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新鼎立基
第130章 新鼎立基 (第1/2页)张汉钦“振兴中华”的呐喊余音,与经久不息的掌声、欢呼声交织,在礼堂巨大的穹顶下轰鸣、回荡。
如同积蓄了百年的民族激情终于找到了决口,澎湃的浪潮汹涌奔流,冲刷着积压已久的屈辱与阴霾,点燃了每一双眼中前所未有的希望之光!
主持人顾维钧立于台前,并未急于平息这历史的声浪。
他深知,此刻的情绪宣泄,正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的最真实写照,是新政权最坚实的根基。
他如同一位娴熟的舵手,耐心等待这浪潮自然渐息,方从容上前,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而庄重地传遍会场,每一个字都带着历史的回响:
“诸位代表!诸位同仁!
方才汉钦公一番宏论,已为我华夏复兴指明航向,奠定万世之基!
然救国大业,非一人一派之事,需集全国之智,汇万民之力!
下面,会议进入第二阶段:各界代表发言,共商国是!”
————————————
首先登台的,是粤系、桂系联军全权代表,一位身着笔挺军装、神色精悍、眉宇间带着沙场锐气的中将。
他步伐铿锵,走到台前,目光如电,先是向主席团及台上的张汉钦方向,“啪”地敬了一个标准如尺量、力透千钧的军礼,随即展开一份电文,声如洪钟,震彻礼堂:
“卑职奉第四集团军李总司令宗仁、白副总司令崇禧,第八集团军总指挥陈济棠之令,于此庄严宣告!”
他略作停顿,目光扫视全场,气势逼人:
“我八桂子弟,粤海雄兵,完全拥护《振华大纲》,坚决拥戴张汉钦将军领导全国抗日救国事业!”
“桂粤联军,十余万将士——”
他的声音再次拔高,几乎嘶吼出来:
“自即日起,悉数编入‘国民救国军联军’序列,刀山敢闯,火海敢赴,誓为收复河山、驱除倭寇之前驱!”
“联军总司令部但有所令,粤桂儿郎——万死不辞!”
发言铿锵如铁,掷地有声,毫无保留!
瞬间再次点燃全场!
这不仅是表态,更是南方强藩的彻底归心与军事版图的实质统一!
紧接着,川军刘自乾将军代表、滇军龙云将军代表、西北军代表……各地实力派将领的代表依次上台。
一位身材精干、面带伤疤的四川将领,用浓重的川音吼道:
“要得!
《振华大纲》硬是说到我们川军娃儿的心头去了!
打鬼子的事,莫得二话!
我们四川,山水险,男娃子的血性更险!
雄起就雄到底!
袍哥人家,绝不拉稀摆带!
缺装备?我们大刀队先扎起!
缺人手?四千万四川父老,就是我们的胆!
今天老子就要把这把骨头撂到前线上去,也要磕掉小鬼子两颗门牙!”
一位身形魁梧、声如洪钟的西北军将领,拳头砸在桌上,震得茶碗乱响:
“甭说咧!
大道理,咱老西北人不懂,就认一个死理:
娃不嫌娘穷,将士不嫌国破!
小鬼子想亡我种花家,先从咱西北汉子的尸首上踏过去!
陕西冷娃,甘肃悍卒,冇一个怂包!
这回,就跟到汉钦公,拿血把这条路泡透!
不把倭寇赶下海,老子们就集体投黄河,冇脸见祖宗!”
一位皮肤黝黑、沉默寡言的滇军将领站起身,话语如滇西的大山一样朴实而坚定:
“我们云南人,嘴笨,不会讲漂亮话。
我们就是包谷饭养出的汉子,晓得一个道理:
强盗闯进家门,格是要打出去?
我们云南,有滇缅路,就是国家的血管!
我代表滇军弟兄发誓:人在路在!
除非我滇军打光最后一人,否则,绝不让鬼子掐断祖国的生命线!
我们用血和命担保!”
......
他们的发言或带着巴蜀的火辣铿锵,或带着滇南的朴质坚毅,或带着西北的苍凉雄浑......
措辞各异,乡音不同,但核心意志却高度一致,如同百川奔流,终归沧海:
否认南京政府!拥护奉天会议!支持张汉钦领导!愿意接受整编,共同抗日!
整个下午,礼堂内仿佛进行着一场中国近代史上从未有过的、真正意义上的军事统一宣誓!
昔日的隔阂、猜疑与军阀割据的阴影,在“抗日救国”这面鲜血染就的大旗下,彻底冰消瓦解!
一种铁血般的团结氛围,弥漫在整个会场。
————————————
当日下午,发言重点转向文教、工商、实业界。
北大学校长蒋梦麟代表平津学界发言,他言辞恳切,目光中闪烁着学者特有的睿智与激情:
“教育乃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观东北之气象,政通人和,文教昌明,方知‘尊师重教’非为虚言!
我平津学界同仁,愿为此新国民教育之推行,竭尽绵薄,以教育之复兴,铸我民族之魂!”
北洋实业巨擘、启新洋灰公司创办人周学熙先生发言沉稳有力,每一句都带着资本的重量与实业的决心:
“东北实业规划‘深谋远虑,非徒空谈’!
实业救国,正当时也!
我华北实业界同仁,愿北上投资,广设工厂!
我等愿倾尽资本心血,为强国固本添砖加瓦,共襄盛举!”
海外侨胞代表团的登场,将气氛推向新的高潮。
南洋华侨筹赈总会副主席李文澜先生亲自发言,这位年高德劭、鬓发如霜的老侨领,未语先哽咽。
他扶着讲台,手指微微颤抖,声音因激动而沙哑,却字字泣血:
“……老朽……老朽十六岁背井离乡,下南洋,漂泊半生,尝尽‘海外孤儿’之苦楚!
每每见列强欺我同胞,心如刀割!
今日……今日得见祖国有一如此清明强健之领导核心,心中块垒,为之一空!”
他猛地抬起头,老泪纵横,挥舞着手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