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新鼎立基
第130章 新鼎立基 (第2/2页)“我南洋三百万侨胞,血浓于水!
誓为祖国最坚强之后盾!
人力、物力、财力,但有所需,无所不辞!”
言罢,他当场宣布首批认捐500万美元以为军资,后续援助将源源不断。
台下许多代表闻之,无不动容,热泪盈眶。
这是来自海外亲人最毫无保留的信任和最深沉刻骨的无私奉献!
————————————
第二日上午,在充分听取了各界代表如潮水般涌来的支持、建言与血泪誓言后。
会议进入了最为核心、最为庄严的法律程序环节——
将沸腾的政治共识,淬炼为具有无上权威的法律文件。
顾维钧神色无比庄重,仿佛手持千钧重鼎,宣布:
“下面,由大会秘书处,宣读《国民救国会议组织法(草案)》、《否认南京国民政府通电(草案)》、《全国抗战救国委员会组织纲要(草案)》及《军事整编方案决议(草案)》,提请大会审议表决!”
秘书处官员逐一宣读文件。
全场鸦雀无声,只有宣读声清晰回荡。
每份文件都字斟句酌,凝聚了无数心血与智慧:
《组织法》确立了救国会议作为过渡时期全国最高权力机关的法定地位;
《通电》以法律文书形式,从法理上彻底斩断与南京伪政权的一切脐带;
《纲要》勾勒出“全国抗战救国委员会”这一新领导机构的宏伟架构与神圣职权;
《决议》则赋予了军事整合与建设的最高授权,如同授予一柄开锋的国之利剑。
宣读完毕,顾维钧依次询问,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诸位代表,对此草案,可有异议?”
台下回应的是短暂的、深思熟虑后的寂静,那寂静中蕴含着即将爆发的力量。继而——
“无异议!”
“通过!”
“拥护!”
如同山呼海啸般的回应骤然爆发!
所有重要文件,均以全场代表齐刷刷举手的方式,无异议一致通过!
那一刻,森林般举起的手臂,象征着无可辩驳的全民意志!
这标志着各方势力在《振华大纲》的旗帜下,不仅达成了情感与政治的共识,更完成了将其法律化、制度化的关键步骤,为新政权的诞生提供了钢铁般坚实无比的法理基础!
————————————
第二日下午,迎来整个议程的最高潮——
选举领导机构,赋予其百姓所授之神圣权威。
顾维钧声音洪亮,穿透穹顶:
“根据《全国抗战救国委员会组织纲要》,现公推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东北政务委员会主席张汉钦将军,为全国抗战救国委员会委员长兼主席!请问诸位代表,有无异议?”
全场寂静片刻,那寂静中饱含着无限的期待。
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发自肺腑的呐喊,声浪几乎要掀翻屋顶:
“无异议!”
“拥护!”
“恭请汉钦公就任!”
全体代表自发起立,目光灼灼,如同百川归海,聚焦于主席台。
张汉钦起身,身姿如松,向全场庄严敬礼,目光如炬,扫过每一张激动期盼的面孔。
沉稳有力地回应,声音不大,却字字千钧,敲在每个人心上:
“汉钦,遵命!必不负四万万同胞之重托!”
刹那间,掌声雷动,声震寰宇!
所有的信任、期望与沉甸甸的重托,都凝聚在这简短而铿锵的回应之中。
随后,大会以同样高效且众望所归的方式,公推通过由于右任(监察)、林森(立法)、李文澜(南洋侨领)、蔡鹤卿(教育学术)、李宗仁(桂粤军事)五人担任副主席。
继而,表决通过了由顾维钧(外交)、杨宇霆(军政)、张作相(内政)、沈钧儒(法学)、刘大钧(经济学)、张嘉璈(金融)、周学熙(北洋实业)、蒋梦麟(教育)及各方一名最高军事代表组成的常务委员名单。
每一个名字的通过,都伴随着一阵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这掌声是对其能力与声望的认可,更是对新领导集体广泛代表性、深厚民意基础与强大执政能力的由衷肯定与期许!
————————————
最后,迎来了那最为庄严、足以铭刻进历史的一刻——宣誓就职仪式。
张汉钦率领全体委员会成员,肃立于主席台前,面向旗帜与孙先生像。
他率先缓缓举起右拳,目光坚定如铁。
众人随之举拳,动作整齐划一,如同一个整体。整个礼堂瞬间鸦雀无声,庄重肃穆的气氛仿佛凝固了时间,连呼吸都变得清晰可闻。
张汉钦领誓,声音沉稳如磐石,一字一句,重若千钧,如同洪钟大吕,叩击在每个人的心扉,回荡在历史的殿堂:
“余等谨以至诚,宣誓就职:”
“恪遵国父遗训,服从国民公意!”
“忠诚履行职务,整合国力!”
“驱除倭寇,光复河山!”
“复兴民族——此誓!”
“此誓!!!!!”
全体委员齐声应和,声浪汇聚,雄壮激昂,充满了不容置疑的意志与力量,冲破礼堂,直上云霄,响彻寰宇!
这一刻,地域与派系的界限彻底模糊!
台上台下,只有一种身份——华夏人!
只有一个信念——救国!
一个肩负着民族复兴全部希望的领导核心,在雷鸣般的掌声与无比厚重的托付中,正式诞生!
顾维钧眼中含着激动的泪光,以最庄重的声音向全世界宣告:
“全国抗战救国委员会——自即刻起,正式成立!”
在雄壮恢弘、充满无限希望的《救国进行曲》旋律中,国民救国会议圆满落下帷幕。
代表们步出礼堂,目光无比坚定,步伐沉着有力。
他们知道,一个旧时代已被彻底终结,一个崭新的时代,正如同奉天城上空那轮喷薄而出的朝阳,光芒万丈,不可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