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我只认这个!
第620章 我只认这个! (第2/2页)他的喃喃自语,道出了在场无数人心中的惊涛骇浪。这汇通大厦里的每一个字眼,都在猛烈地冲击着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边界。
攒动的人头里,一个穿着洗得发白、肩头打着厚补丁褂子的中年汉子,声音嘶哑地嚷开了:
“管他娘的真能造出铁壳子车、大轮船呢?!”
他粗糙黝黑的手掌在空中用力一挥,仿佛要驱散那些虚无缥缈的蓝图。
“俺只认这个!”他手指戳向旁边一块簇新的招工牌,指关节因为常年劳作凸起变形,“这白纸黑字写的工钱,到时候能不能真落到俺们口袋里?”
他声音里带着一种近乎绝望的急切,压低了些,却又清晰地钻进周围人的耳朵里:
“家里……灶膛都快冷透喽!”
对他,对那些挤在摊位前、伸长脖子、眼神里混杂着渴望与疑虑的男人们来说,什么“龙魂地铁”、“龙魂远洋”,这些名字听着气派又陌生的“集团”,究竟有没有本事把图纸上的庞然大物变成现实,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牌子上写得清清楚楚的待遇:包食宿,月钱十块到五十块大夏币!
这数目,像块滚烫的烙铁,烫在他们心尖上。要知道,以前,提着脑袋跟东洋鬼子拼刺刀的大夏军,一个月也不过十块法币的饷!倭寇败退,西洋人夹着尾巴逃出沪市前,在这十里洋场卖死力气,能拿到五六块钱一个月,就已经是老天开眼,更别提那些签了卖身契、连人身自由都没有的包身工。
十块起步?这已经是翻着跟头往上涨了!
虽说这钱现在叫“大夏币”,是新掌权的龙魂军收了大夏军的印钞权后改的名,可老百姓一时半会儿改不了口,还是习惯叫它“法币”。不过听说杨帅管得严,银根紧得很,不像以前那样滥印票子。这让大家心里稍微踏实了点——总不至于像传言里说的那样,一碗阳春面五分钱端上来,还没动筷子,伙计就吆喝着涨到一块了吧?只要这票子不变成废纸,这工钱,就是实打实的活命钱!
眼尖的人扫过一溜儿摊子,心里飞快盘算着:标着十块的活儿不多,多是些像“龙魂桥梁”、“龙魂铁路”这类要离乡背井、头几个月还得培训甚至在家等岗的苦差。真正上手干起来,听说能涨到三四十块。那顶格的五十块?自然得去最远、最苦的地方……
“军爷!我报名!我报这个!”一个二十出头的精瘦青年,名叫二狗,几乎是扑到了“龙魂石油公司——回疆省勘探队”的摊位前,手指点着招聘海报上那行醒目的数字:月薪五十大夏币。
“二狗!你发昏了?!”旁边一个相熟的老邻居一把拽住他胳膊,声音都变了调,“回疆?那是啥地方?天边边!四千多里路啊!鸟不拉屎的戈壁滩!听说刮起风来,石头都能吹跑!你去了,死在外头都没人知道骨头埋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