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这个学霸过于自律 > 第144章 皇冠上的最后一颗明珠【二合一】

第144章 皇冠上的最后一颗明珠【二合一】

第144章 皇冠上的最后一颗明珠【二合一】 (第2/2页)

“院长我有分寸,算法就快适配完成了。”徐铭嘴上回答手上动作却不停。
  
  旁边佟景行同样附和道:“再我们坚持一会就行。”
  
  李何伟听到算法快要完成,顿时神情怔住,万万没想到会如此效率。
  
  还记得刚从徐铭口中,得知需重新构建模型,以及对算法优化适配,想着时间上面肯定不会短,结果全加一起竟才用了不到三个星期。
  
  这让他更加坚信,选择徐铭是正确选择。
  
  “那好吧,我先让人准备早餐。”最终他丢下这句话答应几人的申请。
  
  就这样。
  
  约摸又过去半个小时,只见徐铭最后一次敲击完键盘上面的按键,终于停下手上动作伸了个懒腰。
  
  随即迈步向李院长走过去。
  
  “院长。”
  
  “算法的适配工作已经完成,现在随时可以对相场电磁耦合模型进行模拟。”
  
  李何伟抬眼仔细打量起徐铭,发现对方在熬了一个通宵后并无多少疲惫,认可其身体素质确实是,天生搞学术科研项目研究的命。
  
  暂时按耐住心中欣喜,他轻拍了下徐铭的肩膀,很是关心的嘱咐一句。
  
  “辛苦了,先去吃饭,其它的吃饱再说。”
  
  对此徐铭自然没有异议。
  
  通宵优化算法,又进入两个多小时的专注状态,肚子确实早就饿的不行。
  
  于是接下来便先和佟景行他们吃饭。
  
  上午八点。
  
  操作大厅内大家严阵以待,伴着徐铭亲自运行相场电磁耦合模型,正式开始对颗粒的粗化动力学过程预测。
  
  “整个预测时间,大概需要多久。”李何伟看着前方的巨型屏幕墙出声询问。
  
  徐铭沉声答道:
  
  “凭借曙光超算的高效并行计算,相场-电磁耦合模型的单次模拟时间,有望控制在八个小时内。”
  
  “好。”
  
  “就让我们耐心等待。”李何伟点点头眼神闪过坚毅。
  
  由于模型运行之后,基本不需要额外操作,徐铭也抽时间去隔壁办公室补了几个小时觉。
  
  待中午被生物钟叫醒,整个人又恢复活力。
  
  反观林伟和佟景行等人,依旧处在熟睡状态,其睡眠质量完全没法同徐铭比。
  
  正如徐铭预料那样,当时间来到下午三点多,模型成功预测出颗粒在380℃下的粗化动力学过程。
  
  在拿到详细报告后,李何伟饶是院长,此刻情绪也不免万分激动。
  
  特别还肩负着巨大压力。
  
  略作顿了两秒,然后转身看向邢晖和许宇凡,立刻对他们下达命令。
  
  “接下来该轮到我们出力了,马上根据预测出的颗粒粗化动力学过程,通过反向优化尽快拿出,全新的隐身涂层设计方案。”
  
  “抑制颗粒粗比。”
  
  邢晖和许宇凡在超级计算中心,确实看到了徐铭在算法编程上的水平。
  
  同时对其表示佩服。
  
  但此刻面对相场模型预测出的数据,心里面却不免产生出些许犹豫。
  
  归根结底。
  
  根据相场模型预测结果来设计涂层方案,这种新颖的方式他们是首次使用,且还是要应用在国家的新型隐身战斗机隐身涂层上。
  
  若无法保证预测结果的准确性,那么所设计出来的新隐身涂层方案,照样无法通过战机的热弹性试验。
  
  要知道每次设计隐身涂层进行实验,所消耗的科研经费也是个不低的数字。
  
  然就当他们嘴唇蠕动想要开口时,李何伟却像是猜到了两人要说什么,于是率先一步做起思想工作。
  
  “我知道你们是为项目担心,可这次我们必须尝试。”
  
  “如果真能通过相场模型的预测,成功设计出可行的隐身涂层方案,那么不但能大幅度缩短研发周期,每年节省的科研经费更是难以想象的。”
  
  “你们就按照命令立刻执行吧。”
  
  “无论有什么样的责任,我这个负责人来承担。”
  
  李何伟何尝不知道其中风险,只要颗粒粗化的动力学过程数据存在较大误差,所设计出的新涂层方案,基本和打水漂没有大的什么区别。
  
  仍需采用传统实验方式不断试错。
  
  哪怕进展再顺利,起码最少也要两年左右,才能使原型机达到首飞程度。
  
  可一但相场模型发挥作用,这个周期就会大大缩短。
  
  使得国产第五代隐身战斗机,尽快登上国际舞台面向全球亮相。
  
  在当前局势下,这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话说到这种程度,邢晖和许宇凡哪还会有异议,互相对视一眼顿时面色坚定作出回应。
  
