吕布之威胁等级,需再次提升!其已非人臣之器!
于是,在吕布的强力推动下,一场前所未有的“音乐心理战”轰轰烈烈地展开了。随军的乐工和文吏们,在最初的震惊和不适后,很快被吕布描述的“宏伟蓝图”和严令所驱动,开始绞尽脑汁,套用各种民间小调,创作出一首首旋律简单、歌词恶毒又极具传播力的“讨逆神曲”。
吕布甚至亲自参与了“审稿”和“改词”,将他从现代综艺、网络段子里学来的吐槽和幽默感融入其中,使得这些歌曲的“杀伤力”和“洗脑性”更上一层楼。
很快,吕布军自己的营地里,开始响起了这些古怪又带感的歌声。士兵们从一开始的莫名其妙,到后来的觉得有趣,再到后来几乎人人都会哼唱几句。这种新颖的形式极大地活跃了军营气氛,士兵们对那位总能想出“鬼点子”的主公,佩服得五体投地。
而更精锐的“敌后文艺宣传队”,则如同幽灵般,携带着这些精神武器,潜入了淮南地区。
数日之后,效果开始显现。
淮南,寿春皇宫。袁术正志得意满地欣赏着新制的龙袍,听着麾下臣子们(大多是阿谀奉承之辈)的歌功颂德。突然,一阵若有若无、腔调怪异的歌声,顺着风,隐隐约约地飘进了大殿:“仲家皇帝坐龙庭呦,屁股没热就被平嘞……北边来了吕温侯,画戟专捅……”
歌声断断续续,却像一根根毒刺,扎进袁术的耳朵里。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手中的玉杯“啪”地一声摔在地上,粉碎。
“何人在外喧哗?!给朕拖出去斩了!”袁术勃然大怒,脸色铁青。
然而,杀戮无法阻止声音的传播。类似的场景,开始在淮南各地的袁军军营、市井街巷上演。那些旋律简单、歌词恶毒的歌曲,如同瘟疫般蔓延。军士们私下窃窃私语,脸上再无战意,只有惶恐和戏谑;百姓们虽然不敢明唱,但那歌词的内容,却像种子一样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袁术军的士气,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瓦解。甚至开始出现小股部队,夜里听着对面飘来的“劝降歌”,第二天就带着武器偷偷跑路的现象。
吕布的“流行歌曲”攻势,初见奇效!这场由现代灵魂主导的、超越时代的舆论战和心理战,正让不可一世的仲家皇帝袁术,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慌和困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