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 第256章 钱多多

第256章 钱多多

第256章 钱多多 (第2/2页)

“莫不是市里干部来视察了?”
  
  见李哲从车里下来,王大脚就挤开人群凑过来,大嗓门一喊:“李家二小子!这轿车是你买的?”
  
  在她想来,李家最近太能折腾了,先是买拖拉机、三轮车、建新房,现在买辆小轿车……好像也不是不能接受。
  
  周围人“唰”地全看向李哲,眼神里又好奇又羡慕。
  
  李哲赶紧摆手,笑着说:“哪能啊,这是朋友的车。”话刚说完,驾驶室门“吱呀”一声开了,钱多多钻了出来。
  
  钱多多个子不高,穿身合身的黑色西装,头发梳得溜光,鼻梁上架着副黑框眼镜,一看就不是干农活的。
  
  他刚站稳,目光就被路两边的白色大棚勾住了——那些大棚像一个个鼓起来的白帐篷,被风吹得轻轻晃,一眼望不到头。
  
  “李老板,您这蔬菜大棚一共种了多少亩啊?”钱多多快步走到李哲身边,语气里满是惊叹,手朝着大棚的方向比划,“这一片白花花的,看着就气派。”
  
  李哲朝着土路西边抬了抬下巴:“一共二十四亩。这边四个是最早的,是去年秋冬建的,路东那二十个是今年建的第二批、第三批。”他顿了顿,又补充:“东边这些是规模化建的,往后还打算接着扩。”
  
  钱多多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西边四个大棚看着旧些,东边二十个倒崭新,大棚前面还有个小砖房。
  
  他凑到西边大棚跟前,伸手摸了摸棚顶的塑料膜,皱着眉问:“就这塑料大棚,能扛住冬天?咱廊方冬天零下好几度,这薄薄一层塑料,里头的菜不得冻坏了?”
  
  李哲笑了,领着钱多多往三号大棚走,抬手拍了拍夯土墙,“咚咚”的闷响传出来:“钱老板,这夯土墙有两米多厚呢,全是黄土掺着麦秸一层层夯出来的,就为了防寒。”
  
  “嘿,真够厚实的!”钱多多弯下腰,用指甲抠了抠夯土墙的缝,土块硬得很。
  
  他直起身,指着墙顶上卷着的草帘——那些草帘用麻绳捆着,一卷卷堆在那儿,看着挺沉,“那是干啥用的?看着像干草编的。”
  
  “那是草帘子,专门保温的。”李哲伸手拽了拽草帘,沉得很,“白天太阳足,就把帘子卷起来,让阳光照进棚里升温;到了晚上,气温降下来,再把草帘子放下来盖在塑料膜上,能隔寒保温。”
  
  说着,李哲掀开大棚入口的棉帘,一股温热的潮气涌出来,还带着股蔬菜的清香味。他侧身让钱多多先进,笑着说:“钱老板,您进棚里瞅瞅。”
  
  钱多多迈腿进去,没有注意注意到脚下台阶,差点一脚蹬空:“诶呦。”
  
  他低头看了看脚底下,又抬头瞅棚顶,惊讶地问:“这大棚咋比外头低?我还以为是平的呢。”
  
  “大棚往下挖了1米深,就是想借着地温保暖。”李哲领着对方往里走,指着前方的菜地:“只要满足这几个条件,冬天也能保持在十几度,再加上夯土墙和草帘,棚里温度就能稳住,冬天菜也能正常长。”
  
  钱多多蹲下身,盯着青椒苗看——绿油油的叶子舒展开,枝桠上挂着不少小青椒,有的都有拇指大了。
  
  他伸手碰了碰叶片,软乎乎的,还带着点潮气。
  
  “厉害!真厉害!”他直起身,忍不住感慨,“我之前就听人说咱廊方冬天能种黄瓜,一开始还不信,想着冬天那么冷,菜哪能活。今儿见了您这大棚,彻底服了,这法子想得真妙!”
  
  李哲倒了一杯茶水递给钱多多,笑着说:“条件简陋,您多担待。过些日子我打算在大棚旁边建个食堂,顺带当会议室,到时候有桌椅,也有正经茶具,待客也方便些。”
  
  钱多多接过茶杯,杯壁温乎,凑到嘴边喝了一口,“李老板,我听人说这蔬菜大棚是您自己琢磨出来的?”他放下茶杯,眼神里满是好奇,“您咋想到要这么建大棚的?”
  