  “保证完成任务。”
  
  而将这幕看在眼里的徐铭,此时则全程保持沉默。
  
  未开口发言。
  
  他的任务已然全部完成,还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后续涂层方案的设计,自然要交给专业的人,哪怕最终放弃使用相场模型的预测结果。
  
  照样改变不了什么。
  
  但从李院长的态度来看,他先前所做的努力,肯定不会付诸东流。
  
  同时他也对自己的相场电磁耦合模型有信心。
  
  好歹是经过量子材料参数检验的。
  
  待处理完正事,李何伟又把目光落在徐铭身上,脸上再次浮现出和煦笑容。
  
  “小徐。”
  
  “这次你可是帮了我们大忙,等我们设计出新的隐身涂层方案并制备出样品,到时进行试验你可要来。”
  
  “我肯定会去的。”徐铭闻言郑重点头。
  
  好歹是通过自己手构建出的新模型,究竟能达到一个怎样的效果肯定想知道,因此就算李院长不提,他也会主动开口申请这件事。
  
  不过要对新的隐身涂层方案验证,相关实验都会在风洞中展开进行。
  
  随着涂层设计方案的事暂时告一段落,徐铭等人在魔都待了两天后,便不再过多逗留立刻启程返回燕京。
  
  车上佟景行主动提及,冯毅研究员邀请他们加入魔都超级计算中心的事。对此徐铭不好给他们提建议,但从佟景行几人聊起这事脸上浮现的喜色看,想来是对曙光超级计算机比较感兴趣。
  
  ……
  
  回到燕京大学。
  
  徐铭很快就恢复到了原本的状态,并未因构建相场模型的事影响自己节奏。
  
  依旧把主要精力,放在哥德巴赫猜想上。
  
  这颗数论皇冠上仅剩的明珠。
  
  在经过慎重考虑,他决定把工作重心,还是暂时倾向于所擅长的数论领域。
  
  优先凭借哥德巴赫猜想,让数学学科等级提升至4级获得全新的词条,如此凭借数学4级学科,再去研究代数几何拓扑学等领域分支。
  
  或许会更加事半功倍。
  
  特别是能拥有对千禧年大奖难题冲刺的资格。
  
  另外他能构建出多尺度解析筛法,其中陈景润院士的加权筛法提供不小帮助。
  
  自然想彻底解决哥德巴赫猜想,证明所谓1+1,来弥补当初陈景润院士的1+2遗憾。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期间他收到国内数学会的邀请。
  
  希望他担任本届高教社杯专家面试成员。
  
  了解到此次专家面试在箐华数学系举办,想着并不需要奔波太远便索性答应下来。
  
  这天,数院理教楼。
  
  郑以中教授所在的办公室内,徐铭拿着笔和草稿纸特意登门拜访。
  
  “是徐铭来了啊,快坐下。”正忙于工作的郑以中注意到来人连忙起身热情招呼。
  
  并拿出珍藏的茶叶,亲自泡了壶茶。
  
  “今天怎么有时间到这,说起来有件事还要谢你,多亏你给蒋旭和朱志轩他们指导毕业论文,可是让我这导师的工作减轻了不少。”
  
  郑以中把茶杯递过去,脸上浮现着笑容,主动开口讲起院里的趣事。
  
  徐铭知道蒋旭和朱志轩选择了郑以中当导师,且还会读郑以中教授的研究生。
  
  加上郑以中教授知道他们的关系,难免会主动提起。
  
  “我就是讲了些写论文的经验,真正想通过答辩,还要靠郑教授您指导才行。”
  
  端起茶杯放到嘴边浅尝一口,说完话音不停,接着便开门见山表明自己来意。
  
  “其实我今天过来。”
  
  “是想向郑教授请教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问题。”
  
  在他的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没问世前,数论界上个讨论的热点,便是陈景润院士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郑以中作为燕大数论资深研究者,又曾经和陈景润院士交流研究数论。
  
  想必对哥德巴赫猜想,会有不少新的理解,有助于他碰撞思维产生灵感。
  
  听到徐铭终于对哥德巴赫猜想感兴趣,郑以中无疑那叫一个兴奋,都顾不上品尝茶壶里刚泡好的红茶,忙拉着徐铭到旁边办公桌坐下。
  
  “现在数论领域你才是专业的,什么请教不请教,咱俩今天好好探讨探讨。”
  
  见此徐铭自没拒绝。
  
  坐下后掏出草稿纸和笔,边同郑以中教授交流推导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相关可行性方法。
  
  中间当徐铭提出,对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改造,从孪生素数到素数对范式转转换,顿时一下子得到郑以中教授的高度赞同表示支持。
  
  两人几个小时讨论下来,双方都各有收获。
  
  而接下来几个月,除材料研究院那边传来消息,通过反向优化成功设计出新的涂层方案。
  
  远在大洋彼岸的国际数学联盟等机构,也开始针对本届的拉马努金数学奖人选,进行最终的讨论决定会议。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