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九百六十二章 谋天算地终倾覆,机关算尽断青马

第九百六十二章 谋天算地终倾覆,机关算尽断青马

第九百六十二章 谋天算地终倾覆,机关算尽断青马 (第1/2页)

锐卒来了,青天就有了,这是容城县在京营锐卒来了之后,街头巷尾的一句流言。
  
  在锐卒没来之前,容城县已经到了连衙役都拿不到俸禄的地步。
  
  衙役拿不到俸禄,要想生活下去,就要取之于民,取之于民,百姓就得遭罪,城中有帮派,百姓遭罪,城外有山匪,百姓还是遭罪,这容城县靠着驰道,百姓生活依旧苦不堪言。
  
  锐卒来了,欺行霸市的衙役、凶狠暴戾的帮派,杀人不眨眼的山匪、灾年不肯减租的乡绅,全都被京营锐卒给抓捕归案!
  
  这一下子,压在百姓头上的大山没了,这真的是拨开云雾见青天,天大光!
  
  李如松其实特别紧张,上一次祁家大院,那是明晃晃的反贼,平叛就是,这次算是镇暴先登营组建以来,第一次派出镇暴。
  
  如果执行不顺利,这个镇暴先登营会被广泛反对,如此一来,陛下对内的一个重要手段就会失效。
  
  李如松不想辜负圣恩,所以从出发到执行,都是严格约束军纪,生怕出现不想看到的场面。
  
  尤其是在驱散人群,攻破了县衙之后,他就更紧张了,他害怕容城县百姓全都聚集起来,容城县二十七万丁口,全都聚集起来,他这三千人,还能把二十七万人全都驱散?
  
  可自从攻破县衙之后,百姓对于军管,并没有什么抵触,尤其是在帮派、山匪、乡绅相继被捕之后,百姓对军兵已经完全没有了抵触。
  
  百姓害怕军兵,因为匪过如梳、兵过如篦,百姓们最担心的就是军兵趁着镇暴,踹开自己家门,抢走自己的财物,奸淫自己的妻子女儿,甚至杀人。
  
  传闻中京营锐卒军纪严明,从不扰乱百姓,可传闻归传闻,谁都没亲眼见过。
  
  在撤掉大栅栏允许自由进出之后,李如松就更紧张了,他担心百姓聚集,百姓小心试探,担心军兵抢劫,彼此试探了三五日。
  
  李如松没见到百姓聚集,百姓没见到劫掠,军管和平日没什么分别,容城县恢复了往日的喧嚣。
  
  让李如松彻底松了口气,不再担心的是,城外驻扎军营,被扔了两扇刚宰的猪,李如松找到了扔猪的人,把银子付了。
  
  汪小六,大名汪景芳,他是河南人,亦农亦军,打小种田,靠着一把力气,在巡检司混了个弓兵,平日驱逐野兽领赏为生,他打死过四条大虫。
  
  那是一窝老虎,他一个人用了四天,才把这一窝老虎全杀了,虎力弓对付老虎,也非常好用,只要射的准,老虎真的不是汪小六的对手。
  
  万历九年他参加工兵团营,当年九月,汪小六遴选入了京营。
  
  万历十三年,他被选为了陷阵先登,四月,他随京营入朝抗倭,东征九胜,他打了六场,参与了十二场场对山城的进攻。
  
  拔山城,是汪小六这辈子干过最累的活儿,倭寇的乌龟壳真的很硬很硬,他每次都累脱力。
  
  汪小六从小就觉得自己有用不完的力气,饭量也出奇的大,九岁起就开始自己打猎,但他从来没吃饱过,饭量太大,小门小户养不起不说,还要有肉食才能觉得饱。
  
  进了京营后,他才知道,吃米饭面条可以管饱,吃牛肉也可以管饱!
  
