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545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第545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第545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第1/2页)

从本心上来讲,刘荣倒还真不排斥这种变化。
  
  ——如果时机成熟,且真有这么做的可能,刘荣还真不排斥自己,成为华夏历史上最后一位封建帝王。
  
  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一口吃不成一个大胖子。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连封建王朝都还没玩儿明白,就要大踏步埋进新时代、新整体,那纯粹就是在自寻死路。
  
  始皇嬴政一统天下,不过是从分封制到封建制的步子迈的大了些,尚且都扯到了蛋,搞得嬴秦二世而亡!
  
  还是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在嬴政那‘震惊历史的一步’的基础上,稍稍退了半步,在历史倒车的油门上轻踩了一脚,才总算是稳住局面,享国两汉四百年。
  
  就更别提在短短六十多年后的今天,在华夏文明才刚步入封建王朝的当下,搞那只存在于理想中的无政府体制了。
  
  但这些话,刘荣没法跟墨家的那些个理想主义者去说——非但说不明白,也必然说不通。
  
  毕竟事涉墨家的学派根基,以及核心理念,单靠刘荣上下嘴皮子一碰,根本不可能让墨家动摇信念。
  
  所以,刘荣得出结论:过去这些年,汉家对待墨家,以及诸子百家当中,其他奇奇怪怪的学派的方式,是对的。
  
  ——冷处理。
  
  即不承认你的存在,也不否认你的价值。
  
  不将你视作一个整体的学派,而是只关注你内部的具体个人。
  
  如墨家,汉家从来不在正式场合提及这个学派,也不会在任何行文、诏令当中,引用《墨子》所记载的典故。
  
  但对墨家的成员,尤其是那些技艺高超的墨者匠,汉家则给予其‘官匠’的待遇。
  
  不在乎此人是否为墨家出生,而是和其他所有工匠一视同仁。
  
  工匠技术好,那即便是墨家出生,也同样优待;
  
  技术不好,那即便是再怎么根正苗红,也根本没有特殊待遇。
  
  一切都以技术水平为准,水平高则待遇高。
  
  说白了,就是把墨者当工匠来看待,全然无视所谓的‘墨者’身份,以及墨家作为学派学说存在。
  
  其他学派也差不多。
  
  家,汉家也历来是即不承认,也不否认。
  
  加之该学派的成员,大都是有钱有闲的权贵,所以就更不去理会了。
  
  平日里,该学派写点《宫廷秘闻》《太宗秘录》之类的读物,汉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必要时,还会主动找上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为汉家定制一些正向的,具备统战意义的作品。
  
  但要说家的执政理念?
  
  别说如今汉室,又或是刘荣了——怕是家自己,都早就忘了自己是个正儿八经有理想、有执政理念的学术学派了。
  
  还有几家,也是类似的情况,但混的比墨家、家要好很多。
  
  ——如农家,已经被无缝衔接进了汉家的官员体制,成为了‘农稼官’为代表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
  
  再比如阴阳家,以‘观星官’‘卜者’为代表,成为了汉室官方神学部门、天文部门的重要技术骨干。
  
  而在一场失败的实验之后,刘荣对墨家的未来,也已经有了基本的判断。
  
  ——让墨家成为秦时的法家、汉初的黄老,亦或是未来的儒家那般的执政学派,显然不可取。
  
  至少在未来千儿八百年内,墨家那套过于先进的力量,还不适合尚处于落后、愚昧时期的古华夏。
  
  但墨家的科学技术,以及‘格物致知’的科学理念,却是刘荣非常赞同,且对华夏文明具有重要影响的科学价值观。
  
  所以,墨家也没必要,或者说不应该被完全埋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
  
  不能成为执政学派,又不应该彻底被埋没,自然,就只能和过去一样,以‘工匠’,或者说是工科专业人才的方式继续存在。
  
  说得再直白点就是:墨家的技术很好,对技术和科学的理念、态度也很值得采纳。
  
  但搞政治之类的,墨家还是算了吧。
  
  专业人士就应该专注于本专业,工程师就应该专注于搞工程。
  
  政治这门复杂的艺术,实在不应该让墨家那些极致的理想主义者去插手。
  
  又不是没有别的选择?
  
  法家那些个酷吏,就很好嘛!
  
  横眉冷对千夫指,抗压能力一绝,对上级——尤其是对统治者更是唯命是从。
  
  黄老也不是完全被时代抛弃了嘛!
  
  虽然懒了点,但总归也是一门政治哲学,尤其可取之处。
  
  甚至就连儒家,那也有着相当多值得称道的地方。
  
  比如董仲舒、胡毋生哥儿俩为代表的《公羊春秋》,提倡大复仇,并对大一统、中央集权有着近乎偏执的坚持。
  
  这就很好嘛!
  
  对于知识分子个人来说,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对于某个学派政体,以及某个统一政权来说,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
  
  ——对学派而言,这个政权如何,不外乎一句‘国有道则仕,国无道则隐’。
  
  当然,这里的‘有道’‘无道’,未必是客观现实,而是各学派根据自身的状况,做出主观判断。
  
  大致类似于:一个打压豪强、乡绅的政权,对儒家而言便是‘无道’的,就应该暂时蛰伏,静待时机。
  
  而一个风气开放,法治观念淡薄的王朝,则是法家认知中的‘无道’。
  
  诸如此类。
  
  但对政权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
  
  什么诸子百家,什么是非对错——好用就拿来用呗?
  
  至于对不对、该不该之类,只要用着顺手、舒服,便总有办法粉饰。
  
  自有大儒为我辨经嘛~
  
  咳咳咳······
  
  在放弃墨家这个综合性大学派,不再将其视作制衡汉室执政学派的某一方力量之后,刘荣‘三足鼎立’的执政学派制衡方案,无疑便胎死腹中。
  
  黄老死而不僵是既定事实,短期内不会倒塌,也不能倒塌,更是刘荣清晰认识到的。
  
  儒家凭借‘有教无类’而积累的人数优势,以及量变所引发的质变,还有儒家学说本身海纳百川的宏达底蕴,也使得儒家的复兴、显赫,成为了未来必然会发生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