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喋血明末,白虎战神扫八荒 > 第113章 共和的曙光

第113章 共和的曙光

第113章 共和的曙光 (第1/2页)

武昌的夏夜,总督府议事厅内灯火彻夜未明。
  
  第二日的会议,气氛明显比前一日更加热烈,也更加具体。偌大的厅堂里坐得满满当当,除了昨日的核心人物,还增加了不少新面孔——有从江西、两广等地连夜赶来的义军代表,有武昌本地商会的会长,甚至还有两位穿着苗家盛装的长老,他们是代表鄂西、湘西的各族百姓前来与会。
  
  向拯民坐在主位,看着这济济一堂的各色人等,心中感慨。这就是他们要建立的新国家啊,不再是某个人、某个家族的私产,而是要容纳这天下万千生民。
  
  会议一开始,各方代表便争相发言,反映着光复后各地面临的迫切问题。
  
  一位从河南来的代表站起身,他衣衫上还带着赶路的尘土,声音沙哑:“向大帅,各位先生!河南如今虽已光复,可地方上乱得很!溃散的清兵成了土匪,还有些地痞流氓趁机作乱,百姓不敢出门,商路几乎断绝。我们急需有人主持大局啊!”
  
  他话音刚落,一个来自江浙的商贾代表立刻接口:“是啊!我们做生意的最怕乱!商路不通,银子流不动,百姓的生计也成问题。现在各地衙门有的跑了,有的瘫痪了,连个收税的人都找不着,这、这可不是长久之计啊!”
  
  问题一个接一个地被抛出来:治安混乱、流民安置、春耕在即却无人组织生产......
  
  端坐在文士席位的顾炎武听着这些实实在在的难题,眉头紧锁。他忽然站起身,朗声道:“诸位!当务之急,是恢复秩序!没有秩序,一切都是空谈!”
  
  他转向向拯民,拱手道:“大帅,我建议立即在光复各省府县设立临时管理机构,委派得力人手,恢复治安,安抚流民,组织生产!”
  
  武将席上的李定国也重重一拍桌子:“顾先生说得对!这打仗我不含糊,可治理地方,还得靠文官体系。现在咱们地盘大了,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想到哪管到哪,得有个章法!”
  
  厅内顿时议论纷纷,所有人都意识到,这已是从“打天下”转向“治天下”的关键时刻了。
  
  向拯民静静听着,待议论声稍歇,他才缓缓站起身。所有人的目光立刻聚焦在他身上。
  
  “诸位所言,正是我心所忧。”他的声音沉稳有力,“没有秩序,我们光复的城池就只是一座座空壳,百姓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他环视全场,目光锐利:“因此,我提议,立即在已光复的各主要城镇设立军管会,暂时代行政府职能!”
  
  “军管会?”下面有人低声议论。
  
  “对!”向拯民解释道,“军管会由当地驻军长官、有威望的士绅、商会代表共同组成,首要任务是恢复治安,清剿残敌和土匪,稳定市场物价,组织春耕生产,安置流民。待局势稳定,上级委派的正式官员到位后,军管会即行解散,移交权力。”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广泛赞同。那位河南代表激动地说:“太好了!有了军管会,我们那里就有主心骨了!”
  
  商会代表也连连点头:“如此甚好!商路若能恢复,我等必当全力支持新朝!”
  
  解决了这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会场气氛轻松了不少。但所有人都知道,接下来要讨论的,才是真正决定这个新生政权命运的核心议题。
  
  果然,稍作休息后,王夫之颤巍巍地站起身,提出了那个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大帅,诸位同仁,国号已定‘华夏’,然国都当立于何处,还请共商。”
  
  这个问题一抛出,会场立刻炸开了锅。
  
  一位来自南京的代表立刻起身:“自古建都,多在中原或江南。南京虎踞龙盘,有王气,又是前明旧都,宫殿现成,理应定都南京!”
  
  “此言差矣!”一个陕西来的老者反驳道,“长安才是千年古都,据关中而临天下,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开封地处中原腹地,四通八达,才是建都上选!”
  
  各方代表争相发言,各执一词,都想把国都定在自己的家乡或附近,会场一时有些混乱。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聆听的顾炎武突然哈哈大笑起来。他的笑声洪亮,顿时压过了所有的争论声。
  
  众人不解地望向他。
  
  顾炎武收住笑声,目光扫过那些还在为建都何处而争执的代表,语气中带着几分讥诮:“诸公还在用老皇历看天下吗?长安、洛阳、开封、南京,这些古都固然各有优势,但诸公可曾想过,如今是什么时代了?”
  
  他走到厅中悬挂的巨幅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长江中游的一个位置:“我主张,定都武汉!”
  
  这个提议让许多人愣住了。
  
  顾炎武不理会众人疑惑的目光,侃侃而谈:“诸位请看!武汉地处华夏中心,九省通衢,水路有长江汉水,陆路四通八达。从此处发号施令,政令通达四方,远比偏居一隅的南京、僻处关中的长安要便捷得多!”
  
  他越说越激动:“更重要的是,如今已非冷兵器时代!城墙再高,也挡不住火炮!都城的安全,不在城墙之高,池沼之深,而在于民心之所向,交通之便利,支援之迅速!”
  
  “武汉深处腹地,周边有群山环抱,长江天险,外敌难以直接威胁。而从这里,无论是北上中原,西进巴蜀,南下两广,东出吴越,都极为便利!”
  
  他转过身,目光炯炯地看着众人:“况且,武昌本就是我等起家之地!这里有我们最早建立的工坊、学堂,有最支持我们的百姓,有最完善的治理基础!舍此而求他,岂不是舍本逐末?”
  
  这番分析入情入理,许多原本坚持己见的代表都陷入了沉思。
  
  向拯民适时地开口:“宁人先生所言,正合我意。国都,不仅要考虑安全,更要考虑如何更好地治理这个国家,如何让政令通达,如何让四方归心。从这些方面看,武汉确是最佳选择。”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几分:“因此我提议,即日起,定都武汉!武昌为政治中心,汉口为商贸中心,汉阳为工业中心。三镇一体,共同构成我华夏之国都!”
  
  这个决定很快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毕竟,顾炎武和向拯民的分析确实无可辩驳。
  
  然而,接下来向拯民提出的第三个决定,才真正在会场掀起了惊涛骇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