  李哲也坐到旁边椅子上,慢悠悠地说:“其实也不是我凭空想的。以前村里也有简单的大棚,就是用竹竿搭个架子,蒙上塑料膜,只能提前几天育种,或者晚十几天采收,根本没法越冬。
  
  我想着冬天蔬菜少,要是能在冬天种出菜,肯定能卖好价钱。后来就琢磨着咋提高保温性,一开始试着把墙砌厚点,后来又想到利用地温保暖,一点点改,才做成现在这样,能一年四季种蔬菜。”
  
  钱多多听完,朝着李哲竖了个大拇指,真心实意地说:“您可真有本事!能从老法子里头琢磨出新门道,还能把保温做得这么好,一般人可真想不出来。”
  
  之后,钱多多又问了不少关于大棚的事——棚里种的啥蔬菜、一年能收几茬、销路咋样。
  
  聊了一会儿,钱多多站起身,看着棚外连绵的大棚,提议道:“李老板,能带我去其他大棚瞅瞅不?我想再看看别的棚里蔬菜长得咋样。”
  
  李哲放下茶杯,领着钱多多走出三号大棚,又去了旁边的一号、二号和四号棚。
  
  这四个最早建的棚里,种的菜还不一样——一号棚种着西红柿,枝叶间藏着青红相间的果子;二号棚种着黄瓜,藤蔓顺着竹架往上爬,挂着不少嫩黄瓜;四号棚则种着芹菜,一畦畦的,绿油油的,长得整整齐齐。
  
  每到一个棚,钱多多都看得仔细,一会儿蹲下来看蔬菜的根,一会儿问施肥浇水的法子,还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时不时记两笔。
  
  可就算看了四个棚,他还觉得不过瘾,又看向路东的二十个新大棚,问道:“李老板,东边那些新建的棚,能也带我逛逛不?”
  
  “没问题。”李哲带着钱多多穿过土路,往东边的大棚走。
  
  这些新棚比西边的规整,棚跟棚之间的距离都一样,夯土墙也更平整。他们挨个进棚看,每个棚里的菜都长势很好——有的刚种没多久,幼苗嫩得很;有的已经长到半高,眼看就要结果。
  
  看着眼前这生机勃勃的样子,钱多多脸上的笑越来越多,眼神里也多了点盘算。他跟在李哲身后慢慢走,忽然开口问:“李老板,这些大棚都是您一个人的?”
  
  李哲脚步顿了顿,转过头看着钱多多,如实说道:“暂时是我的。等六月底,棚里这一茬菜收完,大棚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就都归四季青公司了。”
  
  “您说的这个四季青公司,是您自己的,还是跟别人一起开的?”钱多多赶紧追问,眼神里带着点期待。
  
  “前期公司是我一个人开的,前几天又有一批人投资入股,现在算是股份制公司了。”李哲答道,看了钱多多一眼,心里大概猜到他的心思。
  
  钱多多点点头,又接着问:“您让别人入股,是因为公司缺资金?”
  
  李哲轻轻笑了,坦言道:“资金是一方面,但不是最主要的。刚入股的都是大棚技术员,有丰富的蔬菜大棚种植经验,入股的钱不多,但他们的技术对公司发展更重要。”
  
  他顿了顿,意有所指地补充:“比起资金,我更看重股东能带来的资源——不管是技术、渠道,还是别的,只要能帮公司发展,都是好的。”
  
  钱多多心里一下就明白了,李哲这是在点他,想投资不光得有钱,还得有公司能用得上的资源。
  
  他琢磨了一会儿,觉得没必要绕圈子,干脆直说道:“李老板,实话说,我对蔬菜大棚这行挺感兴趣,也看好四季青公司的前景,想投资您这公司。”
  
  见李哲没说话,就看着自己,他赶紧补充:“我家长辈在市农行上班,认识不少银行的人。您公司要是需要贷款,不管是短期周转还是长期贷款,我都能帮着牵线,还能拿到最低的利息,比在信用社贷款划算多了。”
  
  李哲心里一动——他哪能不需要贷款?
  
  今年他规划了两种种棚模式:一种是跟村里种植户合作;另一种是公司自己种蔬菜大棚,这种模式利润更高,也是公司的根本。
  
  今年公司预计至少要种一百亩以上的蔬菜大棚,但公司目前的资金显然是办不到的。
  
  要是钱多多真能帮公司借到更多、利息更低的贷款,对公司的帮助还是很大的。
  
  但李哲没立刻答应——他还不清楚钱多多的底细,他斟酌着说:“钱老板,谢谢您看重四季青公司。不过您也知道,现在公司已经有其他股东了,投资这事我一个人做不了主,得跟其他股东商量商量,看看大家的意见。”
  
  “应该的。”钱多多见状,也不着急,从口袋里掏出张名片,双手递给李哲,“这是我的名片,上面有我电话和地址。等您跟股东商量好了,随时可以联系我。”
  
  李哲接过名片,上面印着“廊方市绿源农业公司总经理,钱多多”,下面还有一串电话号码。
  
  他把名片放进西装兜里,笑着说:“好,我尽快跟股东们商量,有结果了第一时间联系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