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别误会
第164章 别误会 (第1/2页)翌日。
李木槿吃了早饭,就和李当归一起驾车去往镇上。
镇上的石料厂在郊外。
于是,李木槿先将李当归送到了城门口,把他放下,再去石料厂。
问清楚来意。
管事的态度热情:“不知道李娘子是要挖多深的井?”
李木槿早就想好了,回答:“和一般村子里吃水的井一样深就可以,大概需要多少石料?”
“村里一口水井因为要供全村人使用,一般打得比较深,二百尺左右,需要石料两方左右。”
两方,也就是五吨。
一吨是一千公斤,五吨就是一万斤。
听起来不少。
但是石料重,实际上并不多。
“一吨石料一两,要送货的话,需要另加五百文。”
那就是五两半银子。
这个价格,她很可以接受。
“行,就先定两方,要送货。”
管事高兴:“娘子留下地址,再给二两银子的定金,五日之内就给您送过来。”
李木槿点头:“好。”
说好。
她离开了石料厂。
没有回家,而是直奔天河镇,找到了李当归。
他正在和罗师傅商议。
见到李木槿,李当归立即道:“罗师傅,这个打井是我女儿拿主意,你直接和她说吧。”
罗师傅有些惊讶。
但,人老成精,什么都见多了,女人当家做主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很快恢复正常,主动开口:“李娘子,听李郎中说,你们家打算打村子里那种水井?”
“我认为没有必要。”
“你们家一口人用不着这么深的水井。”
一尺等于零点三三厘米,二百尺,也就是六十七米左右。
这个深度。
已经算是比较深的井了。
益州处于西南方,水源丰富,一般三五米就能打出水来,但,这不足以供给一个村子的人用。
李木槿自然知道。
她记忆里。
长安城那边的水井,至少都是三百尺深,因为北方干旱水少,需要打得深,才能出水。
如果没有三年干旱,日后都是风调雨顺,她自然会按照罗师傅说的。
但是,问题不是啊~
她目的就是要打深井,在老天不下雨的时候,还能有地下水供得上喝。
要知道。
干旱不仅仅是不下雨。
地下水也是会减少的,毕竟,土壤、树木、动物乃至于人类都离不开水,天上没有下雨,只能依靠地下水。
地下水只减少,没有补充,也有耗尽的一天。
最先减少的,就是浅层的地下水。
她现在打的水井深度达不到北方干旱缺水地区的深度,但在南方也算是比较深的了。
其实。
她更倾向于打一百米深井。
但是,这不太好解释,等日后干旱来临,惹人怀疑就不妙了。
李当归有些意动。
李木槿随口就找了个借口:“罗师傅的好意我心领了,只不过,我就想打深一些,夏天的时候井水也凉快些,不管是用来冰西瓜还是什么,都很好。”
罗师傅能够放着钱不挣,让她打浅一点儿的井,她心里对他的人品感到敬佩。
闻言。
罗师傅有些无语。
这已经是李木槿给他带来了第二次惊讶了。
就为了夏天冰西瓜?
他不能理解。
但是,既然客人有自己的想法,他只能尊重。
“那好。”
“红柿村我去打过一口井,那里有很多可以打井的位置,你爹和我说过以前有打井师傅说你们家院子可以打井,但我还得实地去勘测一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