  汪景芳在万历十四年从朝鲜战场回到了大明,立刻进了讲武大学堂,因为能吃,他在大学堂混了个大胃王的外号,万历十八年,汪景芳从讲武大学堂毕业,成为了骑营的把总。
  
  骑营是精锐,汪景芳是精锐中的精锐。
  
  李如松带着几个参将巡营,正好看到了把总汪景芳。
  
  汪景芳手下有四个百总,带着四司,每一司有百总四人,每一个百总负责一辆偏厢战车,汪景芳手下有十六辆偏厢战车,有正奇军兵325人。
  
  把总是重要的基层庶弁将,是将帅的手、脚、眼睛,所以李如松和汪景芳很熟悉,很熟悉。
  
  “小六。”李如松示意参将继续巡视,自己走向了正在磨臂盾的汪景芳,笑着说道。
  
  “见过副帅!”汪景芳赶忙俯首见礼。
  
  李如松找了块巴掌大的石头坐在了地上,让汪景芳坐在了另外一块石头上,两个人就这么坐在地上,说起了这次容城平叛之事。
  
  聊的内容很多,比如汪小六觉得臂盾有点大了,影响行动,忠诚棍有点轻,打不动人。
  
  一尺六寸,重三斤四两的铁棍,被称之为忠诚棍。
  
  “这棍子已经很重了,稍微用点力气,就要把人打骨折,不能再重了,镇暴是镇暴,不是战场攻伐,可以再长点,一尺六寸有点短了。”李如松觉得棍子重,汪景芳觉得棍子轻。
  
  这棍子到底多重,还是陛下说了算。
  
  “什么感觉?和在战场上,有什么区别?”李如松好奇的询问汪景芳,这次派出任务的感受。
  
  “额…”汪景芳左看看右看看,才低着头说道:“副帅,俺是个粗人,说了您别不乐意,俺觉得,打的轻。”
  
  李如松扶额,汪景芳的感受出乎了李如松的预料,京营军纪不得对百姓出手,这个军纪很严,非常的刻板。
  
  小六入营还是李如松选入,小六自从入营后,就一直严格遵守军纪,李如松还以为小六会有些负罪感,但似乎并非如此。
  
  “说说。”李如松疑惑的问道。
  
  “副帅,你看,这许徐御史出行,有缇骑随行,徐御史骨鲠,也是要查反贪的案子,这在青马桥出了这么大的事儿,这些人还来阻拦京营入城,俺觉得,这些人都不是好人。”
  
  “百姓最恨贪官。”汪景芳闷声闷气的说道,讲道理他讲不出来,但他有是非对错的判断。
  
  “百姓被裹挟,并不知情。”李如松摇头说道:“挟民自重,这都是老手段了。”
  
  “不,他们知道。”汪景芳立刻说道:“副帅,青马桥平日里车马不断,对容城很重要,这桥塌了,百姓立刻马上就知道了,而且街头巷尾都在说,怎么可能不知道查贪腐的徐御史落水?”
  
  “明知道京营来做什么,他们还要为了那三两银子堵路,安民告示、三枪示警都无法驱散。”
  
  “他们不知道拿的是什么银子吗?俺觉得他们对自己拿的究竟是什么银子,一清二楚!”
  
  “你讲的有道理。”李如松略显有些错愕,他经常跟随戚继光在文华殿议政,时间长了,他内心深处,觉得百姓都是被裹挟的,是无辜的。
  
  可到了具体的事情里,容城这些堵路的家伙,真的不知情?
  
  汪小六是底层出身,他觉得这些人绝不是不知情的,那可是暗害钦差的大事!
  
  钦差翻车掉到了河里,差点就死了,百姓议论纷纷,哪怕是出于避险的考虑,也不该参与到堵门,这多危险,乱糟糟的,刀剑又不长眼。
  
  什么人,才在这个时间凑到瓮城城门处?
  
  汪景芳继续说道:“这次被捕的人里,都是跟着家丁、帮派把头厮混的人,为虎作伥的伥鬼。”
  
  “我知道了,陛下的犒赏到了,今天吃牛肉炖土豆,看好军兵,决不可饮酒。”李如松站了起来,说到了皇帝恩赏。
  
  陛下送了三千斤牛肉,通过驰道送到了容城县,派出军兵每人可以分一斤,人人有份,再加上土豆块,哪怕只加点盐,炖一炖都极为美味。
  
  “送副帅。”汪景芳一听有牛肉吃,立刻眉开眼笑,给陛下当兵,真的能吃饱,再想到回京还有十个月的俸禄,家里六岁的娃,几年的笔墨纸砚就有了。
  
  汪景芳其实没说心里话,镇暴那天他回到营帐内,看着床头放着的四银恩赏,多少有点睡不着,这才干了多少点活儿啊,陛下又给了这么多恩赏,汪景芳只觉得白天舞棍力气有些弱了。
  
  李如松又找了几个把总问了问,都得到了相似的答案。
  
  从徐成楚翻车落水起,矛盾已经在激烈碰撞,矛与盾碰撞的火星子,都把京营给招来了,其中的危险,连路边的小乞儿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这种时候,还要往上凑,还要堵门。
  
  这些人,还能称之为百姓吗?
  
