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我只认这个!
第620章 我只认这个! (第1/2页)核心技术被严格锁定,杜绝了外泄的可能。更何况,即便图纸被偷走,没有配套的精密机床、特殊材料和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支撑,任何国家想复刻这些来自未来的技术,都无异于痴人说梦。
胡唯义遵照杨成的指令,将这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的数百个“集团”,全部牢牢地打上了龙魂军的烙印。它们并非私营,而是彻头彻尾的“公家”产业,是杨成手中驱动国家巨轮前行的核心引擎。
这些集团创造的庞大财富,其流向早已被杨成规划得清清楚楚。
绝大部分利润,如同汩汩汇入干涸河床的溪流,将被用于支撑整个大夏国的艰难运转与宏伟蓝图:
筑起横跨天堑的钢铁长虹,
铺就连接四方的康庄大道,
打造守卫疆土的铁甲雄师,
甚至将那探索苍穹的“星辰”送入太空轨道……
每一项,都是重塑山河、迈向强盛的基石。
当然,杨成也深知,要让这台庞大的国家机器高效运转,离不开每个“螺丝钉”的付出。
因此,也划出了相当可观的利润份额,作为实实在在的酬劳,发放给那些在轰鸣的工厂里、在建设的工地上挥洒汗水的工人们。劳有所得,方能凝聚人心。
在这数百个集团组成的庞然大物中,一些名字本身就带着凛冽的锋芒:津市造船厂、沪市造船厂……它们不仅能制造劈波斩浪的货轮客船,更能建造令敌胆寒的铁甲战舰!这清晰地昭示着:龙魂的工业脊梁,支撑的不仅是民生,更是国家安全的利剑。
诚然,杨成的“系统”,可以直接兑换成品,无论是万吨巨轮还是先进战机。
但这速成的“奇迹”,代价高昂,消耗的积分如同流水。
在杨成看来,现在战事结束,已经不需要那么急于求成了,“能造”远比“能买”重要万倍。建立起一套完整、自主、强大的产业链,才是真正的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至于生产所需的钢铁、石油等原料?系统商城自然也可以提供。然而,随着倭军被彻底逐出大夏国境,蓝星战火渐趋平息,杨成那通过战场杀敌获取积分的“捷径”正在迅速收窄。冰冷的现实摆在眼前:积分,不再是取之不尽的源泉。
这迫使他必须加速!必须争分夺秒地建立起大夏国自主可控的全套产业链。没有钢铁?没有石油?那就用龙魂军旗下的工业集团去赚取的丰厚利润,再去向国际市场购买!
或者,直接从那些富含资源的国家那里直接收购,趁着现在蓝星科技还未高度发展,许多的国家都并不知道他们国内的那些矿产资源甚至是石油资源未来的巨大价值。
甚至有许多的国家,受限于勘探技术,压根就不知道自己国家土地下面埋藏的‘财富’!
“老天爷……这些……这些到底是真的假的啊?”一个挤在人群前排,穿着打补丁短褂的汉子,手里捏着一张印着“沪市造船厂”字样的传单,手指因为用力而有些发白,眼神里充满了巨大的冲击和茫然,“造船都可以了?咱……咱自己真能造出那铁打的大家伙?还有这么多厂子……好些名儿,我连听都没听过,更别说懂是干啥的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