  提刑千户负责审案,青马桥的案子并不复杂。
  
  知县孙奇逢下令,师爷刘文敬找到了东牛胡氏,让胡氏负责办,胡氏找到了山匪赵三刀,连夜破坏了桥墩。
  
  这个案子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知县孙奇逢下的命令,并非要杀徐成楚,而是让青马桥塌了,阻拦徐成楚几日,让徐成楚不要尽快南下。
  
  师爷刘文敬跟胡氏胡文璐讲的时候,在城里的青楼,两个人喝了两斤马尿。
  
  迷迷糊糊,喝断片的胡文璐只记得一些片段,什么徐成楚该死,兹事体大,青马桥这些字眼,就开始安排赵三刀办事。
  
  赵三刀连对谁下手都不知道,糊里糊涂的把事情办了。
  
  简而言之,知县孙奇逢被‘倍之’了,他下的命令被加倍执行了。
  
  胡文璐、赵三刀觉得孙奇逢既然敢下这样的命令,那就是朝里有人,有后路、后招息事宁人!
  
  孙奇逢觉得自己的命令只是阻拦,这师爷、缙绅、山匪还敢刺杀钦差不成?
  
  知县孙奇逢知道后,人都傻了,等到京营来了,乱了分寸,寻思着紧闭城门,先抗几日,找找过去的亲朋故友座师同窗,在朝中美言几句,看能不能过关。
  
  李如松是领着圣旨来的,他才不管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直接入城。
  
  城中帮会、城外山匪,都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京营来了,把他们也一锅端了。
  
  同样,被捕的阴氏、陈氏、孙氏等等,都跟青马桥坍塌案无关。
  
  但这几家没有被无罪释放,提刑千户带着两百缇骑,对他们的过往进行了严密的调查,只一旬时间,就查出了兼并田土、经营赌坊、买卖丁口、逼良为娼、截断沟渠等等十几件罪名。
  
  这可不是提刑千户给这几家扣帽子,这些缙绅之家,腚底下没有一个是干净的,提刑千户这个查法,天下就没有干净的缙绅。
  
  李如松为了防止民乱,又下了一个公文,还田。
  
  闲着也是闲着,京营锐卒们出动,深入乡野,把田亩按各村各乡丁口,划界还田。
  
  李如松有自己的打算,眼看着天变来了,万一天变更加剧烈,陛下迫不得已要对北方诸地进行军管,那京营锐卒没有一点还田经验,怎么执行陛下圣命?
  
  趁着这次派出镇暴,累积了一点经验。
  
  “孙奇逢,你为何要下令阻拦徐成楚前往武昌府?得谁授意?”李如松问起了这个案子的关键,他为何要阻拦徐成楚。
  
  “武昌府同知宋英廉的族弟给我写信,让我帮忙。”孙奇逢失魂落魄,他也没什么抵抗意志,有什么说什么了。
  
  驰道窝案七号案,工兵团营把总举报宋英廉以次充好,替换惠民药局药材牟利,把总反倒是被流放。
  
  “他让你帮忙,你就帮忙?”李如松被气的头晕目眩,胆子真大!
  
  “我也没想到京营能来啊!”
  
  孙奇逢一脸懊恼的说道:“我原来打算,徐御史问责起来,就把赵三刀推出去顶罪,但徐御史不问,就直接走了,我还想着如果是朝廷派了缇骑来查,我就把胡文璐、赵三刀全都推出去顶罪。”
  
  “结果,来的是京营。”
  
  孙奇逢是真的没想到,陛下会这么不讲规矩,哪怕是派缇骑来,孙奇逢也有周转的余地,这派了京营来,这彻底打乱了孙奇逢一切的安排。
  
  李如松沉默的看着孙奇逢,他可一点都不觉得孙奇逢可怜,孙奇逢真的是可怜的倒霉蛋,手下倍之,加倍执行导致了这一系列的意外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